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6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80篇
安全科学   43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22篇
综合类   224篇
基础理论   46篇
污染及防治   8篇
评价与监测   10篇
社会与环境   49篇
灾害及防治   6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22 毫秒
11.
介绍了超声降解水中污染物的机理、影响因素和几种典型的超声联用技术。并指出超声技术在今后水处理应用领域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动态膜-生物反应器对化粪池废水的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动态膜原理,以0.1mm孔径的普通筛绢代替固定膜材料构成一体式动态膜-生物反应器(DMBR)处理实际化粪池污水。HRT=5h,膜通量J=18L/(m2·h)。动态膜生物反应器对COD和NH4+-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了65.3%和68.2%,同时还对动态膜的通透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3.
甘肃省暴雨洪水灾害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根据甘肃省各地1971~2000年气象整编资料及1981-2000年土壤湿度资料,计算分析了主讯期(6~8月)各地土壤水分容纳量,并对甘肃省大暴雨的时空分布、洪水灾害形成的地形、地质特征作了系统分析,依此对暴雨洪水地质灾害进行了区划,对其危害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14.
溃坝风险评价作为管理者开展尾矿库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对减少和防止尾矿库溃坝事故的发生,保障其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进行尾矿库溃坝风险评价相关理论和方法的研究非常必要。通过大量的文献调研和分析,较系统回顾和总结了中国尾矿库溃坝风险评价方法的运用现状,并对不同方法存在的问题和局限性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尾矿库溃坝风险评价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用不同浓度的氯化镉诱导黄瓜幼叶Cd-MT的产生,并应用Dot-ABC法检测了30种来自天水不同区域植物的MT含量,初步确定它们的重金属污染情况.结果表明,Cd-MT浓度与环境诱导浓度呈显著正相关,Dot-ABC法检测的植物金属硫蛋白的最低含量为16ng,并初步估测了其中10种植物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本法具有特异、简便和灵敏的特点,可用于农产品镉金属污染的检测.  相似文献   
16.
以硅藻土为载体,采用直接蒸发法负载铁的氧化物,制备了一种新型负载型非均相芬顿催化剂,通过SEM、EDS和XRD等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以苯酚去除率考察了催化剂性能。结果表明:铁氧化物可成功负载于硅藻土上;催化剂制备时最优铁离子浓度和固液质量比分别为0.5 mol/L和1∶10;催化剂重复使用性高,耐酸碱性良好,对苯酚的去除率可达99%以上。催化剂利用了硅藻土优异的物化性质,对难降解有机废水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我国主要湖泊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特征,通过搜集整理已公开发表的文献资料数据,分析了我国31个主要湖泊表层沉积物中As、Cd、Cr、Cu、Hg、Ni、Pb和Zn 8种重金属含量的平均值及其分布特征,并运用地累积指数法、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其污染程度进行评价。结果显示:我国31个湖泊的沉积物中As、Cd、Cr、Cu、Hg、Ni、Pb、Zn平均含量分别为16.39,0.497,6.29,36.89,0.076,35.37,99.52 mg/kg,大部分元素含量平均值的最大值分布区域较为分散。地累积指数评价结果表明:8种重金属的平均污染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Cd>Hg>Cu>Zn>As>Ni>Zn>Cr,Cd和Hg在多个湖泊沉积物中达中度到重污染。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评价结果表明:8种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系数从高到低依次为Cd>Hg>As>Cu>Pb>Ni>Cr>Zn。8种重金属的总地累积指数和综合潜在生态风险具有显著的地域差异(P0.05),表明我国主要湖泊具有各自不同的重金属污染特征。  相似文献   
18.
沈娜  杨昌柱  濮文虹  罗应东 《环境科学》2013,34(4):1464-1471
在3个SBR(R1、R2、R3)中分别培养好氧硝化颗粒污泥,R1和R2分别采用进水氮负荷交替变化和进水碳氮负荷同步交替变化这2种新的培养方式,R3采用传统的逐步提高氮负荷法.对R1、R2和R3培养得到的硝化颗粒污泥在物理性状、污染物去除效能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R1和R2的培养方式明显缩短了培养时间,70 d左右成功培养出完全意义上的硝化颗粒(硝化菌的活性超过异养菌的活性),而R3需147 d.采用进水碳氮负荷同步交替变化法快速培养出的颗粒外形更规则、硝化菌活性更高、脱氮性能更优,稳定运行时氨氮和总氮去除率分别为95%和70%左右,在理化性状和脱氮性能上明显优于其他2种.对比发现,在硝化颗粒污泥培养初期,适当提高进水有机负荷,能加快颗粒的形成及生长.  相似文献   
19.
气象条件对上甸子地区气溶胶散射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赵秀娟  张小玲  蒲维维  孟伟 《环境科学》2011,32(11):3153-3159
利用北京地区上甸子站气溶胶散射系数、PM2.5质量浓度和气象要素1 a的观测资料,研究不同天气条件下上甸子地区散射系数的变化特征,并讨论了气象条件对散射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散射系数在雾霾天最高608.4 Mm-1,其次为雾天500.6 Mm-1和霾天423.7 Mm-1,是一般天气散射系数的6.4~9.2倍.在各类天...  相似文献   
20.
现有污泥脱水技术仅使污泥含水率降到80%左右,难以满足日益严格的污泥处置要求.以污泥比阻(SRF)、脱水率为考察指标,比较了两大类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辛基酚聚氧乙烯醚OPEO型和烷基糖苷APG)对剩余污泥的脱水效果,并对原泥及调理后污泥进行了显微观察.结果表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可使污泥絮体粒径变小,不规则程度降低,改善了污泥的脱水性能,而且烷基糖苷APG脱水效果优于OPEO型.APG投加量为0.05%干固体时,污泥比阻即可降低到原泥的42%,脱水率可达到93%.以烷基糖苷APG为调理剂进行板框脱水实验,结果表明,当APG投加量为0.05%干固体时,脱水泥饼含水率比原泥脱水泥饼含水率低约10%,脱水率可达到97%.本研究为APG应用于污泥脱水,改善污泥脱水性能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