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39篇
  免费   303篇
  国内免费   817篇
安全科学   252篇
废物处理   90篇
环保管理   182篇
综合类   1679篇
基础理论   309篇
污染及防治   491篇
评价与监测   158篇
社会与环境   204篇
灾害及防治   94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64篇
  2022年   171篇
  2021年   149篇
  2020年   150篇
  2019年   102篇
  2018年   97篇
  2017年   125篇
  2016年   120篇
  2015年   135篇
  2014年   171篇
  2013年   219篇
  2012年   203篇
  2011年   193篇
  2010年   167篇
  2009年   165篇
  2008年   164篇
  2007年   160篇
  2006年   200篇
  2005年   144篇
  2004年   86篇
  2003年   78篇
  2002年   66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991.
针对宁波市大气能见度的观测研究表明,宁波市秋冬季大气能见度均值为11.6 km,霾日发生率为31.6%,霾日的能见度均值为6.6 km,且PM_(2.5)质量浓度在100~120μg/m3范围内的频率最高。能见度随着PM_(2.5)浓度增大呈指数下降,且相同的PM_(2.5)浓度情况下,相对湿度越大,能见度越低。能见度为10 km的临界点上,PM_(2.5)质量浓度值对应为67.5μg/m3。不同相对湿度时,能见度为10 km对应的PM_(2.5)质量浓度临界值不同。通过建立能见度回归方程发现,低相对湿度(RH≤30%)时,PM_(2.5)对能见度的影响权重最大;高相对湿度(RH60%)时,相对湿度的权重最大;RH低于60%时,RH的权重随着PM_(2.5)浓度的增加而增大;而RH高于60%时,RH的权重随着PM_(2.5)浓度的增加而减小。分析结果可为宁波市灰霾防治和采取合适的管控措施提高能见度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992.
坡度和坡位对植烟坡地紫色土有机碳氮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坡度、坡位等地形因素对土壤碳氮变化的影响,以川西南植烟紫色土为对象,探究了坡度、坡位及其交互作用下不同层次(0~20、20~ 40 cm)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及碳氮比的变化特征.结果 表明:(1)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总体偏低,变异系数均为0~20 cm>20~40 cm,而碳氮比的变异系数则表现为20~40 cm>0~20 cm;(2)随坡度增加,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及碳氮比逐渐降低,其中有机碳和全氮在0°~5°与5°~20°间差异显著;相比于0°~5°,其他坡度土壤有机碳降幅为10.07%~ 28.69%,全氮降幅为3.72%~23.74%;(3)随坡位下降,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增加,以全氮增幅较大,相对于上坡位,中、下坡位土壤有机碳增幅为6.48%~15.98%,全氮增幅为13.43%~ 30.34%.碳氮比随坡位下降而降低,但差异不显著;(4)坡度主要影响有机碳含量变化,坡位则对全氮及碳氮比变化影响明显,坡度坡位交互效应尤其显著.总体来看,随坡度增大,土壤有机碳显著下降,坡位越高,土壤全氮下降越显著,土壤碳氮比上升越显著,尤以20~ 40 cm土层中上、中坡位碳氮变化协调性差,碳氮比随坡位增高显著上升.  相似文献   
993.
Li  Qi  Yu  Shuili  Yang  Shengfa  Yang  Wei  Que  Sisi  Li  Wenjie  Qin  Yu  Yu  Weiwei  Jiang  Hui  Zhao  Deqiang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international》2021,28(14):17417-17430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 In this study, 18S rRNA 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 was applied to investigate the eukaryotic community in a full-scale drinking water treatment plant....  相似文献   
994.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 A facile strategy was adopted to prepare porous Cd0.5Zn0.5S (CZS-X) nanocages by sulfurizing the rhombic dodecahedral ZIF-8 as precursor with...  相似文献   
995.
本研究面向循环经济企业、园区、政府和相关社会公众,以实现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小循环、中循环和社会大循环的融合为最终目标,以构建信息服务协同管理平台为主要途径,重点分析了平台建设的四方面必要性和三方面可行性。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平台的功能定位和体系架构。平台功能包括活动数据采集、活动数据不确定性分析与校准、企业绿色投入产出分析、循环经济效率指标评价、物质流与能量流可视化分析、园区循环经济协同度分析、宏观物质流分析和循环经济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的体系架构由交互层、逻辑层和数据层组成。  相似文献   
996.
997.
城市污泥微波干化工艺及干化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微波和烘箱结合及全程烘箱2种方式对城市污泥干化进行对比研究,考察了不同粒径、微波干化预处理、预处理时间及烘箱温度对污泥干燥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温度条件下,微波预处理时间越长,污泥干化速率越快。最优条件下,全程烘箱污泥达到最大干化速率的含水率为77%。微波干燥污泥具有时间短、干燥速率大的特点,微波和烘箱结合对比全程烘箱干化速率高且能耗低。  相似文献   
998.
为了识别头孢抗生素生产废水中的主要污染物,掌握其水质特点,对头孢抗生素中间体合成废水进行了物质组成分析。水样取自天津某头孢生产企业废水处理系统的进水和出水。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污染物进行检测,经色谱柱分离后将各组分的质谱图与NIST08数据库对比、定性,确定了样品预处理方法和GC-MS分析的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头孢中间体合成废水中存在7大类30余种化合物,通过对比废水处理系统进出水组成,确定了含N多环和杂环类化合物为最难降解的污染物,为此类废水的物理强化预处理和深度处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99.
在CFD软件Fluent中,选择k-ε湍流模型,多孔介质模型和SIMPLE算法,对新型脱硫脱硝脱汞反应塔内的三维流场进行数值模拟,结果发现,反应塔入口处烟气流场存在大漩涡。为消除漩涡,使穿过活性焦层的烟气均匀化,以充分利用活性焦层的空间来提高脱除效率,提出在入口处加装弯曲导流板,并通过相对标准偏差确定最优导流板长度。同时模拟了在最优喷氨位置处加装涡旋混合器时氨气和烟气的混合情况。结果表明,最优导流板长度(3.6 m)明显改善了烟气的均匀性,促使入口处的压降下降100 Pa左右。涡旋混合器形成的小漩涡,增强了烟气和氨气的混合。最后对照不同流量下实验值和模拟值的压降变化,验证了多孔介质模型的可行性。模拟结果对设备的优化设计和实际运行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00.
采用硫氰酸盐沉铜法回收铜基钯镍退镀液中的铜。沉铜的优化工艺条件为初始Cu~(2+)质量浓度3.84 g/L、Cu~(2+)与Na SCN及Na_2SO_3摩尔比1∶4∶0.6、沉铜反应温度30℃,陈化时间24 h,沉铜反应后退镀液中Cu~(2+)残留量仅为0.025 mg/L。在此条件下加入聚乙二醇1.5 g/L,并提高分散液温度至50℃,可制得平均粒径为0.472μm的CuSCN超细粉体。CuSCN粉体为类球形,为含α、β两种晶型的混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