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94篇
  免费   319篇
  国内免费   679篇
安全科学   352篇
废物处理   32篇
环保管理   156篇
综合类   1736篇
基础理论   291篇
污染及防治   80篇
评价与监测   84篇
社会与环境   174篇
灾害及防治   87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176篇
  2021年   160篇
  2020年   157篇
  2019年   122篇
  2018年   111篇
  2017年   113篇
  2016年   118篇
  2015年   119篇
  2014年   130篇
  2013年   149篇
  2012年   198篇
  2011年   176篇
  2010年   159篇
  2009年   161篇
  2008年   154篇
  2007年   157篇
  2006年   167篇
  2005年   108篇
  2004年   85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6年   1篇
  1972年   1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61.
用所研制的聚硅硫酸铝对含腐植酸原水进行了混凝处理 ,研究了投加量、pH值等对腐植酸去除效果的影响 ,探讨了PASS对腐植酸的混凝去除机理 ,并作了经济分析  相似文献   
62.
膜分离技术在电镀废水处理领域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以异丙醇铝为主要原料,经酸解、除醇、干燥和烧结过程制备陶瓷膜。采用8 nm粒径溶胶多次真空覆涂-焙烧法,在1℃/m in的焙烧条件下制备了非对称氧化铝微孔膜。测试了陶瓷膜的纯水通量、膜截留性能、膜流动电位,结果表明:经过4次的浸涂成膜,纯水通量为3.55×103L/(MPa.h.m2),达到超滤膜的要求;通过截留率计算膜片平均孔径为28 nm;流动电位为-20 mV。将制得的陶瓷膜用于电镀废水处理,COD去除率为85%,在透过液中Cu、Cr、N i浓度分别为0.0663、0.0051和0.0763 mg/L,回用废水可满足电镀前处理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63.
回灌型准好氧填埋场渗滤液中COD浓度的预测模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旻昱  刘丹 《四川环境》2006,25(2):26-27,31
基于进行的室内模拟试验,推导了回灌型准好氧填埋场COD浓度计算模型,并通过模拟试验结果确定了模型参数。结果表明,模型的相关系数为0.91,该模型可用于该类填埋场COD浓度的预测。本研究可为回灌型准好氧填埋场的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4.
如何发挥高校图书馆在大学生诚信教育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诚信缺失的造成有政府、社会、学校、家庭方面的客观原因,也有大学生自身的主观原因.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是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育职能的高校图书馆应充分发挥其教育职能作用.图书馆员要塑造良好的诚信形象,营造诚信氛围,开展诚信服务,聘请专家作诚信教育讲座,建立读者诚信档案等.  相似文献   
65.
台风湍流积分尺度与脉动风速谱——基于实测数据的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基于4个台风过程中的长时间序列风速、风方向观测数据,分析研究了近地台风的湍流积分尺度和脉动风速谱等脉动特性。介绍了湍流积分尺度的几种常见的计算方法,基于实测台风数据,分析研究了台风过程中湍流积分尺度的变化以及不同计算方法的稳定性。根据实测数据计算了纵向脉动风速谱,并与Von-Karman谱、Davenport谱、Simiu谱和Harris谱等经验谱进行了比较,给出了最适合描述台风纵向脉动风速谱的经验谱。还计算了横向脉动风速功率谱,并与基于各向同性湍流理论推导出的水平横向脉动风速谱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66.
高速电机驱动的空气循环制冷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空气循环制冷技术是一种常用的制冷技术 ,广泛应用在地面设备空调通风和飞机环境控制系统等诸多领域 ,保障人员的舒适和设备的安全。高速电机驱动的空气循环制冷技术是高速电机驱动技术与空气循环制冷技术结合产生的新型技术构想 ,采用该技术的空气循环系统具有结构简单、节约能源等优点。通过介绍该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 ,分析了高速电机驱动技术在空气循环制冷系统中应用的可能性及其实现手段。研究表明 ,高速电机驱动技术将为空气循环制冷技术的发展带来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7.
