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9篇
  免费   178篇
  国内免费   334篇
安全科学   187篇
废物处理   22篇
环保管理   89篇
综合类   845篇
基础理论   167篇
污染及防治   39篇
评价与监测   72篇
社会与环境   70篇
灾害及防治   40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82篇
  2021年   68篇
  2020年   82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69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87篇
  2012年   103篇
  2011年   99篇
  2010年   90篇
  2009年   87篇
  2008年   85篇
  2007年   83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邱氚  冉瑞平  刘锎 《资源开发与市场》2010,26(3):216-218,241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从彭州市土地利用现状出发,对彭州市2004—2007年的建设用地进行了集约利用评价,包括定量分析与集约度水平变化分析,得出了彭州市建设用地集约度较高,集约利用程度从2004年的较适度利用变为2007年的集约利用的结论,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92.
利用电化学共沉积的方法,在玻碳电极表面沉积制备了纳米尺寸的Pd/Cu二相金属粒子。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四氯化碳在沉积了Pd/Cu纳米粒子的电极表面的电化学还原行为。研究了纳米粒子尺寸、Pd和Cu质量比对四氯化碳还原脱氯效果的影响,并对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93.
循环经济模式下农产品逆向物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循环经济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在定义农产品逆向物流的基本概念和分析其主要特点的基础上,探讨了循环经济模式下农产品逆向物流的运作模式,提出了相关的对策,为推动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建设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4.
中国香根草开发利用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香根草是保持水土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理想植物,也是受重金属和有机物污染的土壤修复和被污染土地复垦的首选植物之一。香根草本身还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叙述了我国香根草的引进、研究和开发利用历程与现状,展望了香根草未来在中国的研究和开发利用情况,并进一步指出必须加强学科间的沟通与协作,充实香根草研究的理论基础和应用的科学依据,更好地推广和利用香根草,为我国特别是西北干旱区域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995.
通过分析历史建筑项目事故统计数据,运用最低合理可行原则(ALARP)确立累计事故频率与经济损失相关的标准曲线,进而制定出工程建设项目事故风险评估标准。经实证研究表明,该风险评估标准是切实可行的,这为工程建设项目安全防护提供了帮助。  相似文献   
996.
油气田钻屑与废泥浆固化处理技术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钻井废弃泥浆流失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所以必须对废弃泥浆进行固化处理。通过大量实验研究,筛选出了分别适合于钻屑与高密度(ρ〉2.0g/cm^3)、中密度(ρ=1.6g/cm^3左右)、低密度(ρ=1.2g/cm^3左右)钻井废泥浆的几种固化剂配方。现场结合具体情况选用实验筛选的固化荆配方对废钻井泥浆和钻屑固化处理,固化物的强度达到0.3MPa以上,固化物浸出液中污染物含量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997.
建立了快速溶剂萃取-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含脂羊毛中47种有机磷杀虫剂残留量的方法.结果表明:在0.1-10.0 μg·ml-1范围内,47种有机磷杀虫剂的峰面积Y与其含量X的线性关系良好;除敌敌畏和亚胺硫磷外,其余45种有机磷定量检出限均为0.025 mg·kg-1.大部分有机磷杀虫剂的回收率大于75%.  相似文献   
998.
万山汞矿区地表与大气界面间汞交换通量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动力学通量箱与高时间分辨率大气自动测汞仪联用技术对万山汞矿区不同季节、不同地表与大气界面间汞交换通量和大气汞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受人为活动和地表强烈释汞的影响,万山地区大气汞含量高出背景区1~3个数量级,在冶炼厂附近平均值可达1 101.8 ng/m3,最低平均值达17.8 ng/m3,显示万山汞矿区已遭受较严重的大气汞污染.万山汞矿区土壤与大气界面汞交换非常强烈,土壤向大气的释汞通量最高可达27 827 ng/(m2.h),大气汞干沉降通量最高可达9 434ng/(m2·h).万山汞矿区土壤与大气汞交换通量主要受光照强度、大气汞含量影响.光照在土壤释汞过程中起促进作用,而较高的大气汞含量则抑制了土壤向大气的释放,并导致大气汞强烈的干沉降.不同的地表类型对地表释汞影响较大,植被覆盖土壤释汞通量显著低于无植被覆盖地区,而冶炼后的矿渣堆则成为大气汞的净源.  相似文献   
999.
为解决水环境质量与经济发展矛盾的问题,研究行之有效的工业水环境监管体系。对江苏省太湖流域现行工业水环境监管体系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其中存在的关键问题。从监管参与主体的委托-代理关系出发,采用信号博弈的理论方法,构建委托-代理关系的博弈模型,并得出博弈均衡,对江苏省太湖流域现行工业水环境监管体系构建进行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增加地方官员纵容污染的政治成本,提高公众参与的程度,对于实现地方政府与排污企业的博弈均衡、保障监管有效实施有着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构建江苏省太湖流域工业水环境监管体系。变革传统监管体系中地方政府作为唯一监管主体,为兼容上级政府的行政、司法监督和公众等社会性监督的中央-地方-公众合作监管体系。形成了核心层面与辅助层面组成的双层监管结构,以及自上而下监管和自下而上监督的双向监管模式。最后为江苏省太湖流域设计中央-地方-公众合作的工业水环境监管体系运行流程。  相似文献   
1000.
利用1960~2012年安徽省77个气象站的逐日温度资料,采用线性趋势、气候倾向率、小波分析等方法对安徽省寒潮活动的气候特征及其变化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全省寒潮年际变化、时空分布等基本气候特征以及不同基准期寒潮平均初终日变化,补充和完善了安徽省寒潮气候特征分布方面的统计分析资料,以期为安徽省的气象防灾减灾和地方农业服务提供一定的指导。统计结果表明:安徽省近52a寒潮发生频次北部多于南部,其中山区北坡明显多于山区南坡;寒潮年发生次数存在3个显著周期:22a左右、10~12a、6a左右;全省各站寒潮的平均初日自北向南逐渐推迟,平均终日也基本是自北向南逐渐推迟。每年寒潮活动期以2~3月和11~12月发生频次最高;寒潮频次年际波动大,总体呈线性减少趋势,寒潮开始期趋于推后,而寒潮结束期提前,气候变暖是安徽省寒潮发生变化的可能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