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29篇
  免费   371篇
  国内免费   824篇
安全科学   381篇
废物处理   58篇
环保管理   200篇
综合类   2043篇
基础理论   516篇
污染及防治   60篇
评价与监测   140篇
社会与环境   129篇
灾害及防治   97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69篇
  2022年   177篇
  2021年   165篇
  2020年   186篇
  2019年   137篇
  2018年   117篇
  2017年   150篇
  2016年   117篇
  2015年   127篇
  2014年   121篇
  2013年   179篇
  2012年   215篇
  2011年   233篇
  2010年   192篇
  2009年   223篇
  2008年   200篇
  2007年   212篇
  2006年   190篇
  2005年   157篇
  2004年   102篇
  2003年   84篇
  2002年   72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67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41.
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在环境工程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低温等离子体技术是一种用来处理环境污染问题的高新技术。介绍了低温等离子体的概念和去除污染物的机理,阐述了该技术在国内外环境工程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指出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42.
珠江三角洲地区土壤重金属污染控制与修复研究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38,自引:1,他引:37  
土壤重金属污染是珠江三角洲地区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直接影响到区域生态系统稳定和食品安全,关系到经济尤其是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体健康,因而引起广泛的社会关注.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和主要特征进行了分析,结合国内外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动态,同时考虑国家需求和地区经济发展需要,提出今后热带亚热带地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的重点,以及对土壤污染综合治理的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943.
轻型柴油车排放特性与机动车比功率分布的实例研究   总被引:13,自引:8,他引:5  
引入机动车比功率概念研究了驾驶条件(DrivingCondition)对机动车排放的影响及二者间的关系.利用美国Sensors公司生产的SEMTECH-D车载排放测试仪在上海选取2辆轻型柴油客货两用车开展了实际道路排放测试.测试道路包括城市快速道、主干道和次干道,2辆轻型车测试的道路全长分别为31·8和39·7km.通过计算逐秒的比功率值,研究了实际行驶中机动车比功率(VSP)与机动车油耗、空燃比和污染物排放的关系.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比功率比加速度能够更好地反映与NOx排放之间的关系,不同道路上机动车的CO、TC、NOx排放速率和油耗的比功率区间(VSPbin)分布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实测研究中VSPbin分布于-20~20kW·t-1的范围内,其中超过50%的数据分布在-3~1kW·t-1之间.高排放集中在分布频率较低的高VSP区间.应用污染物排放与VSP分布的关系式和VSPbins的频率分布可以估算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总量.排放速率计算式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还有待将来进一步修正.  相似文献   
944.
根据旅游景区(点)系统自组织演化的特征,以南京市旅游景区(点)系统为例,采用随机聚集分形的方法对其空间结构进行了研究。认为景区(点)系统的演化类似于有限扩散集团凝聚模型,得出景区(点)系统空间结构是分形的,具有比较明显的随机聚集分形结构,在不同的地理区域上表现为不同的系统演化时段,空间结构上的向心性作用也有强弱之分,从系统的聚集中心向四周是景点密度衰减的。指出随机聚集维数的测算与分析是景区(点)系统空间结构自组织优化趋势的判据,同时提供了优化的途径。  相似文献   
945.
采用美国戈达德航天中心的雨云气象卫星臭氧全球网格资料,从中截取中国大陆主体部分(69.375°E~139.375°E、14.5°N~54.5°N)的数据,分析臭氧柱浓度变化的统计特性.结果表明,1979~1998年,大陆主体上空区域的臭氧柱浓度下降趋势明显,青藏高原上空的臭氧柱浓度下降速度较全国水平略快.假定其他缔约国均履行蒙特利尔议定书的前提下,以1980年臭氧柱浓度情形为基准,利用臭氧柱浓度与消耗臭氧层物质浓度之间的关系,预测了中国履行蒙特利尔议定书与不履行两种情形下,2001~2050年中国上空臭氧柱浓度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中国履约受控情形下,2050年大陆主体部分上空的臭氧柱浓度将与其1980年的水平相近;不受控情形下,柱浓度将持续下降,2050年整个大陆主体上空绝大部分地区臭氧柱浓度值均低于240DU.  相似文献   
946.
