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7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291篇
安全科学   64篇
废物处理   60篇
环保管理   66篇
综合类   512篇
基础理论   206篇
污染及防治   271篇
评价与监测   34篇
社会与环境   35篇
灾害及防治   35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75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77年   2篇
  196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通过水合、萃取、水洗等操作工艺对N系列催化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P含Ti高沸物进行处理。用去离子水回收含P含Ti高沸物中的TiCl4,形成TiCl4水溶液;采用萃取剂S(一种醇类物质)对TiCl4水溶液进行萃取净化;三次萃取后TiCl4水溶液中的ρ(P)和ρ(Mg)均小于50mg/L,达到厂家优级品要求。采用新工艺对含P含Ti高沸物进行无害化处理,与原工艺比较,每生产1t催化剂,可节省质量分数为40%的液碱约15t,减少废渣13t左右,减少废水20t以上。  相似文献   
982.
基于GT-Power柴油机颗粒捕集器捕集性能的仿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GT-Power软件建立了柴油机颗粒捕集器(DPF)仿真模型,进行了仿真计算。研究了颗粒捕集器本身结构参数对其捕集效率与压降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颗粒捕集器捕集效率的主要参数有通道密度(CPSI)、过滤体孔隙率、过滤体微孔直径以及过滤壁厚度;影响颗粒物压降的主要参数有通道密度、过滤体渗透率、过滤体孔隙率以及过滤壁厚度。  相似文献   
983.
臭氧-生物沸石处理有机微污染水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臭氧氧化、生物过滤、沸石吸附对微污染水中有机物的不同处理效果和组合工艺的竞争、协同效果。结果表明:对于CODMn为6.30~7.20 mg/L的原水,在臭氧投加量为2.1 mg/L,接触时间为15 min时,CODMn的去除率可达10.8%;沸石吸附对CODMn的平均去除率为11.5%,生物沸石对CODMn的平均去除率为32.3%。臭氧-沸石工艺的CODMn平均去除率为15.6%,小于工艺组成单元的单独去除率的加和,各单元在有机物处理上存在竞争关系。臭氧-生物沸石工艺的CODMn平均去除率为45.5%,大于臭氧氧化和生物过滤独立单元去除率的加和,各单元之间为协同作用关系,因此宜采用臭氧-生物沸石工艺处理有机微污染水体。  相似文献   
984.
采用微波法提取酱油废渣中的总异黄酮,并对酱渣异黄酮提取实验中的微波功率、乙醇浓度、料液比、微波作用时间及提取次数等影响因素进行探讨。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用正交实验进行酱渣总异黄酮提取工艺参数的优化。正交实验结果表明,微波法提取总异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560 W,乙醇浓度80%,料液比1∶20,微波间歇提取3 m in,在此条件下酱渣总异黄酮浸出率达到90%以上。与传统的热浸提法相比,微波提取法具有提取率高,提取速度快,选择性好及能耗小等特点。  相似文献   
985.
通过对多组源自实验室和工业反应器厌氧颗粒污泥样品主要特征参数的实验室研究和全面的理论分析,对于众多反映颗粒污泥性质的主要参数进行了筛选,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组与工业反应器运行状况关系密切且测定方法简便易行、适宜在生产实践中应用的颗粒污泥品质评价参数。所建参数体系能够较好地反映生产操作条件下厌氧反应器的运行状况,并能为高效厌氧反应器的运行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86.
粉末活性炭对水中农药的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粉末活性炭对2,4-滴、呋喃丹、甲萘威和莠去津的吸附过程和吸附规律以及投炭量和水质对粉末活性炭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粉末活性炭能有效去除4种农药;吸附规律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线和Langmuir吸附等温线;吸附时间为30 min时,去离子水中的去除率已达到80%以上;随着投炭量的增加,去除率提高,粉末活性炭的吸附容量降低;在不同水质条件下,粉末活性炭的吸附等温线可能不同,因此在应急处理中,首先应该确定该水质下的吸附等温线,然后求出投炭量。  相似文献   
987.
水丝蚓生物扰动对沉积物磷释放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不同投放密度和不同环境条件下水丝蚓的生物扰动对沉积物磷释放的影响.研究表明,水丝蚓的生物扰动作用对沉积物磷释放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与未投放水丝蚓的空白组相比,当水丝蚓密度为1 ind./cm2和2 ind./cm2时,上覆水中总磷的平均浓度分别提高了190%和230%.温度的提高,会加大水丝蚓生物扰动对磷释放的影响...  相似文献   
988.
膜法水处理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膜法水处理技术的发展历程,其应用和研究现状,对超滤、微滤、纳滤、反渗透、电渗析、渗透蒸发、液膜技术等在给水处理,废水处理方面的应用作了较全面的介绍。  相似文献   
989.
以集中空调中处理室内可挥发性有机物(VOCs)为应用背景,搭建了试验台.实验研究了真空紫外灯(主波长254 nm,185 nm)降解甲醛的影响因素以及产生O3的情况.研究表明,在产生的O3浓度低于室内空气质量标准(0.16mg/m3)的情况下,真空紫外灯也能够高效地降解空气中低浓度甲醛(<1 mg/m3);甲醛降解率与反应器空气流速及甲醛初始浓度成反比;降解速率与甲醛初始浓度成正比,与反应器空气的流速成反比;绝对湿度对真空紫外灯降解甲醛有一定的影响;反应器空间大小对甲醛降解影响比较显著.应用于集中空调系统净化室内空气中VOCs,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90.
Cationic hyperbranched oligomer poly(N-acryloyl-1,2-diaminoethane hydrochloride) (HADE) was firstly synthesized by Michael addition reaction. And then, a series of cationic flocculants poly(acrylamide/N-acryloyl-1,2-diaminoethane hydrochlorides) (PAM-HADEs) with hyperbranched structure was prepared from HADE as macro-monomer and acrylamide (AM). The structures of PAM-HAD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metry, 1H and 13C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 (GPC) and 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 (MALDI-TOF). And the properties were systematically evaluated by intrinsic viscosity, zeta potential and hydrodynamic radius. The mechanism of the cationic hyperbranched copolymer used in water treatment was extensively studied via a jar test in which the transmittance of the supernatant, settling time, and average floc size were used to evaluate the flocculability. Compared with the linear flocculant poly (acrylamide/liner-N-acryloyl-1,2-diaminoethane hydrochloride) (PAM-LADE), the novel hyperbranched polymeric flocculants exhibited outstanding flocculability which were reflected by shorter settlement time, high transmittance and large floc size. The primary cause that PAM-HADEs owned excellent flocculability is the more stretching configuration and less chains entanglement of PAM-HADEs in waste-water due to their hyperbranched structure compared with that of the linear PAM-LADE which exhibited curly coil configuration. On the other hand, abundant and exposed cationic terminal groups of PAM-HADEs originated from their hyperbranched structure also hint higher flocculation capacity. At optimum dosages of the polymer, the transmittance of the supernatant is less at low and high pH values, indicating that the natural pH (pH 7.29) of the suspension is the most appropriate pH for the floccul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