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4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166篇
安全科学   41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20篇
综合类   292篇
基础理论   27篇
污染及防治   13篇
评价与监测   19篇
社会与环境   18篇
灾害及防治   1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利用先进的高分辨飞行时间气溶胶质谱仪(High Resolution Time-of-Flight Aerosol Mass Spectrometer,HR-To F-AMS),于2017年9月8日—2017年10月8日对上海市城区开展了亚微米级颗粒物化学组分、粒径及其污染来源的在线测量.结果表明,观测期间上海城区亚微米颗粒物质量浓度平均为(22.0±17.2)μg·m-3;其中,有机物是PM1的主要贡献者,平均占总颗粒物浓度的49.3%,硫酸根、硝酸根和铵根的占比分别为24.2%、10.5%和9.7%.上海城区亚微米级颗粒物中无机盐组分类(硝酸根,硫酸根和铵根)具有较为一致的粒径分布,峰值粒径主要集中在空气动力学粒径500~600 nm.有机物的粒径分布峰值位于空气动力学粒径400~500 nm,且在小粒径范围内有较高的有机物浓度,表明存在一定程度的一次排放.观测期间有机气溶胶呈现明显的多峰分布,硫酸根、铵根和氯离子呈白天低、夜间高的特点,而硫酸根和黑碳的日变化并不明显.基于高分辨率有机质谱计算得到上海城区有机气溶胶氧碳比(O/C)的平均比值为0.37;有机物与有机碳(OM/OC)的平均比值1.65.利用正矩阵因子解析(PMF)模型对有机气溶胶高质量分辨率质谱进行来源解析,得到4类有机气溶胶:HOA(还原态有机气溶胶)、COA(餐饮源有机气溶胶)、MO-OOA(高氧化性有机气溶胶)和LO-OOA(低氧化性有机气溶胶),分别占有机气溶胶总量的15%、20%、32%和26%,说明观测期间上海城区有机气溶胶主要来自二次气溶胶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2.
利用OMI卫星反演数据分析了2005—2014年中国中东部地区对流层臭氧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近10年来对流层臭氧总柱浓度混合比例较稳定,但近地面浓度明显增加,特别是在冬季臭氧上升速度达40%.同时分析了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10个重点城市的臭氧数据,发现京津冀地区的臭氧涨幅超过其他两个地区,其中,长三角地区臭氧混合比例最高,而珠三角地区相对较稳定.利用臭氧激光雷达和地面臭氧监测数据对卫星反演结果进行比较显示了较好的一致性,证明使用卫星反演的数据来研究长时间范围内近地层的臭氧变化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3.
填埋场底土污染物浓度实测值和理论解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现场条件下污染物在粘性土中的运移机理,对运行13年的苏州七子山填埋场进行了钻孔取样.通过对土样进行分层切片、加去离子水混合并结合室内小型离心机分离,得到了填埋场底土中Cl-,Na+及COD的孔隙水浓度.将室内试验测试值和一维扩散理论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实测浓度剖面与扩散曲线差别较大,可见水力梯度引起的对流和机械弥散作用比分子扩散作用来得重要.将实测值与一维对流弥散解析解的计算值亦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试验数据较为发散,但可以采用一维对流弥散理论进行大致的拟合,从而可得到运移参数的取值范围.进一步的理论预测表明,当填埋场运行30年之后,Cl-的影响深度可达到10 m以上.为了防止和延缓渗滤液污染物的进一步运移,填埋场应采取有效措施阻止渗滤液的扩散.  相似文献   
104.
尝试用德尔菲法归纳建德市的主要环境问题,对15位专家的2轮咨询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筛选出15个指标组合成10个主要环境问题,较好地反映了建德市的环境污染现状和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05.
北方沙尘暴对杭州大气环境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我国沙尘天气的形成与分级情况。分析了我国沙尘天气的发展趋势与原因及其对杭州大气环境的影响情况。指出我国沙尘天气的发展有越演越烈的趋势 ,对杭州大气环境的影响时间延长 ,频次增加 ,危害程度加重 ,范围扩大。对防治沙尘天气污染大气环境提出了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06.
