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1篇
  免费   285篇
  国内免费   521篇
安全科学   299篇
废物处理   17篇
环保管理   111篇
综合类   1302篇
基础理论   217篇
污染及防治   38篇
评价与监测   108篇
社会与环境   112篇
灾害及防治   53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102篇
  2021年   148篇
  2020年   136篇
  2019年   104篇
  2018年   85篇
  2017年   80篇
  2016年   85篇
  2015年   100篇
  2014年   75篇
  2013年   119篇
  2012年   139篇
  2011年   159篇
  2010年   124篇
  2009年   141篇
  2008年   111篇
  2007年   132篇
  2006年   93篇
  2005年   92篇
  2004年   66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991.
黄土高原土质路浮土径流产沙模拟降雨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关于道路侵蚀的研究较多,但针对土质路浮土侵蚀规律的研究尚未见报道,且浮土侵蚀由于浮土颗粒的特殊性质,与农地、撂荒地及道路侵蚀等有较大区别.因此,本文采用室内人工模拟降雨的方法,研究了黄土高原土质路浮土侵蚀规律.结果表明:1大坡度、大雨强时产流起始时间随浮土厚度的增大差异较小,并与雨强、坡度呈显著线性关系,坡度2°时产流时间较其他坡度滞后36.23%~52.57%,随雨强增大,产流起始时间可缩短38.57%~72.89%,开始侵蚀土质路路面发生在小区出口处.2径流量在产流开始后3 min内显著递增,增幅可达692.59%,该过程主要发生在单独浮土侵蚀时段,达到混合侵蚀时段后径流量趋于相对稳定,随雨强增大而递增,幅度可达29.84%~177.81%.开始侵蚀路面临界时间点随雨强的增大而提前,随浮土厚度的增大而滞后.3侵蚀速率在产流开始后9 min时出现转折,在此之前的单独浮土侵蚀时段波动剧烈,混合侵蚀时段在大坡度下随降雨过程持续递增,小坡度下趋于相对稳定.421 min时总径流量随雨强增大而递增,坡度对21 min时总侵蚀量影响显著,递增幅度可达15.44%~229.00%.本研究结果阐明了土质路浮土侵蚀规律,可为综合治理道路及浮土侵蚀,改善当地环境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2.
全氟辛烷磺酰(PFOS)是我国环境中广泛存在的一种全氟类污染物,对生态环境存在潜在威胁.本文采用PFOS对我国食物链中鸟类与哺乳动物的毒性数据,根据欧盟现有化学物质风险评价技术指导文件,对PFOS的食物链的预测无效应浓度(PNEC经口)进行推导,并初步对我国太湖水生食物链进行次生毒性风险评价.结果表明,PFOS的次生毒性PNEC经口为0.04 mg·kg-1.PFOS太湖水体9种鱼和1种食鱼鸟的次生毒性风险商均小于1.根据本文收集的数据,PFOS对太湖水生食物链的次生毒性风险较小.该研究为我国PFOS的次生毒性风险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3.
四川西昌盆地下二叠统的地层划分对比争议较大,油气勘探程度低。本文通过详细的露头层序地层学研究,结合层序地球化学方法和原理,对西昌盆地下二叠统进行了层序划分和对比,结果表明:西昌盆地下二叠统地层可划分为1 个二级层序、2 个层序组和6 个三级层序;P1q 层序组构成下二叠统二级层序的LST 和TST,层序4 下部发育的(茅口组底部)凝缩层相当于二级层序的最大海泛面,而P1m 中上部(包括层序4 中上部、层序5、6)则构成HST;西昌地区下二叠统层序发育形成过程,总体表现为海平面上升和盆地不断向古陆超覆;沉积序列、古氧相含量、锶含量、碳氧同位素和TOC 的变化旋回揭示西昌盆地早二叠世经历了六次三级海平面变化旋回(六个三级层序),在华南地区乃至全球范围内均可进行对比;建立的层序充填模式揭示出早Hessian 早期全球海平面上升,盆地不断向古陆超覆,奠定了早二叠世西昌海域盆地的轮廓,Roadian 早期海平面上升达到最高位,并沉积一套整个华南均可对比的眼球状灰岩或页状藻灰岩,Capitanian 晚期全球构造海平面下降,结束了西昌地区克拉通盆地的演化阶段。  相似文献   
994.
