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79篇
  免费   410篇
  国内免费   855篇
安全科学   394篇
废物处理   61篇
环保管理   209篇
综合类   2170篇
基础理论   539篇
污染及防治   69篇
评价与监测   150篇
社会与环境   136篇
灾害及防治   116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73篇
  2022年   186篇
  2021年   173篇
  2020年   197篇
  2019年   143篇
  2018年   126篇
  2017年   156篇
  2016年   123篇
  2015年   134篇
  2014年   132篇
  2013年   188篇
  2012年   222篇
  2011年   242篇
  2010年   201篇
  2009年   224篇
  2008年   209篇
  2007年   221篇
  2006年   249篇
  2005年   162篇
  2004年   107篇
  2003年   87篇
  2002年   76篇
  2001年   70篇
  2000年   71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介绍了重点排放源及区域环境介质汞污染防治监控方案,做了可行性分析,希望对汞污染防治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972.
从滇池不同区域采集到11个表层沉积物,测定2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即多氯联苯(PCBs)和有机氯农药(OCPs)的含量,同时对沉积物中污染物的污染程度、分布特征、污染来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沉积物中污染残留总体含量为DDTsHCHsPCBs,含量分别是0.26~75.20ng/g,0.63~26.0ng/g和0.64~17.7ng/g;污染物分布受人工大坝阻隔作用明显,大坝上游沉积物中污染物含量比下游高一到二个数量级。PCBs组成以三氯和五氯为主,这与我国历史上多氯联苯产品的生产和使用状况相吻合。(p,p'-DDE+p,p'-DDD)/DDTs0.84和β-HCH/HCHs0.45,比值结果显示出OCPs组成以降解和残留产物为主,表明周边土壤中残留的农药是滇池沉积物中农药的主要来源。生态风险值采用加拿大环保局提出的生态风险评价框架,结果表明,滇池上游(草海)沉积物总体潜在风险较高,应当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973.
环境因子对某新型延时起爆装置性能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环境因子对某火工元件延时性能和输出能量的影响。方法根据某型延时起爆装置的组成结构特点,依据火工品试验法、军械装备环境试验法,结合极限使用环境条件设计了高温高湿、温度冲击试验。结果高温高湿的延迟时间范围为260~630 ms;温度冲击的延迟时间范围为283~513 ms,高温高湿输出能力范围为13~17 mm,温度冲击输出能力范围为13~18 mm。结论高温高湿试验对延迟时间影响较大,出现超出指标的延迟时间。  相似文献   
974.
针对船舶造成的海洋环境污染的现状,分析了船舶污染的途径、危害,进行了风险评价,提出防污染对策。研究表明,当前保护海洋环境和生态被社会各界重视,国际海事组织也不断修改船舶防污染公约,对防止船舶造成海洋环境污染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了。为此,我国应健全船舶防污染保护海洋机制。一是完善海面溢油监测系统;二是促进清污公司市场机制;三是优化船舶溢油应急设备器材库站点;四是加强船舶动态跟踪。  相似文献   
975.
广州地区SO42-、NO3-、NH4+与相关气体污染特征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本文获得了2009年12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广州二次无机离子(SO2-4、NO-3、NH+4)及相关反应性气体(NOx/SO2/HNO2/HNO3等)的小时浓度数据,并分析了其污染特征.研究结果表明:PM2.5的浓度季节变化特征为冬秋春夏,SO2-4的浓度季节变化特征为秋冬春夏,NH+4的为冬秋春夏,NO-3则为冬春秋夏,SO2-4、NO-3和NH+4之和占PM2.5的比重大小为秋夏春冬;硫氧化率(SOR)均大于0.1,秋冬季节的值高于春夏季节,与SO2-4的浓度变化趋势一致;氮氧化率(NOR)日变化呈单峰形式,最大值出现在06时,最小值出现在14时,春冬季节的值高于夏秋季节,与NO-3的浓度变化趋势一致;广州地区NH3/NH+4除10—12月外,其月均值均大于1;在典型过程中,SO2-4、NO-3、NH+4、SOR、NOR和NH3/NH+4与能见度的变化都存在较好的对应关系,说明广州地区低能见度与二次离子(SO2-4、NO-3、NH+4)的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976.
我国环境空气中颗粒物达标统计要求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基于世界卫生组织(WHO)和美国制定颗粒物达标统计要求的原则,利用我国120个城市2005~2012年可吸入颗粒物(PM10)的实际监测数据,通过统计回归法、比例反推法和控制图法对我国不同地理区划城市的颗粒物达标统计要求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我国城市PM10浓度达到年均值标准时,大多数城市PM10日均值的达标率均在95.0%以上,平均为97.1%;其中华北、西北地区城市的平均达标率为96.3%,东北地区城市平均达标率为96.6%,华东、中南地区城市平均达标率为97.2%,西南地区城市平均达标率为98.1%.当我国PM10达标统计要求等于97百分位数时,日均值标准和年均值标准的控制力度基本匹配,当达标统计要求高于97百分位数时,日均值标准成为控制性标准,反之年均值标准成为控制性标准.综合考虑我国城市PM10浓度统计特征、百分位数的稳健性和对人体健康的保护性等各方面因素,我国宜选择95百分位数作为我国目前的PM10和PM2.5的日均值达标统计要求.  相似文献   
977.
