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49篇
  免费   346篇
  国内免费   1654篇
安全科学   407篇
废物处理   273篇
环保管理   379篇
综合类   2920篇
基础理论   837篇
环境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1383篇
评价与监测   296篇
社会与环境   322篇
灾害及防治   230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109篇
  2022年   286篇
  2021年   270篇
  2020年   231篇
  2019年   154篇
  2018年   234篇
  2017年   251篇
  2016年   252篇
  2015年   287篇
  2014年   393篇
  2013年   490篇
  2012年   390篇
  2011年   415篇
  2010年   292篇
  2009年   340篇
  2008年   348篇
  2007年   251篇
  2006年   295篇
  2005年   203篇
  2004年   162篇
  2003年   185篇
  2002年   167篇
  2001年   150篇
  2000年   172篇
  1999年   127篇
  1998年   114篇
  1997年   93篇
  1996年   93篇
  1995年   69篇
  1994年   59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49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6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6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Nie  Wen  Guo  Lidian  Yu  Hai  Liu  Qiang  Hua  Yun  Xue  Qianqian  Sun  Ning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international》2022,29(49):74097-74117

During the excavation of high gas mine, gas and dust often exist at the same time. In order to ensure that the gas concentration remains within a safe range and minimize the risk of workers’ pneumoconiosis, we simulated the interaction mechanism of airflow, gas, and dust, explored the pollution law of gas and dust, and obtained the optimal purification distance (Lp) by the CFD method. The reliability of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was verified by field measurements. Firstly, the properties of the gas and dust affected the structure of the airflow field. At the same time, the change in the airflow field affected the concentration distributions of the gas and dust. During the diffusion process, some high-risk regions in which the gas or dust concentrations exceeded 0.80% or 200 mg/m3, respectively, were discovered. Moreover, we have found that the airflow velocity in the top region of the tunnel and at the intersection corner between the cutting face and tunnel wall was the main factor affecting the purification effects. When Lp = 5–8 m, the gas concentration remained below 0.50%. When Lp = 6 m, the dust concentration reached a minimum of 287.5 mg/m3. Therefore, the optimal purification distance was determined to be 6 m; in which case, the gas and dust concentrations decreased by 32.84% and 47.02%,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992.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 Blue carbon sinks (mangroves, saltmarshes, and seagrasses) are considered an effective nature-based approach for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Despite...  相似文献   
993.
以微塑料对水环境的影响为切入点,综述了其在水环境中的迁移和转化途径,分析了其对水生生态系统的危害,并探讨了现行的水体微塑料去除技术及应用,为微塑料污染的防治提供一些建议和指导。  相似文献   
994.
995.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gas insulated switchgear, GIS)设备内部自由颗粒缺陷对GIS设备安全稳定运行构成较大危害,通过对GIS自由颗粒特性进行分析,提出采用超声波局部放电检测技术检测GIS中自由颗粒缺陷的方法。应用结果表明:超声波局部放电检测能有效检测出GIS设备内部自由颗粒缺陷,提前发现潜伏性缺陷,保障设备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996.
为了反映岩质边坡在节理面注浆后的变形效应,首先,通过室内试验,分析注浆前后岩体变形和破坏的全过程,以探讨其抗剪性能(粘结力c和内摩擦角Ψ)的变化;然后,基于理想弹塑性本构模型的Mohr-Coulomb准则,运用拉格朗日元数值方法(FLAC3D),对岩坡注浆前后变形效应(水平位移、垂直位移、剪应变增量)进行模拟.结果表明:注浆加固后,岩体的位移场变得均匀和连续,节理面处的较大位移受到抑制,边坡的整体性得到提高,有利于边坡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997.
利用淮河流域旱涝易发区的安徽省寿县农田下垫面陆气相互作用观测试验资料,重点分析观测期内CO2通量、能量交换和水汽输送的季节变化,并讨论了与此有关的辐射分量通量、下垫面反射率、波恩比、能量闭合守恒、土壤温度和土壤湿度的季节变化。结果表明:CO2通量、能量分配受地表农作物长势影响明显,其中,水稻灌浆、成熟期,被稻田吸收的CO2通量最大可超过2 mg.m-2.s-1,潜热通量达到正的极大值。稻田光合作用最旺盛时期吸收的CO2通量和释放的潜热通量均大于小麦田光合作用最旺盛时期的对应量。较大土壤热通量对应于较低的土壤水含量。试验观测期的下垫面平均反射率为0.14。作物生长期,稻田表面潜热是下垫面吸收能量的主要消费者,小麦田表面潜热和感热相当。能量闭合率ε的变化范围为0.4~1。  相似文献   
998.
利用1989-1999年近11年的水文、气象资料分析了福建省6个主要流域主控站水位与降水量的关系和洪涝的时间变化规律,进而分析了暴雨致洪的特征,结果表明:(1)福建省6个主要流域洪峰水位与上游有关气象站前期平均总降水量相关显著,暴雨是福建省洪涝发生的主要原因;(2)根据闽江(竹歧站)、九龙江(浦南)、交溪(白塔)、木兰溪(濑溪)4个站的达警戒水位或危险水位的降水指标,可利用暴雨预报作为洪涝预警预测的依据。(3)上世纪80年代后,洪水的高低变化有增大的趋势,应进一步完善抗洪防洪预警系统,提高抗洪防洪的应变能力。  相似文献   
999.
选取太湖富营养化相对较严重的梅梁湾北部(ML)与西五里湖(WL)为研究对象,对沉积物及其间隙水中的无机硫形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WL 和ML 间隙水中Fe2+的平均含量分别为72.1~162.7µmol/L 和63.0~182.7µmol/L,是∑S2-的18 倍和6 倍,分析认为,太湖沉积物中的还原环境是以Fe3+为主导而并非SO42-.沉积物中酸性可挥发性硫化物(AVS)的含量为1.0~11.7µmol/g,在未受污染湖泊范围之内.黄铁矿态硫(Pyrite-S)/AVS>3,表明AVS 能够高效地转化为黄铁矿,也说明黄铁矿是SO42-还原的主要产物.沉积物中黄铁矿化程度(DOP)<10%、硫化程度(DOS)<14%,说明黄铁矿的形成主要受SO42-的控制.  相似文献   
1000.
单合成衬层填埋场渗漏检测的多介质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建立了填埋场渗漏检测高压直流电法模型,将单衬层填埋场看作水平方向为无穷大的3 层均匀介质,上层为垃圾层,中间层为人工合成衬层,下层为土壤层;漏洞电流视为电流流入端的负电流源和电流流出端的正电流源;介质中任意检测点的感应电势是膜上漏洞面电流源和膜下漏洞面电流源以及膜上供电电极电流源在该点感应电势的叠加.漏洞电流与供电回路电流之间的关系分析表明,流经漏洞的电流(I0)占总电流(Is )的比例(f0)随着填埋场底部面积的增加而减小,当填埋场底部面积≤3600m2 时,I0 占Is 的90%以上,而当场底面积增为105m2 时,I0 仅占Is 的55%.根据独立作用原理,分析了多漏洞情况下各层介质中的电势分布并进行了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