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73篇
  免费   163篇
  国内免费   830篇
安全科学   226篇
废物处理   129篇
环保管理   216篇
综合类   1523篇
基础理论   459篇
污染及防治   690篇
评价与监测   189篇
社会与环境   186篇
灾害及防治   148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163篇
  2021年   119篇
  2020年   109篇
  2019年   87篇
  2018年   123篇
  2017年   132篇
  2016年   121篇
  2015年   151篇
  2014年   181篇
  2013年   256篇
  2012年   207篇
  2011年   208篇
  2010年   165篇
  2009年   201篇
  2008年   190篇
  2007年   165篇
  2006年   185篇
  2005年   106篇
  2004年   103篇
  2003年   107篇
  2002年   118篇
  2001年   94篇
  2000年   93篇
  1999年   61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1年   1篇
  1969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为解决村镇建筑抗震设防水平低和施工不规范等问题,以陕西关中地区的村镇建筑为研究对象,提出适用于村镇建筑的新型砌块型式及整体式配筋砌体结构。首先根据所提出砌块的材料特性,对比分析了新型装配整体式砌块墙体与传统砖砌块墙体的承载能力和刚度退化能力,发现新型砌块墙体的整体性好、刚度退化率小及变形能力强;其次对典型村镇装配整体式配筋砌体结构开展了非线性时程反应分析,并与普通砖砌体结构进行了对比,根据二者周期值、底部剪力、层间位移角和损伤值等计算结果可知,所提出的村镇装配整体式配筋砌体结构具有刚度及应力均匀、层间位移较小、损伤程度小、承载能力大等特点,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加之该类装配式砌体结构砌筑方式简便,有利于在村镇建筑中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92.
分置式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及其体积负荷的确定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分置式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的运行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污泥龄和水力停留时间下,处理效果稳定,污泥上清液中COD浓度平均为19.5m g/L,膜出水COD浓度平均为5.3m g/L. 对分置式-生物反应器的体积负荷进行推导表明,浓缩区的存在是该工艺处理能力较大的原因. 体积负荷由膜出水有机物浓度与污泥混合液有机物浓度之比α,浓缩区与反应器体积之比β和膜出水量与污泥混合液循环流量之比λ决定,即可以通过增加浓缩区体积和调整循环流量来控制分置式-生物反应器的处理能力.  相似文献   
993.
对储存及转运粮食系统除尘粉尘回流问题进行了回顾和评述 ,对天津港散粮站日常处理主要粮食品种伴生粉尘进行了物性分析和粉尘爆炸性测试 ,并结合生产工艺过程进行了设备内部实际粉尘浓度的测试 ,在此基础上得出 :除尘粉尘具有爆炸的危险性 ;爆炸下限较高 ,有利于控制粉尘浓度在爆炸下限以下来预防粉尘爆炸 ;除尘粉尘回流工艺在无粉尘沉积的情况下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994.
多效唑在重瓣丝石竹组织培养中的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多效唑能增加重瓣丝石竹组织培养苗的节数,缩短节间距,使试管苗健壮,其最适浓度为1.0mg/L。经多效唑(0.05ml/L-0.2ml/L)壮苗培养,显著地促进了组织培养苗生根。较高浓度的多效唑(0.20mg/L-1.0mg/L)对茎尖外植体不定芽分化有明显的增殖作用,同时抑制了试管苗玻璃化。  相似文献   
995.
广州市生活垃圾的综合处理与利用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析了广州市现行垃圾处理方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广州市垃圾的产出特点,就如何实现该市生活垃圾的综合处理,尤其是资源化利用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996.
The black soil in northeast China is considered one of the most fertile soils in China. Consequently, the black soil region has becom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regions for cereal grain production in China. Agriculture has developed rapidly since the early part of the nineteenth century. To date, approximately 70 percent of total land in the area is cultivated. Even though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n this region is increasing continuously, some soil fertility quality problems have become serious. This is hampering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sustainability in the region. A brief history of population growth and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the region is presented. Major soil quality problems, particularly soil degradation and soil erosion, are analyzed. Based on studies, suggestions for improving soil quality and for promoting sustainabl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the region are presented. These suggestions include improving agricultural landscape patterns, developing conservation cultivation, promoting combinations of crop production with combinations of forestry and animal husbandry, and implementing integrated management for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相似文献   
997.
闪火灾害的后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闪火是可燃性气体或蒸气泄漏到空气中并与之混合被点燃而发生的一种非爆炸性的蒸气云燃烧,其主要危害是热辐射和火焰直接灼烧。闪火的热辐射计算包括闪火动力特性及热通量计算。热辐射的大小由火焰的辐射能,视角系数和大气传输率所决定。运用Pietersen(1990)热辐射的伤害-破坏理论,分析计算了一起闪火灾害热辐射造成人的伤害后果和对建筑物的破坏后果。  相似文献   
998.
在分析国内外危险废物分级管理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健康风险的评估步骤,提出了基于全过程危险废物污染物释放情景的精细化-动态健康风险评价方法。充分考虑处理利用工艺、企业管理水平等因素对于危险废物中污染物释放概率和能力的影响,并基于污染物向环境介质的迁移转化,定量评估危险废物的健康风险。基于危险废物污染特性数据库和事故情景数据库,结合全过程信息采集技术,构建危险废物分级分类管理平台,进行涉废企业的风险级别划分,实施差异化管理,形成更加科学有效的危险废物全过程精细化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999.
三江平原挠力河流域50年代以来湿地退缩过程及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37,自引:7,他引:30  
以小尺度的三江平原挠力河流域作为研究区域,分析了自1954年以来湿地的空间和时间退缩过程及其驱动力,重建了自1954年以来的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过程。结果表明,湿地面积由1954年的1149878hm2下降到2000年的277691.25hm2,由占总面积的45.85%下降到11.07%,仅仅是原来面积的1/4不到;而耕地面积由206003.5hm2增加到1440260.25hm2,由占总面积的8.21%增加到57.43%。同时指出,人类农垦活动是挠力河流域湿地面积退缩的主要驱动因子。  相似文献   
1000.
异波折板高效水解酸化废水的处理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了异波折板高效水解酸化废水处理技术.通过水力学措施实现水解酸化系统内湍流涡旋以加速传质,并改善系统内pH值条件以增强微生物活性.试验结果表明,对浓度范围在450~900mg/L之间的溶解性COD的去除率为40%±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