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95篇
  免费   589篇
  国内免费   5535篇
安全科学   925篇
废物处理   960篇
环保管理   1198篇
综合类   8281篇
基础理论   2637篇
环境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5420篇
评价与监测   556篇
社会与环境   509篇
灾害及防治   631篇
  2023年   226篇
  2022年   687篇
  2021年   551篇
  2020年   418篇
  2019年   433篇
  2018年   545篇
  2017年   667篇
  2016年   688篇
  2015年   870篇
  2014年   1172篇
  2013年   1646篇
  2012年   1285篇
  2011年   1361篇
  2010年   975篇
  2009年   977篇
  2008年   1029篇
  2007年   936篇
  2006年   837篇
  2005年   610篇
  2004年   426篇
  2003年   558篇
  2002年   497篇
  2001年   413篇
  2000年   439篇
  1999年   480篇
  1998年   426篇
  1997年   354篇
  1996年   340篇
  1995年   285篇
  1994年   238篇
  1993年   189篇
  1992年   151篇
  1991年   89篇
  1990年   70篇
  1989年   58篇
  1988年   47篇
  1987年   30篇
  1986年   28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1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3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4篇
  1974年   2篇
  1971年   1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41.
A passive air sampler was developed for collecting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PAHs) in air mass from various directions. The airflow velocity within the sampler was assessed for its responses to ambient wind speed and direction. The sampler was examined for trapped particles, evaluated quantitatively for influence of airflow velocity and temperature on PAH uptake, examined for PAH uptake kinetics, calibrated against active sampling, and finally tested in the field. The airflow volume passing the sampler was linearly proportional to ambient wind speed and sensitive to wind direction. The uptake rate for an individual PAH was a function of airflow velocity, temperature and the octanol-air partitioning coefficient of the PAH. For all PAHs with more than two rings, the passive sampler operated in a linear uptake phase for three weeks. Different PAH concentrations were obtained in air masses from different directions in the field test.  相似文献   
42.
Fe–Mn oxide and Ce-doped Fe–Mn oxide sorbents were studied on the structural and desulfurization behavior in COS removal from syngas. The effects of cerium oxide on the Fe–Mn oxides have been investigated by XRD, BET, TPR, XPS and TEM methods. Analysis data show that the Ce-doped sorbent has larger specific surface area and better particles’ dispersion compared with non-modified Fe–Mn sorbent. The addition of Ce improves the reduction performance of Fe–Mn species. The desulfurization experiments show that the desulfurization activity of sorbent can be increased because of the promotion of the structural and redox properties by ceria doped. The Ce-doped sorbent can reduce COS from 15,000 ppmv to less than 0.1 ppmv at 325 °C and a space velocity of 1000 h−1.  相似文献   
43.
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分析白腐真菌(黄孢原毛平革菌)在处理染料废水活性艳红X-3B过程中,染料和盐度对黄孢原毛平革菌的细胞结构产生的毒性作用.结果表明:活性艳红X-3B染料对黄孢原毛平革菌产生生物毒性作用,且随着染料浓度的增加,细胞受损伤程度不断加深.加入100 mg/L的染料活性艳红X-3B后,黄孢原毛平革菌菌丝细胞形态发生变化,出现质壁分离现象;染料浓度进一步加大,菌丝细胞超微结构受到损伤逐渐严重.染料废水中的盐度对黄孢原毛平革菌细胞也会造成损伤,且损伤程度随盐度增大而增大.NaCl浓度为3 g/L时,菌丝细胞发生质壁分离;而当NaCl加入量高于8 g/L时,细胞膜受损,线粒体、细胞核呈现空泡化,表现为受到不可逆的损伤.染料和盐双因子对黄孢原毛平革菌细胞的损伤效应表现为其损伤程度与单因子作用一致,且染料的影响作用占主导.  相似文献   
44.
自催化法合成聚天冬氨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马来酸酐和乙酸铵为原料,在微波条件下用自催化法合成了聚天冬氨酸(PASP)。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佳合成条件:n(乙酸铵):n(马来酸酐)=1.2,微波功率为1200W,反应时间为10min。在最佳合成条件下,PASP的收率为91.6%,PASP的黏均相对分子质量约为1.5×10^4。经红外光谱表征和核磁共振氢谱测试结果表明,PASP的各种主要官能团表现明显。当Ca^2+质量浓度为250mg/L、PASP加入量为3mg/L时,PASP的阻垢率达到95%,表明PASP具有较好的阻垢性能。  相似文献   
45.
用海泡石处理采油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恩呈  商平  梁岩 《化工环保》2008,28(1):59-62
用海泡石吸附法处理采油废水,考察了处理时间、海泡石加入量和采油废水pH对采油废水COD去除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实验优化了采油废水处理工艺条件。通过正交实验得到的采油废水处理最佳工艺条件为:处理时间6h,粒径为150μm的海泡石加入量200g/L,采油废水pH9。在该条件下处理采油废水,COD去除率达到91%,处理后出水的COD为34.71mg/L,小于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一级标准(60mg/L)。  相似文献   
46.
以太阳光为实验光源研究了氯苯嘧啶醇在水溶液中的光解,考察了pH、水体类型、溶解氧及卤素离子等对其光解的影响.结果表明,氯苯嘧啶醇在水溶液中的光解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在不同水体中氯苯嘧啶醇光解的速率大小顺序为:重蒸水>水库水>湖水>池塘水;氯苯嘧啶醇光解的半衰期随着溶液pH的增大而延长,当pH为5、7、9、11时光解半衰期分别为5.00、6.86、7.45、7.53 h;3种卤素离子对氯苯嘧啶醇光解有很大的影响,均表现出强的猝灭作用,3种离子的猝灭能力的大小顺序为Ⅰ->Br->Cl-;溶解氧和三重态光猝灭剂山梨酸均对氯苯嘧啶醇在水中的光解没有影响,而三重态光敏剂丙酮则对其光解有较强的猝灭作用,表明氯苯嘧啶醇在水中的光解主要以直接光解为主,光解过程不经历三重态.  相似文献   
47.
48.
固定化混合菌修复油污染地表水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辽河油田受石油污染的河床底泥中筛选出一株芽孢杆菌(Bacillus sp.)和一株黄杆菌(Flavobacterium sp.),采用二次交联化学方法对2株细菌单独及混合固定,分别进行了不同接种量的固定化细菌对油的降解,以及固定化混合菌对环境的耐受性和在自然地表水中对油的降解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时间内固定化混合菌对油的降解效果明显优于固定化单株菌,而且都优于游离菌。固定化混合菌pH在6~10、温度在20~40℃范围内能保持较好的活性。在120 h时,固定化混合菌对自然地表水中油的降解率达94.5%,对地表水中COD的去除率达89.6%。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显示,固定化载体的微观结构适合细菌的生长,固定化混合菌在载体内部形成高密度的菌群。以上的研究为固定化微生物应用于油污染地表水的生物修复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9.
详细讨论了卫星遥感技术在长江流域水资源管理方面的应用问题,提出了两种实用的方法:①卫星遥感技术在灌溉水资源管理方面的应用;②长江流域地下水、地表水资源估算。进一步分析了两种方法的特点,介绍了卫星遥感技术的优点及用途,建议在长江流域水资源管理中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50.
农业生产地域分工与农产品专业化生产是使农业从自然经济阶段向以市场为导向的商品农产品生产转变的一个标志。本文在分析该区农业布局现状及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农业总体布局的设想与不同类型地域农业开发的主攻方向与对策,并对市场经济体制下粮食、棉花、猪、禽、水产品等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地域选择、建设规模与技术措施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