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6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201篇
安全科学   61篇
废物处理   23篇
环保管理   32篇
综合类   381篇
基础理论   141篇
污染及防治   90篇
评价与监测   15篇
社会与环境   24篇
灾害及防治   3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91.
水样不同处理方式对总磷监测值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水样不同处理方式对三峡水库长江干流江段总磷监测值的影响.结果表明,悬浮颗粒物浓度(SS)是澄清样和浑样、清样和浑样、清样和澄清样总磷之间差别的主要影响因子;用非线性回归方法得出了水样不同处理方式下总磷间的经验关系式,并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计算值和实测值基本吻合.依据SS和所得经验关系,可计算磷在水-固两相之间的分配,及磷在粗颗粒物和细颗粒物中的赋存比例.河床上覆水体中溶解态磷、颗粒态磷及赋存于粗颗粒物上的磷所占比例皆随悬浮颗粒物浓度发生显著变化.SS大于500mg·L-1时,90%以上的磷赋存于悬浮颗粒物上,澄清样磷仅代表了整体总磷浓度的50%以下.  相似文献   
792.
对环境综合分析报告的特点和分类进行了阐述。指出目前的环境综合分析报告对环境监测成果的利用不够,对环境管理政策措施的了解不足,环境质量评价方法有待改进,环境综合分析手段有待提高。提出环境综合分析报告应由讲述型向解答型发展,由纯文本型向多媒体型发展,由专业型向通俗型发展,由定期型向实时型发展。  相似文献   
793.
不同时间长度监测道路交通噪声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前道路交通噪声的监测时间规定为20 min,监测工作量大。实验采用5 min测量与20 min测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2种时间测量的最终结果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794.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 Suspended particulate matter (SPM) is a major source of contamination in urban rivers as it serves as a carrier for pollutants, such as heavy metals....  相似文献   
795.
省级政府承担着改善地区环境质量,守护一方绿水青山的重任。探究不同制度条件下地方政府环境治理绩效的组态生成机制,对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多重制度逻辑理论,本文对30个省级行政区2017—2019年的数据进行了动态的汇总型FSQCA分析。研究发现:单一条件不能构成省级政府环境治理高绩效的必要生成条件;生成省级政府环境治理高绩效的组态机制共有四种,分别为:数据赋能单向机制、市场—法治协同机制、市场—公众协同机制以及政治—数据协同机制。进一步分析表明,在我国不同地区,生成省级政府环境治理高绩效的组态机制具有差异性。  相似文献   
796.
建立了铬(Ⅵ)-碘化钾-罗丹明B高灵敏显色体系,在酸性介质中,铬(Ⅵ)将I-定量氧化成I-3,I-3与罗丹明B在聚乙烯醇体系中形成缔合物,通过光度法测定缔合物的吸光值,间接测定水中痕量铬(Ⅵ).缔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90 nm,在避光条件下可稳定约1 h.讨论了酸度、试剂用量及共存离子对测试的影响,方法在0 mg/L~0.800 mg/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检出限为0.011 mg/L,标准溶液测定的RSD为2.0%,模拟污水加标回收率为97.5%~104%.  相似文献   
797.
"十二五"以来中国先后颁布了一系列大气污染防治政策并实施相应的大气污染治理措施以提高环境空气质量。为研究西藏自治区"十二五"(2011-2015年)和"十三五"(2016 -2020年)时期环境空气质量变化状况,评估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实施效果,笔者对2011-2020年西藏自治区7个城市(地区)主要大气污染物浓度和优良天数比例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一系列大气污染防治措施的实施,西藏自治区环境空气质量显著提升,与"十二五"时期相比,"十三五"时期西藏自治区年平均优良天数比例由97.5%±2.0%提升至99.3%±0.4%,SO2、 NO2、 PM10、 PM2.5浓度年均值和CO 浓度第95百分位数均呈下降趋势,其中CO、PM10和PM2.5浓度下降幅度较大,O3日最大8h滑动平均值第90百分位数略有上升。西藏自治区环境空气质量与人口、经济发展程度呈负相关关系。受污染源排放、气象条件和区域传输等因素影响,西藏自治区O3浓度春、夏季较高,而其余污染物浓度冬季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