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82篇
安全科学   18篇
废物处理   9篇
环保管理   24篇
综合类   114篇
基础理论   37篇
污染及防治   67篇
评价与监测   18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5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9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211.
从吉林石化污水处理厂的活性污泥中驯化、筛选获得一株降解效率高且生长速率快高效耐冷菌,命名为WS-5。该菌能以喹啉作为惟一的碳源、氮源及能源。结合菌体的形态观察、生理生化特性实验及16SrDNA序列同源性对比分析,鉴定菌株WS-5为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putida)。不同降解条件下的实验结果表明,菌株WS-5的最佳降解条件是投菌量为15%,pH值范围在8~10,摇床转速为100r/min。最佳降解环境下对200mg/L的喹啉在132h降解率达到了85.3%。菌株WS-5对初始喹啉浓度为50、100、200和300mg/L的初始喹啉浓度分别在36、72、192和262h内完全降解。这将为今后在低温条件下处理含喹啉废水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212.
不同稳定剂对污泥蛋白发泡特性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污泥含有蛋白质,经过高温水解可产生水解蛋白液(简称污泥蛋白),该蛋白具有发泡特性,经通风搅拌可产生泡沫;由于污泥蛋白所产生的泡沫具有不稳定、易破裂的特点,因此,设计了不同稳定剂对污泥蛋白发泡特性的影响研究实验,解决污泥蛋白所产生泡沫的稳定性问题。结果表明,在测定污泥蛋白的基本发泡特性实验中,10 mL污泥蛋白稀释10倍时,初始泡沫量较大,达到2 153 mL,但泡沫半衰期相对较短,时间为27 min;在10 mL污泥蛋白中分别加入0.2 g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氨(CTAB)、羧甲基纤维素钠(CMC)、GP-1,并用水稀释10倍,制成泡沫后的初始泡沫量分别为1 380、1 400和1 248 mL,相对降低了773、753和905 mL;泡沫半衰期分别为31、76和509 min,相对提高了4、49和482 min,尤其是GP-1作为稳定剂时,泡沫的半衰期与不加稳定剂时相比提高了15倍;在10 mL污泥蛋白中加入0.2 g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氨与0.2 g GP-1的复配稳定剂,用水稀释10倍,制成泡沫后的初始泡沫量为1 525 mL,相对降低了628 mL;泡沫半衰期为95 min,相对提高了68 min。因此,GP-1是污泥蛋白最好的泡沫稳定剂。  相似文献   
213.
A high PM10 episode observed at a coastal site nearby Shanghai during 18–19 January 2007 was analyzed in this study. The maximum hourly averaged PM10 concentrations for the 2 days were 0.58 and 0.62 mg/m3, respectively. The meteorological condition during the episode was favorable for air pollution with large-scale stagnation. There was no dispersing effect by high wind, no scavenging function by precipitation, and no diluting process by clean marine air during the episode. The trajectories for 16–19 January all came from the northern region and kept in low levels, and during the episode peak time, from the morning of 18 to the morning of 19 January, trajectories all came from the northern inland areas and had passed over the coastal region of Jiangsu province before arriving at the site. The variation of the air pollution indexes (APIs) in the cities located in the upwind direction of the site during the episode days clearly shows a process of large-scale air pollution from north to south. The liner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for PM10 and SO2 concentrations is 0.774 during the episode, while for PM10 and CO, it even reaches 0.995, which indicated that the high PM10 was mainly emitted from the coal burning for domestic heating in winter. Therefore, the observed episode was caused by the transport of domestic heating pollutants accumulated in the boundary layer from northern continental areas.  相似文献   
214.
“十五”期间总站重点建设工作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总站的职责 ,结合总站的现实条件 ,提出了“十五”期间总站的四大重点建设工作 ,一是加快总站现代化建设步伐 ,建成全国环境质量研究中心、全国环境监测数据现代化监控中心、具有国际水平的环境监测分析测试中心、全国生态环境监测遥感应用中心、全国环境监测仪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五个中心 ,建设现代化的总站业务大楼 ;二是强化监测基础技术的系统研究 ;三是培养监测领域专家和学科带头人 ;四是提升总站的现代化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215.
为弄清楚非烃 +沥青质热演化过程中的生烃情况 ,对未熟非烃 +沥青质进行了低温模拟生烃实验 ,实验结果表明非烃 +沥青质在低温条件下 (<2 5 0℃ )生成烃类气体量很少 ,主要以生成液态烃为主 ,液态烃转化率最高可达 388mg/g ,所生成的液态烃表现出明显的奇碳优势 ,为未熟 低熟油。原始母质类型不同的非烃+沥青质模拟产物特征有所不同。非烃 +沥青质对未熟 低熟油的生成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16.
介绍了CRT用销钉冲压切边工位的模具改进,提出利用冲裁问隙及凹模圆角等因素来达到工艺的特殊要求的一种情况.  相似文献   
217.
空心微珠的开发及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促进资源利用和环境改善,拓展空心微珠的开发空间,文章概述了其种类、组成和理化性能.空心微珠的生产工艺主要有干选和湿选两大类.粉煤灰空心微珠在建筑材料、化学工业、温控材料、功能材料等方面有较多的开发应用.空心微珠经化学镀、化学气相沉积等手段进行表面改性后,性能更加优越,可用于环境保护、制药行业,还可用作发泡材料、示踪粒子等特殊功能乃至航空、航天等高科技领域.空心微珠质轻、稳定、耐磨、耐热、强度高、耐腐蚀,用途广泛、前景广阔.建议加大政策支持和研究投入;开发新材料,增大附加值;探讨治理水体污染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18.
简要介绍了光化学传感器的基本结构。重点列举了为光化学传感器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一些有机分子选择性光化学传感器。讨论了这些传感器的设计思想和基本原理,以及它们在环境分析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19.
磷石膏转化法制硫酸钾第一阶段反应过程工艺条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正交实验,对磷石膏二步转化法生产硫酸钾第一阶段反应过程进行了研究,并通过方差分析及显著性检验,确定了过程的适宜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220.
新生MnO2对水中活性艳红K-2G的脱色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化学法合成的新生MnO2作吸附剂,对水中活性艳红K-2G进行吸附脱色研究,探讨了影响吸附的因素和吸附机理,结果表明:新生MnO2对活性艳红K-2G的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吸附前溶液pH值是影响染料脱色效果的最主要因素,染料浓度,MnO2投加量和温度影响程度较小,在实验条件下可使活性艳红K-2G的脱色率高达9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