冰川微生物资源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冰川是较为独特的生态环境,由于其低温、寡营养,为生命大分子物质的保存提供较为理想的环境。而这种极端环境中的微生物有其特殊性。从冰川微生物新种报道、冰川微生物相关产物(冰结合蛋白和低温酶类)的挖掘、耐辐射菌、未培养微生物资源开发4个方面介绍了冰川微生物资源的研究进展。未来还需在培养方法、新的宏基因组技术如高通量测序和生物勘探等方面加以改进,还应在可利用资源的实际应用性等方面做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95.
加油VOCs排放因子测试方法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加油站VOCs排放是北京市VOCs的主要来源之一,中国、美国环保署、欧洲环境署加油环节的未控制排放因子(UEF)分别是加州空气资源委员会(CARB)加油UEF(1 008 mg·L-1)的2.16、1.31和1.00倍,中国20年来汽油标准发生了变化,急需开展加油VOCs排放因子本地化研究.本研究对比发现欧盟加油排放因子测试方法比CARB简单易操作,借鉴欧盟方法加工了加油VOCs排放因子测试装置,并在北京市某加油站的美国加油油气回收系统(StageⅡ)开展加油VOCs排放因子测试.结果表明:1针对试验油箱,冬夏季加油油气回收效率分别是气液比(A/L)的0.93和0.83倍,夏季加油排放因子大于冬季,且回收效率小于冬季;2针对社会车辆,A/L=0时冬夏季加油UEF分别为(525±42)mg·L-1和(963±174)mg·L-1,分别是CARB加油UEF的0.52倍和0.95倍,冬夏季在A/L为1.05~1.07时的排放因子平均值分别为(55±30)mg·L-1和(112±108)mg·L-1;3选取无油气回收时社会车辆加油UEF作为北京市冬夏季加油UEF,结合试验油箱建立的冬夏季排放因子与A/L的线性方程,计算有油气回收时不同A/L的排放因子.  相似文献   
996.
秦宇  张渝阳  李哲  马健荣 《环境科学》2018,39(4):1578-1588
三峡库区温室气体的排放近年来备受关注.为了揭示三峡库区澎溪河地区水华过程中不同氮磷浓度下藻类生长死亡过程中CH4吸收释放的规律,于2016年4月22日至2016年5月9日,通过添加不同氮磷浓度在澎溪河高阳平湖水域展开野外原位实验.结果表明,在开始实验当日CH4通量从(1.8093±0.0632)μmol·(m2·h)-1到6 d急剧减少至(0.0776±0.0146)μmol·(m2·h)-1.6 d后变化相对较小,相比较于其他水样只添加磷的水样明显有所回升.在本次实验中藻类的生长与死亡受到了不同N、P浓度梯度的影响.N对藻类的生长影响不大,各种指标与未加N、P营养盐的原水基本一致;在适宜的P浓度下,促进藻类的生长.当P浓度过多时,藻类的生长受到抑制.水样中的CH4通量的吸收与释放和添加的硝态氮有关.  相似文献   
997.