肖鸿  杨平  郭勇 《四川环境》2005,24(2):4-7,10
本实验采用新型厌氧—好氧一体化反应器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主要研究了系统的启动与运行性能,并对系统的NH3 N去除效果作了初步考察。实验结果表明:在16℃~24℃的自然温度下,采用递增负荷、厌氧和好氧分期启动的方式,系统可在38天内达到较好的启动效果;在系统负荷运行期内,当系统总进水COD浓度平均值为3601 8mg/L,总出水COD浓度平均值为384 0mg/L,系统容积负荷平均值为2 54kgCOD/(m3·d),系统总HRT平均值为35 1h时,系统总COD去除率平均值达90 6%。实验还发现:当进水NH3 N浓度为280 3~350 7mg/L,整个系统的NH3 N去除率在68 5%~91 7%,平均为81 0%。由此说明,本反应器具有很好的COD去除性能和NH3 N去除效果,适合于处理COD浓度高且含有中等NH3 N浓度的有机废水。  相似文献   
68.
沉水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效果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建立小型围隔区,研究了沉水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中氮、磷等污染物的净化效果,以及对底泥中磷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放养沉水植物的围隔水体中各种营养盐浓度明显低于对照围隔;(2)沉水植物对磷的吸收能够有效地保持底泥中磷的含量,而在对照围隔中的底泥中磷元素含量却不断增加;(3)经50天后,水体中TN、NH4 -N、TP、PO43--P和CODMn平均去除率分别为36.3%、70.5%、54.6%、65.4%和43.1%.  相似文献   
69.
深入探究政府调控和市场机制对城市规模的影响有利于解决目前中国大城市人口快速膨胀,城市病频发,而中小城市发展潜力不足,对人口吸纳能力有限,城市发展规模存在两极分化的问题。从探究影响城市发展的因素入手,通过对不同地区和不同规模城市的面板数据回归分析,发现中国属于典型的"自上而下"的城市发展模式,尤其是城市科层制的层级结构直接决定了城市规模大小,政府财政分权行为更加剧了城市规模两极分化趋势。市场机制对城市规模具有一定的影响,但其作用方向和效果明显依赖于政府调控水平,且科层制的城市等级结构弱化了市场机制对城市规模影响效果的发挥。政府和市场机制对不同区域、不同规模城市的影响效应不同。市场机制在东部城市产生涓流效应,而在中西部则发挥着聚集极化作用。市场机制在特大和大城市已产生涓流效应,加之政府"抑大崇小"的城市发展战略使得这种效应愈加明显,中等城市则处于极化效应和涓流效应更替中,小城市则表现为更多的聚集极化效应。为形成大中小城市合理分工的城市体系,其关键在于正确处理政府调控和市场机制的关系。政府应指导城市发展方向,为其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市场则应在微观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建议根据城市发展和市场经济需要,对现有的行政区划进行适时调整和变动。调整公共资源在特大及大中小城市传统分配政策,实现公共资源由按行政级别配置向按照人口规模配置转变。同时,建立跨区域的相应的协调机制,以市场力量突破行政界限探索城市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0.
基于卫星夜间灯光数据的中国分省碳排放时空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能源统计数据"横向不可比,纵向不可加"现象依然突出,尤其是分省能源消费统计千差万别,给分省碳排放评估带来了较大困难,如何利用卫星遥感数据科学合理地估算中国分省碳排放是当前亟须研究的问题。本文运用DMSP/OLS全球稳定夜间灯光数据,在通过相互校正、年内融合和年际间校正等系列处理得到中国分省稳定夜间灯光数据的基础上,首先分别构建中国分省稳定夜间灯光亮度DN值与人均碳排放和单位面积碳排放之间的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两个模型整体效果均较好,拟合优度分别高达96.74%和99.24%;其次运用稳定夜间灯光亮度DN值对分省人均碳排放和单位面积碳排放进行时空模拟;最后运用人口规模和土地面积对分省碳排放进行估算。估算结果显示:(1)整体来看,2000—2013年年均碳排放模拟值与实际值6.3349×109t较为接近,两个模型的相对误差均在0.5%以内。(2)分年度来看,所有年份的相对误差均在5%以内,2006年分省加总碳排放模拟值与实际碳排放6.2036×109t最为接近,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均较小,两个模型模拟值的相对误差均为0.04%。(3)分省域来看,2000—2013年年均碳排放模拟值与实际碳排放均非常接近,除海南和宁夏外,其余28个省区市的相对误差均在1%以内。(4)分年度分省域来看,以2013年为例,40%省份的相对误差在2%以内,70%省份的相对误差在5%以内。从整体、分年度、分省域、分年度分省域的估算结果来看,基于稳定夜间灯光数据的中国分省碳排放时空模拟效果良好。因此,运用卫星夜间灯光数据可以较为准确地对中国分省碳排放进行估算和预测,为卫星遥感影像数据服务分省碳排放监测和评估提供一种补充性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