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49篇
  免费   359篇
  国内免费   2072篇
安全科学   397篇
废物处理   322篇
环保管理   384篇
综合类   3112篇
基础理论   909篇
环境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1875篇
评价与监测   236篇
社会与环境   183篇
灾害及防治   260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97篇
  2022年   258篇
  2021年   247篇
  2020年   202篇
  2019年   172篇
  2018年   212篇
  2017年   261篇
  2016年   240篇
  2015年   315篇
  2014年   412篇
  2013年   570篇
  2012年   446篇
  2011年   447篇
  2010年   383篇
  2009年   358篇
  2008年   354篇
  2007年   303篇
  2006年   292篇
  2005年   201篇
  2004年   148篇
  2003年   189篇
  2002年   187篇
  2001年   155篇
  2000年   150篇
  1999年   150篇
  1998年   155篇
  1997年   117篇
  1996年   117篇
  1995年   121篇
  1994年   105篇
  1993年   70篇
  1992年   66篇
  1991年   48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971.
硝基苯类废水的预处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Fe(OH)2对硝基苯具有强烈的还原作用,短时间内可把硝基苯还原为苯胺。催化铁屑法处理硝基苯类废水,除了包括铁屑法处理废水的各种反应外,还能使硝基苯在其表面直接还原,且反应在弱碱性条件下效果较好。m(Fe):m(Cu)为10:1,pH为9.5,废水硝基苯进水质量浓度为250mg/L,反应时间为30min,硝基苯的去除率达100%。  相似文献   
972.
讨论了中国南方某城市自来水厂饮用水中的多环芳烃残留规律以及现有净水工艺对多环芳烃的去除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该自来水厂饮用水中检出多环芳烃以2~4环芳烃为主,强致癌性高环数多环芳烃均在检出限以下,且多环芳烃总量未超出中国供水行业标准(2000年)的相关限值。各处理工艺段中,砂滤过程对多环芳烃的去除效果最好,相较于原水对多环芳烃总量的去除率可达64%。  相似文献   
973.
研究了用Fenton试剂处理选矿废水中残余的黄药,分别考查了氧化时间、反应初始pH值、Fe2+浓度及H2O2用量对黄药降解效果的影响,用正交试验确定了4个因素的最好条件。结果表明:初始pH值和H2O2用量是影响去除效果的主要因素;氧化时间为60 m in,反应初始pH=4,[Fe2+]=20 mg/L,[H2O2]=20 mg/L,黄药的浓度为125 mg/L时,黄药的去除率达到99.5%;初步探讨了Fenton试剂净化废水中黄药的机理是.OH自由基先将黄药氧化为过氧化黄原酸盐,再将其氧化为CO2,黄药得到去除。  相似文献   
974.
氧化镁FGD脱硫过程的建模及其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氧化镁烟气脱硫是以氧化镁为脱硫反应剂的一种湿法烟气脱硫技术,目前国内外应用甚少,但开发前景广阔。以实验室小试为基础,从气液传质入手,利用双膜理论建立脱硫过程的数学模型,从而对中试脱硫效率进行预测并进行参数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模型预测的脱硫效率与实际脱硫效率有很高的吻合度,其计算参数能反映出实际运行参数对脱硫效率的影响,对实际工况中操作条件的变更以及运行参数的调试有很高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75.
Yang Y  Tao S  Wong PK  Hu JY  Guo M  Cao HY  Coveney RM  Zuo Q  Li BG  Liu WX  Cao J  Xu FL 《Chemosphere》2005,60(6):753-761
The dynamic exposures to HCHs of individuals born between the years 1913 and 1993 in Tianjin have been simulated by connecting a fugacity model (IV) with a multimedia exposure model. Ingestion is the most important pathway for human beings to take up HCHs, and concentrations in the human body correlate with body weight changes. Accumulations of HCHs were derived assuming that the degradation in human body behaved linearly. The health risk of exposure to HCHs was measured using cancer risk and loss of life expectancy (LLE), and LLE was modified from its original definition to incorporate a dynamic calculation that takes variances in exposure into account. Monte-Carlo simulations were run to analyze the uncertainties of the model.  相似文献   
976.
预处理对城市固体有机垃圾厌氧发酵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近年来城市固体有机垃圾厌氧消化的各种预处理技术和发展趋势进行了综合分析和评述.研究认为,通过预处理能够改善城市固体有机物的物化性质,提高微生物对难降解有机物的降解,优化垃圾的厌氧消化过程.  相似文献   
977.
水葱修复土壤镉污染潜力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野外观察与研究发现水葱(Scirpus tabernaemontani G.)可以耐受土壤中高浓度的重金属污染,并对镉(Cd)有很高的生物富集量.实验室水培试验研究了两个主要因素,营养液pH与Cd含量,对水葱生物量以及Cd富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它可耐受高浓度Cd (30 mg/L)和大范围pH变化 (3.7~7.7).当营养液pH为4.7, Cd为25 mg/L时,水葱富集的Cd达到最大值:地上部分264.71 mg/kg,地下部分234.39 mg/kg,平均转运系数1.13.这显示了它用于植物修复Cd污染土壤的潜力.  相似文献   
978.
铅与苄嘧磺隆复合污染对青紫泥微生物生物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实验室培养试验研究了铅(0、100、300、500、800 mg/kg)与苄嘧磺隆(0、5、10 mg/kg)单独及其复合污染对青紫泥田水稻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污染物在整个培养过程中都对微生物生物量C、N产生了显著的抑制作用,其交互作用在各个取样时期也均达到了显著水平;在整个培养过程中微生物生物量C、N的含量表现出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在第7~14天下降到最低点;而对微生物生物量C/N比的影响则表现出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979.
采用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技术对Fe-Cu催化还原法处理硝基苯配水反应前后铁屑和铜的表面进行分析,研究了Fe-Cu催化还原法的长期运行效果.结果表明,运行数周后铜表面性状基本保持不变,化学稳定性好,抗中毒能力强.处理效果的下降主要起因于铁屑表面的金属铁发生反应而被逐渐消耗,以及铁屑表面为沉淀物覆盖而逐渐失效.  相似文献   
980.
"老龄期"填埋场渗滤液由于可生化性差而难于处理.采用常规蒸发、减压蒸发和载气蒸发处理不同pH值的"老龄期"渗滤液.实验结果表明,3种蒸发方式下,冷凝液COD下降过程中均存在明显的浓度转折点,转折点之后COD维持较低水平,为"老龄期"渗滤液的"三分处理法"提供理论依据.与常规蒸发相比,减压蒸发和载气蒸发的前期冷凝液COD较高,且浓度转折点偏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