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2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84篇
安全科学   26篇
废物处理   12篇
环保管理   23篇
综合类   187篇
基础理论   71篇
污染及防治   83篇
评价与监测   11篇
社会与环境   12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81.
利用魔芋精粉废弃物开发新型絮凝剂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生产魔芋精粉来的废弃物中制备了一种新型的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并用此对4种有机废水进行了初步处理,其效果依次为缫丝废水〉造纸废水〉印染废水〉食品废水,处理条件为PH值为7.0-8.0,搅拌时间15-20min,投药量120mg/L,且形成的絮凝体大,沉降速度快。  相似文献   
382.
孔雀绿萃取光度法测量微量铅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铅(Ⅱ)—碘化钾—孔雀绿(MG)缔合显色体系。发现在pH=4.7的HAc—NaAc缓冲溶液中,MG与PbI形成稳定的缔合物,可用苯萃取,其最大吸收峰位于625nm处,摩尔吸光系数为1.2×10 ̄5L/(mol·cm),Pb(Ⅱ)浓度在0~25μg/10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缔合物的组成比为Pb(Ⅱ):I:MG=1:4:2。应用此法测定了煤飞灰标样、茶叶、自来水中的铅含量,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383.
根据水质预测结果用组合规划的方法对长江,嘉陵江重庆干流段和城区段的水污染控制提出了多个不同的方案,并对各方案进行了比较,从水质,经费和施工的可行性3个方面综合评定,筛选出优先考虑方案,同时对方案实施后的效益作出了简要的叙述。  相似文献   
384.
本文对我国苏铁属植物分布、资源现状、植物濒危原因进行了初步考察和研究,提出了苏铁植物保护的四点建议。  相似文献   
385.
发挥专业救援作用,加强装备与技术保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此次汶川大地震带给我们巨大伤痛,也引起社会各界的许多思考。就地震救援和救援过程中的个体防护问题,我们于2008年6月30日访问了中国地震局震灾应急救援司。  相似文献   
386.
焙烧态锂铝水滑石对水中氟离子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尿素水热法合成了不同摩尔比的锂铝水滑石(Li/Al LDHs),经480℃煅烧后制备出焙烧态锂铝水滑石(Li/AlLDOs)。研究了Li/Al LDOs对水中氟离子的吸附性能,分别考察了吸附时间、吸附温度和pH等因素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并对吸附机制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Li/Al LDOs吸附水中氟离子的行为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吸附等温数据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方程,pH对吸附效果影响较大。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水滑石样品经历了物相转变及重构过程,Li/Al LDOs可有效去除水体中的氟离子。  相似文献   
387.
388.
389.
人工神经网络在水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应用人工神经网络理论与方法建立了滏阳河水质评价的RBF(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模型,对滏阳河邯郸市区段的从南环到北环的7个监测断面水质进行了评价,并与灰色聚类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RBF神经网络模型能很好地解决评价因子与水质等级间复杂的非线性关系,评价水质简便可靠,预测精度高,具有通性和客观性。根据评价结果,分析了滏阳河邯郸市区段水质污染程度,可以为水环境保护工作提供防治依据。  相似文献   
390.
北京市凉水河污灌区土壤重金属累积和形态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野外定点连续采样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北京市凉水河污灌区土壤中Cu、Zn、Cr、Pb、Ni等重金属在土壤中的累积及其化学形态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①凉水河污灌区土壤中重金属的质量分数均高于北京地区的土壤背景值,特别是Cu和Pb分别达到北京市土壤环境背景值的3.47倍和4.53倍,凉水河污灌区土壤已经发生明显的重金属累积.②土壤重金属元素之间相关分析表明研究地区存在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有机质与土壤重金属显著相关表明污灌可能是导致土壤重金属富集的重要原因;土壤各理化性质与土壤重金属相关性表现不一致,土壤重金属富集与迁移的影响因素复杂多样.③Tessier连续提取法测定土壤5种重金属的形态分布规律均为:残渣态>铁锰结合态>有机结合态>碳酸盐结合态>可交换态,铁锰结合态含量较高与污水中铁锰含量较高具有一定的关系;凉水河污灌区重金属潜在迁移能力顺序为:Cu>Zn>Pb>Ni>Cr.④综合分析各土壤重金属富集状况、形态分布及其生态毒性,Cu和Pb是凉水河污灌区土壤中需要优先控制的重金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