间歇通风和渗滤液循环对城市固体废物稳定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研究间歇通风对固体废物的产酸和产甲烷阶段的分离及接种微生物加快固体废物稳定化速度的有效性,评价了污染物原位去除的可行性. 结果表明:间歇通风有利于固体废物的产酸和产甲烷阶段分离,对固体废物的稳定具有积极的影响;用活性污泥接种微生物,加速了废物的稳定,提高了渗滤液的水质,CODCr的去除率达88%,ρ(BOD5)/ρ(CODCr)由0.35降到0.12,总氮和NH4+的去除率分别达70% 和80%以上,对重金属也有很好的去除.因此,在填埋场进行污染物原位去除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47.
利用1987~2003年中对旅顺港进行的7次监测的历史数据和资料,对旅顺港的水质、沉积物环境质量的变化趋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0世纪90年代的旅顺港环境质量较差,1999年始由于加大了对旅顺港环境污染的综合治理.以及2000年至2002年对旅顺港疏浚,使旅顺港的环境质量明显变好。  相似文献   
948.
在流动式电解槽中氨氮废水的间接电氧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究了氨氮废水在流动式电解槽中的间接电化学氧化,讨论了氯离子浓度、电解液流速、氨氮初始浓度对氨氮去除的影响结果表明,氯离子浓度和电解液流速对氨氮的去除速率有很大的影响当电流密度为50mA·cm-2、流速为50ml·min-1时,氨氮去除速率常数为389×10-5g·l-1·m-1·s-1,去除1kg氨的氮能耗为557kWh  相似文献   
949.
通过比较和综合归纳国内外地震中电气设备的典型震害,提出了电气设备的震害特点;基于国内强烈地震的震害数据,将变电站内的变压器及电瓷型电气设备的震害程度作为评定地震烈度的依据;在地震工程领域首次应用定性比较分析,获得了变压器及电瓷型电气设备的宏观震害与烈度之间非线性的、相互关联的条件组合,确定了各设备或主要构成部分在不同烈度下发生破坏的概率及组合。最后,分析了在地震烈度表中引入生命线系统评价指标的可行性,并依据电气设备的典型破坏特征和功能失效模式,给出了评定地震烈度的初步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950.
为探究旱作麦田长期耕作对不同土层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于2016~2021年在山西农业大学闻喜旱地小麦试验示范基地开展长期定位试验,研究夏闲期免耕(NT)、深松(ST)和深翻(DP)这3种耕作方式对不同土层土壤理化性质,细菌群落αβ多样性,细菌门和属优势物种及差异物种的影响,并采用PICRUSt2预测其代谢功能.结果表明,旱作麦田连续5a深松和深翻较免耕显著提高了20~4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显著降低了0~2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深松较深翻显著提高了0~2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土壤有机碳、可溶性有机碳和可溶性有机氮含量.深松和深翻较免耕可提高0~40 cm土层土壤细菌群落的α多样性,且深松高于深翻.深松和深翻较免耕显著提高了0~20 cm土层中酸杆菌门、硝化螺旋菌门和20~40 cm土层中酸杆菌门、绿弯菌门、芽单胞菌门、Rokubacteria门、GAL15门和硝化螺旋菌门的相对丰度;显著提高了0~20 cm土层硝化螺旋菌属和20~40 cm土层Rubrobacter属和链霉菌属的相对丰度.深松较深翻显著提高了0~40 cm土层酸杆菌门、芽单胞菌门的相对丰度.冗余分析表明,0~20 cm土层的土壤有机碳、可溶性有机碳和可溶性有机氮含量对放线菌门和牙殖球菌属产生正向效应,且深松下0~40 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对酸杆菌门、绿弯菌门和芽单胞菌门产生正向效应.PICRUSt2预测结果表明,深松和深翻较免耕显著提高了20~40 cm土层细菌群落的氨基酸代谢和辅酶维生素代谢的相对丰度,但降低了脂质代谢的相对丰度;深松较深翻显著提高了0~40 cm土层细菌群落的氨基酸代谢和0~20 cm土层其他氨基酸代谢的相对丰度.总之,旱地麦田夏闲期深松或深翻均可提高土壤含水量、土壤细菌群落的α多样性及细菌群落的代谢能力,深松还可提高酸杆菌门和芽单胞菌门的相对丰度,并提高细菌群落的氨基酸代谢能力,从而提高了土壤可溶性有机碳、氮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