生态补偿标准的确定是生态补偿机制建立的难点和重点,在资金供给不足的情况下,做好影响环境质量的关键行业的生态补偿工作尤为重要.因此,本文提出了应用条件价值法确定行业生态补偿标准的思路,并以福建省宁德市敖江流域石材行业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2010年福州市民对敖江饮用水安全保障的平均支付意愿为0.21元·t-1自来水,福州市居民愿以自来水费的方式提供3066万元的资金用于敖江饮用水的生态补偿工作.以宁德市石材行业的总产值占宁德市当年GDP总值的百分比(14.4%)作为石材行业生态补偿资金分配的权重,则2010年宁德市石材行业的生态补偿标准为441.50万元.  相似文献   
978.
白云石石灰流化结晶污水除磷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研究了白云石石灰流化床工艺除磷的可行性.石灰一方面可以提高水体的pH值并提供充足的Ca2+、Mg2+,另一方面可作为晶种加快结晶沉淀反应,提高磷去除效率,是一种廉价高效的药剂.设计了新型气体搅动式白云石石灰流化床结晶反应器,以模拟污水厂污泥厌氧消化上清液为处理对象,实验考察了药剂投加量、停留时间和曝气量对反应器运行的影响.结果表明:药剂投加量在600~650 mg·L-1、停留时间5.0 h及曝气量50 mL·min-1的条件下,可以获得较好的磷去除效果,去除率可达87.0%.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发现磷主要以磷酸铵镁(MAP)和羟基磷灰石(HAP)两种形式去除;由于反应体系碱度较高,产物中混杂大量CaCO3.  相似文献   
979.
葛杰  林郁  钱锋  宋永会  王毅力 《环境科学学报》2014,34(12):2998-3005
以模拟厌氧消化液为处理对象,进行了磷酸铵镁(MAP)结晶实验,考察了p H值、CO2-3、Ca2+以及CO2-3和Ca2+共存对磷酸铵镁结晶反应的影响;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EDX)、X射线衍射(XRD)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随着p H值升高,磷的去除率显著提高,并在p H值为9.5时得到具有良好沉降性能的针状MAP晶体;CO2-3的存在会使磷去除率降低,在实验设定CO2-3浓度最大的条件下,磷去除率降低约17%,同时CO2-3会削弱Ca2+对MAP结晶反应的贡献,但并不改变MAP晶体形态和纯度;Ca2+存在则可以提高P去除率,但对MAP结晶反应抑制作用显著,当体系中n(Ca)/n(Mg)0.65,产物主要以无定形磷酸钙盐为主;在Ca2+与CO2-3共存的体系中,Ca2+可有效地消除CO2-3对除磷效果的影响,随着两者浓度的增加,产物Ca CO3含量增多,磷酸盐则主要以MAP形式沉淀.  相似文献   
980.
溴代阻燃剂在中国川藏地区的污染和分布特征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利用气质联用仪(GC-NCI-MS)对中国川藏地区饮用水、表土和青稞样品中PBDEs(包括十溴联苯醚在内)和TBBPA的含量进行了检测,分析了PBDE同系物的分布模式,比较研究了不同区域的溴系阻燃剂(BFRs)的污染水平、可能来源和环境影响因素.结果显示,西藏地区饮用水中均未检出PBDEs和TBBPA.表土样品中∑13PBDEs的含量范围为0.87~10.56 ng·kg-1(以干重计),PBDE主要同系物为BDE-15、209、47和99(所有样品中100%检出),分别占∑13PBDE含量的39.0%、16.5%、10.5%和10.5%.另外,研究发现,土壤中∑13PBDEs与TBBPA的含量显著相关,暗示了它们相似的空间分布,且PBDEs和TBBPA均与TOC值显著相关,PBDEs和TBBPA与海拔高度呈显著线性关系.这表明川藏地区土壤中PBDEs和TBBPA的污染为同一来源,且其含量不仅受TOC值和海拔高度的影响,也可能受与PBDE和TBBPA有关的大气传输、稀释或吸附、沉降多种因素影响.在偏远地区的农作物青稞中检测到了PBDEs和TBBPA,可能是通过大气沉降到农作物表面,被生物富集和吸收.青稞为该地区居民主食的原料,尽管PBDEs和TBBPA的含量非常低,但可能对当地居民健康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