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3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98篇
安全科学   125篇
废物处理   16篇
环保管理   106篇
综合类   444篇
基础理论   43篇
污染及防治   20篇
评价与监测   42篇
社会与环境   90篇
灾害及防治   1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84篇
  2012年   91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891.
针对国内外监测技术规范对挥发性卤代烃样品保存条件不一致的问题,开展不同因素对挥发性卤代烃样品保存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调节pH≤2可使水样中挥发性卤代烃的损失率减少2%~25%;在水样中加入抗坏血酸或硫代硫酸钠可减少目标物的损失率约10%。挥发性卤代烃样品的最佳保存条件:加盐酸调节水样pH≤2,加10%硫代硫酸钠或抗坏血酸除余氯(有余氯时),冷藏,14 d内完成测试。在实际工作中,对未受余氯影响的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样,特别是水库水样,若能在2 d内完成测试,在冷藏保存的条件下,可以考虑不调节pH,不添加固定剂。  相似文献   
892.
我国环境应急监测技术方法和装备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总结了近期我国环境污染事故的新特点,从应急监测技术路线、技术方法2个方面分析我国环境应急监测技术支撑体系的现状,对当前应急监测仪器装备现状进行深入调研,提出应急监测技术支撑体系和应急监测仪器装备及技术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相似文献   
893.
郑州市城市化进程中土壤环境质量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郑州市为例,揭示城市化过程对土壤环境质量的影响.对距市中心不同距离的表层土样的重金属(Pb、Cr、Cd、Hg和As)含量进行分析.根据土壤环境背景值标准对土样进行污染评价,同时采用克里格插值方法分析土壤环境质量指数分布的空间特征.结果表明,城市扩张对土壤中重金属Cr含量的影响最大,对As有一定影响,而对其他重金属含量的影响较小.样点表层土壤中各重金属含量均有超过背景值现象,其中Cr平均含量远高于背景值,为主要污染因子; Pb为轻污染; Cd、Hg和As平均含量小于背景值.各重金属单因子污染指数的空间分布特点不同,其中Cd在郑州市西部为轻污染; Hg在北郊为轻污染; Pb为较普遍的轻污染; As存在点源污染; Cr在绝大部分地区属重度污染.因此,郑州市在城市化进程中应把Cr作为严控指标.  相似文献   
894.
本文介绍了干法腈纶生产技术中液体二氧化硫(SO2)的输送原理,对稳定输送条件进行了计算及分析,提出了改进的供料流程,以保证聚合釜长周期稳定运行,并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相似文献   
895.
栅网是栅控行波管中抗振性能最薄弱的部件,其振动特性的分析尤其重要。本文采用ANSYS分析软件,构造了栅网的有限元模型,提取了栅网结构的固有频率和模态振型,并与模态试验结果进行比较和修正。在此基础上,对栅网材料进行了优化设计,对当今行波管生产单位选用新型的栅网材料具有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896.
通过对2020年位于洱海湖区周边4个站点大气降水的实地监测,定量揭示了大气湿沉降不同形态氮素(TN、DTN、AN、NN、NIT、PN)的浓度和时空分布规律,探讨了氮素沉降通量的变化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子,进而明确了大气氮湿沉降对湖区外源性氮素输入的贡献程度,评估了氮素湿沉降入湖负荷对湖区水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监测点降水中氮素浓度年内总体呈先升后降再升的趋势,总氮浓度为0.18~8.73 mg/L,平均浓度为1.34±0.686 mg/L,氮素浓度呈现干季高湿季低的变化规律;氮素湿沉降通量月际变化大致呈M双峰型,沉降通量峰值出现在浓度最低但降雨量最大的8月,最小值出现在12月,沉降通量与降雨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沉降通量AN/NN为1.97,农业生产活动的氮素排放是湿沉降的主要来源;2020年洱海湖面湿沉降总氮直接输入负荷量约为170.11 t,其中铵态氮86.86 t,硝态氮51.58 t,总氮直接入湖负荷约占流域农业面源排放量的6.18%。  相似文献   
897.
人工生态系统对城市河流中抗生素和ARGs的去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室内模拟河道系统,以阿奇霉素(AZM)、磺胺甲唑(SMZ)、环丙沙星(CIP)和四环素(TCY)这4 种抗生素和抗性基因(ARGs):磺胺类(sul1和sul2)、四环素类(tetX和tetM)、喹诺酮类(qnrS和qnrD)、大环内酯类(ermB)和16S rDNA为目标物,研究2 种挺水植物和铜绿微囊藻组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