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2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322篇
安全科学   54篇
废物处理   74篇
环保管理   69篇
综合类   549篇
基础理论   195篇
污染及防治   310篇
评价与监测   40篇
社会与环境   29篇
灾害及防治   3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75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3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污水排海工程设计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我国国情根据混合区边缘污染物背景值以及海域功能,从而确定允许的污染物最大增加值,并具此推算出扩散器长度和起始稀释度。  相似文献   
992.
泥炭和褐煤对Zn^2+,Cu^2+,Pb^2+等重金属离子的吸附特征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顾健民  丁德润 《环境化学》1996,15(4):343-346
利用天然有机吸附剂泥炭和褐煤对重金属离子Zn^2+,Cu^2+,Pb^2+的单组分水溶液进行吸附研究。对吸附模型,吸附时间,不同吸附剂投放量,金属离子种类等给予表征,基本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线。  相似文献   
993.
垃圾堆肥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施垃圾堆肥并种2季蔬菜的潮土、黄棕壤及红壤中细菌、放线菌、真菌、固氮菌、纤维分解菌、亚硝化菌数量,纤维分解强度,呼吸强度和微生物生物量C、N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当土壤本身含有的微生物数量多于或少于垃圾堆肥含有的微生物数量时,土壤中的微生物数量会随垃圾堆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当土壤本身含有的微生物数量与垃圾堆肥相同时,垃圾堆肥用量大小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影响不大。微生物生物量C、N含量,土壤有机质,全N,有效P含量,呼吸强度及纤维分解强度均随垃圾堆肥施用量提高而增加,并呈显著的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994.
太湖蓝藻暴发成因及其富营养化控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根据近年太湖水质和生物监测资料,结合近年藻类生长趋势和区域污染物人湖状况,探讨近年夏季梅梁湖蓝藻暴发原因,并提出了控制太湖富营养化措施。  相似文献   
995.
Cellulose acetate (CA) films with degree of substitution (d.s.) values of 1.7 and 2.5 were exposed to biologically active in-laboratory composting test vessels maintained at approximately 53 °C. The CA 1.7- and 2.5-d.s. films (thickness values of 0.5–1.0 and 2.0 mil, respectively) had completely disappeared by the end of 7- and 18-day exposure time periods in the biologically active bioreactors, respectively. The relatively small CA film weight loss observed in the poisoned control test vessels allows the conclusion that CA film erosion during the composting exposures resulted, at least in part, from biologically mediated processes. Under strictly anaerobic conditions, an active methanogenic inoculum was developed by acclimation of a sewage sludge to a synthetic municipal solid waste (SMSW) mixture at 42°C. The CA 1.7-d.s. film samples (0.5- to 1.0-mil thickness) were exposed in anaerobic serum bottles containing a 25% solids loading of SMSW in which methanogenic activity was rapidly established after introducing of the developed inoculum. For exposures of 30 days only small visually distinguishable fragments of the CA 1.7-d.s. films were recovered. In contrast, exposure of the CA 1.7-d.s. film to a poisoned control test vessel resulted in negligible weight loss. Therefore, degradation of the CA 1.7-d.s. films upon exposure to the anaerobic bioreactors was due, at least in part, to biologically mediated processes.Guest Editor: Dr. Graham Swift, Rohm & Haas.  相似文献   
996.
开发洋口港的自然优势和宏观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近几年对洋口港的调查实测资料,分析了建深水港的可行性,并提出为解决长江口通海航道水深不足,充分发挥南通港港群机能等问题,供有关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997.
以一种特种陶瓷--炻器为载体,分别用负载TiO2光催化薄膜和添加抗菌剂的方法进行炻器餐饮具的抗菌研究.结果表明,在紫外光和日光下,表面负载了TiO2膜的炻器灭菌率分别为90%和88%,均高于未负载TiO2膜的炻器,且灭菌率随光强的增加而提高.复合银盐显示了很好的杀菌效果,当釉表层银含量为0.2%时,24 h内对所有细菌的灭菌率为94.6%、总大肠菌群为96.9%.复合锌盐也有一定的灭菌效果,当釉表层锌含量为1.1%时,24 h内对所有细菌的灭菌率为56.8%,总大肠菌群为59.3%.但将TiO2粉末加入炻器表层的釉中,却未显示灭菌作用.对掺杂的炻器表面层成分和掺杂后Ag 、Zn2 的溶出量进行了测定,对灭菌结果和机理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98.
以废弃玉米粒为载体,在生物膜流化床试验装置上进行印染废水处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与炉渣载体比较成膜时间缩短2 d;形成的生物膜生长到载体内部,结合牢固;曝气量(20~30 L/h.L)受流化状况控制,比非生物质载体时略大,玉米粒含量为2~4 g/L时,COD、色度和浊度的去除率分别为72%、85%和86%。  相似文献   
999.
潜育化水稻土存在渍、冷、烂、闭(气)、毒及缺素等障碍因素,采取水旱轮作是改良利用潜育化水稻土极其重要的措施.研究表明,水旱轮作可以改善土壤通气透水性能,提高氧化还原电位,减少还原物质,增加土壤微生物数量及提高其活性,增加土壤速效养分,促进作物生长发育,提高作物产量,并能提高土地利用率,获得全年农业增产增收增值.  相似文献   
1000.
用于臭氧分解的负载型双金属催化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催化剂载体外形和活性成分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和其他污染物的反应对室内空气造成的二次污染。通过XPS分析说明了反应过程中催化剂表面发生的化学变化及反应机理。最终论述了臭氧分解的重要性以及该催化剂的高活性和长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