纳米TiO2吸附HgCl2水溶液中Hg(Ⅱ)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室内模拟实验研究了3种不同粒径TiO_2添加量、溶液pH、吸附时间及初始Hg~(2+)浓度等因素对模拟废水中Hg(Ⅱ)吸附效果的影响.由单因素研究可知最优条件为:5 nm TiO_2和100 nm TiO_2添加量分别为7.5 g·L~(-1)和2.0 g·L~(-1),其它条件相同,溶液pH为8.0,初始Hg~(2+)浓度均为15 mg·L~(-1),吸附5 min,汞的去除率分别为99.5%和99.3%;25 nm TiO_2添加量为10 g·L~(-1),溶液pH为8.0,初始Hg~(2+)浓度为15 mg·L~(-1),吸附60 min时,汞的去除率为62.8%.3种粒径TiO_2吸附Hg(Ⅱ)强弱顺序为:100 nm TiO_25 nm TiO_225 nm TiO_2.分两次量吸附结果表明,5nm TiO_2分量吸附效果明显优于单独吸附效果;100 nm TiO_2的分量吸附与单独吸附差异不大.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影响Hg(Ⅱ)去除率的因素排序为:溶液pH初始Hg~(2+)浓度吸附时间TiO_2添加量.最优实验方案为:溶液pH=8.0,100 nm TiO_2添加量为2.0 g·L~(-1),初始Hg~(2+)浓度为25 mg·L~(-1),吸附10 min.在此实验条件下,Hg(Ⅱ)去除率为99.9%,吸附后溶液中Hg(Ⅱ)平衡浓度为0.033 mg·L~(-1)0.05mg·L~(-1),低于目前企业规定的水污染物中汞的排放限值,Hg(Ⅱ)的最大吸附量为26.95 mg·g~(-1).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等温方程,说明100 nm TiO_2对Hg(Ⅱ)的吸附是典型的单分子层吸附.  相似文献   
998.
马聪  秦丹  孙倩  于昌平 《环境科学》2015,36(12):4651-4658
从咸水湖中分离得到1株具有类固醇激素降解能力的耐盐菌株,利用16S rRNA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确定菌株MH-B5属于交替赤杆菌属(Altererythrobacter),其可生长p H范围为5.5~9.0,可耐受盐度生长范围为0~7%,单碳降解实验表明该菌可以利用雌酮、雌二醇、雌三醇和睾酮.应用超高压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分析得出菌株降解睾酮的过程中主要中间代谢产物为4-雄烯二酮、宝丹酮和雄二烯二酮.应用单一载体和复合载体两种方法分别制备的菌株MH-B5固定化颗粒均可降解雌二醇,批次降解实验表明菌株MH-B5固定化颗粒可有效降解2 mg·L~(-1)雌二醇及其初级代谢产物雌酮.上述研究结果表明菌株MH-B5可在海水中生长良好,其能降解典型雌激素及雄激素睾酮,且经过微生物固定化过程后依然具有类固醇激素的降解特性,因此对类固醇激素污染的咸水环境修复,具有潜在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99.
污水生化处理过程机理复杂,具有强耦合性、非线性、时变性等特征,传统的优化控制方法难以有效应用,智能算法的引入有力推动了污水生化处理研究的发展。本文综述了智能算法在污水生化处理系统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概述了智能算法在污水生化处理系统中的应用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异常数据检测、水质预测、模型参数估计和解耦控制四个方面,并指出了今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00.
G20峰会期间宜兴市大气VOCs特征及来源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2016年G20杭州峰会期间,应用TH-300B挥发性有机物在线监测仪对江苏省宜兴市大气VOCs进行监测,烷烃、烯烃、芳香烃、乙炔、氯代烃、OVOC、乙腈体积混合比分别为11.00×10~(-9)、1.93×10~(-9)、5.78×10~(-9)、1.23×10~(-9)、4.16×10~(-9)、10.37×10~(-9)、0.27×10~(-9),应用臭氧最大生成潜势系数计算,烯烃和芳香烃为OFP贡献最大的活性组分,VOCs中臭氧前体物NMHCs主要来源为工业排放(42.2%)、机动车尾气(17.9%)、油气挥发(20.8%)、溶剂挥发(7.0%)、植物源贡献(12.1%),结合条件概率函数分析,其中的人为污染源与西北、东南方向的污染源分布有关,植物源与西南山地丘陵区域有关.在大气污染物排放严格管控期(2016-09-01~2016-09-06),主要源于一次排放的大气污染物浓度均有所下降,NMHCs中工业源占比下降至30.5%,植物源占比上升至16.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