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65篇
  免费   611篇
  国内免费   3018篇
安全科学   737篇
废物处理   493篇
环保管理   620篇
综合类   4777篇
基础理论   1382篇
环境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2563篇
评价与监测   411篇
社会与环境   336篇
灾害及防治   373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162篇
  2022年   478篇
  2021年   460篇
  2020年   420篇
  2019年   336篇
  2018年   369篇
  2017年   485篇
  2016年   437篇
  2015年   490篇
  2014年   658篇
  2013年   866篇
  2012年   756篇
  2011年   721篇
  2010年   566篇
  2009年   537篇
  2008年   546篇
  2007年   509篇
  2006年   400篇
  2005年   275篇
  2004年   213篇
  2003年   246篇
  2002年   204篇
  2001年   178篇
  2000年   187篇
  1999年   203篇
  1998年   177篇
  1997年   168篇
  1996年   152篇
  1995年   100篇
  1994年   105篇
  1993年   75篇
  1992年   50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991.
利用粒子图像测速(PIV)技术对折板絮凝池模型中的复杂流场进行测量,分析了折板絮凝池的缩放单元和转折单元内部流场对絮凝效果的影响机制.絮凝试验表明,90°异波折板与90°同波波折板组合的浊度去除率最高,达到了97.7%,这对折板絮凝池的成本效益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2.
Fluidised bed combustor (FBC) is one of the key technologies for sewage sludge incineration. In this paper, a mathematical model is developed for the simulation of a large-scale sewage sludge incineration plant. The model assumes the bed consisting of a fast-gas phase, an emulsion phase and a fuel particle phase with specific consideration for thermally-thick fuel particles. The model further improves over previous works by taking into account throughflow inside the bubbles as well as the floating and random movement of the fuel particles inside the bed. Validation against both previous lab-scale experiments and operational data of a large-scale industrial plant was made. Calculation results indicate that combustion split between the bed and the freeboard can range from 60/40 to 90/10 depending on the fuel particle distribution across the bed height under the specific conditions. The bed performance is heavily affected by the variation in sludge moisture level. The response time to variation in feeding rate is different for different parameters, from 6min for outlet H(2)O, 10min for O(2), to 34min for bed temperature.  相似文献   
993.
污泥龄对LSP & PNR污泥减量新工艺运行效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研究分析污泥龄(SRT)对富磷污水除磷的LSP&PNR污泥减量新工艺运行效果的影响,结果发现,延长污泥龄有利于提高系统的厌氧释磷能力,但不影响其总的除磷率,同时磷的回收比例增大,当SRT=50 d时,磷回收率取得最大值70.4%;LSP&PNR系统污泥龄增加,还有利于污泥产率的降低。试验还发现,排富磷污水除磷的长污泥龄LSP&PNR系统的除磷效率与污泥产率之间不存在制约关系,即系统可以同时获得优异的污泥减量与生物除磷效果,当SRT=50 d时,每降解1 kg COD仅产生0.143 kg污泥,而除磷率达最高值928%;LSP&PNR系统中SRT、DO与SVI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在供氧充足(DO=0.8~1.5 mg/L)条件下,SRT增加,SVI越高,但对于SRT为50 d的LSP&PNR系统,稳定运行时没有污泥膨胀之虞。  相似文献   
994.
通过研究分析污泥龄(SRT)对富磷污水除磷的LSP&PNR污泥减量新工艺运行效果的影响,结果发现,延长污泥龄有利于提高系统的厌氧释磷能力,但不影响其总的除磷率,同时磷的回收比例增大,当SRT=50 d时,磷回收率取得最大值70.4%;LSP&PNR系统污泥龄增加,还有利于污泥产率的降低.试验还发现,排富磷污水除磷的长污泥龄LSP&PNR系统的除磷效率与污泥产率之间不存在制约关系,即系统可以同时获得优异的污泥减量与生物除磷效果,当SRT=50 d时,每降解1 kg COD仅产生0.143 kg污泥,而除磷率达最高值92.8%;LSP&PNR系统中SRT、DO与SVI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在供氧充足(DO=0.8~1.5 mg/L)条件下,SRT增加,SVI越高,但对于SRT为50 d的LSP&PNR系统,稳定运行时没有污泥膨胀之虞.  相似文献   
995.
欧阳 《防灾博览》2007,(6):34-35
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无数臣轮在日本以南空旷清冷的海面上神秘失踪,它们中的大多数在失踪前都没能发出求救讯号,也没有任何线索可以解答它们失踪后的相关命运。如在地图上标出这片海域的范围,它恰恰是一个与百慕大极为相似的三角区域,这就是令人恐惧的日本龙三角.  相似文献   
996.
以火电厂现状评价为例,探索火力发电厂安全现状评价模式。  相似文献   
997.
汪洋  刘艺梁 《灾害学》2012,(4):21-24
地下水浸润线变化对滑坡下滑力、抗滑力和剩余推力的影响甚大。基于传力系数法,建立了浸润线缓慢上升时剩余推力改变量的计算模型,探讨了滑面倾角、浸润线角度和滑面内摩擦角与倾角正切比对浸润线缓慢上升前后滑坡剩余推力改变量的影响规律;将浸润线缓慢上升时剩余推力由增大到减小的分界点称为剩余推力变化临界点,分析了剩余推力变化达到临界点时的浸润线倾角分布规律;提出了剩余推力变化的临界线,确定了浸润线缓慢上升时剩余推力的增大区域和减小区域。  相似文献   
998.
在温度为70~80℃、单体质量浓度为30%~35%、羧甲基纤维素∶丙烯酸(质量比)为10∶2.5、反应时间为3.5~4 h条件下对CMC进行改性,接枝率可达68%以上。以改性前后的CMC为吸附剂,对模拟酸法地浸含铀废水进行了对比吸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改性CMC对铀吸附效果最佳的实验条件为:改性CMC质量浓度为0.10 g/L,温度为25℃,pH为5.0,吸附时间100 min,此时铀去除率达到了97.1%,比CMC改性后对铀的吸附率平均提高了近21%。影响吸附效果程度由强到弱的顺序为:改性CMC投加量、pH、吸附时间、温度。  相似文献   
999.
介绍了工程现场HSE可视标准化开发和应用的背景,探讨了解决思路和具体做法,以及HSE可视标准化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00.
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在全国进行经济结构调整、环保工作日益受到社会各方面重视的新形势下召开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精神,座谈讨论煤炭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根据国家经贸委的总体部署,提出煤炭工业环境保护"十五"计划与2015年长远规划建议,推荐一批煤炭环保重大工程项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