Fenton法制备污泥基活性炭及其性能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污泥基活性炭孔隙率低下是污泥资源化利用的主要制约因素,而Fenton法预处理污泥,可有效改善活性炭性质。通过考察H2O2投加量、H2O2/Fe2+、活化pH以及炭化条件等参数,确定了最佳污泥基活性炭制备条件:H2O2投加量为5%(质量分数),H2O2/Fe2+为5∶1(质量比),活化pH为3,活化时间为2.0h,污泥含固率为1.0%(质量分数),炭化温度为600℃,炭化时间为2.0h,炭化升温速率为10℃/min。此时,得到的污泥基活性炭吸附碘值为340mg/g,比表面积为353.563m2/g,孔容积为0.238cm3/g,微孔容积为0.095cm3/g。该活性炭对阳离子和阴离子染料(亚甲基蓝和甲基橙)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对亚甲基蓝和甲基橙的吸附更符合Langmuir方程,且其饱和吸附量分别为71.53、57.73mg/g。对吸附动力学的拟合结果表明,该吸附更符合二级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107.
楼峥芳 《化工环保》2018,38(5):494-498
综述了VOCs的来源以及我国VOCs治理的相关政策法规。介绍了冷凝、吸收、吸附-脱附、膜分离、生物法、等离子体法、光催化法、热氧化法等主要的VOCs治理技术各自的特点。概述了中国石化合成橡胶装置尾气VOCs治理项目建设情况。中国石化在“十三五”期间累计投入6亿元,实施合成橡胶装置尾气治理项目14个,到“十三五”末,所有合成橡胶装置的尾气均能实现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108.
地震及其次生地质灾害(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引发的松散物质(即震损物源)剧烈迁移会给震区环境与安全造成极为深远的影响。“8·8”九寨沟地震发生后,大量的震损物源加剧了九寨沟景区地质灾害易发性及湖泊淤积风险。获取震损物源的分布与数量,是减少灾害风险与保护湿地景观的基础。因此,利用DInSAR技术实施地表形变监测,基于形变数据,再结合光学遥感数据解译和实地观测,估算九寨沟景区震损物源,解析空间分布与数量特征。研究结果显示:地震在震中的西北侧造成了较大的沉降形变,在震中东南侧也产生了轻微隆起形变,雷达视线向形变量达-23~11 cm;景区震损物源呈带状分布,沿沟谷和道路较为发育,以五花海区域最为集中,估算数量达1.658×105m3。研究结果将为九寨沟景区地质灾害隐患的监测防治及河湖湿地的绿色防淤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09.
为了解城市河岸带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的反硝化速率及其影响因子,在上海市城市河岸带的长风绿地选择了熊掌木、硕苞蔷薇和矮生百慕大草3种植被类型,于2012年3月(春初)、5月(春季)、7月(夏季)、11月(秋季)测定了其下不同深度(2~5 cm、12~15 cm、22~25 cm和32~35 cm)土壤的反硝化速率和土壤的粒度、含水率、SOC、NH4+和NO3-含量等基本理化性质。结果表明:长风绿地3种植被类型下土壤理化性质和反硝化速率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但均表现为2~5 cm深度土壤反硝化速率显著高于其他深度;熊掌木和硕苞蔷薇2~5 cm深度土壤反硝化速率均为春初显著高于其他季节,而草地2~5 cm深度反硝化速率在春夏季显著高于春初和秋季;其他深度土壤均不存在显著的季节性差异;植被类型、深度和季节对反硝化速率的单一和综合影响效应(除植被类型*深度外)均显著;反硝化速率与土壤的SOC、NH4+和NO3-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而与土壤含水率和气温没有显著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10.
堰槽式明渠废水流量监测数据有效性判别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缺少堰槽明渠废水流量监测数据有效性判别技术的现状,研究了计量检定期间对废水流量计的监督检查技术,设计了现场计量检定项目、流量计运行维护情况、生产工况的变化3个方面检查内容、8项检查指标,并分别提出了检查方法及检查结果的判定与处理,填补了中国废水流量自动数据有效性认定的技术空白,完善了废水流量监测的质控体系。开展的试点工作表明,该文提出废水流量计监督检查技术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