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62篇
  免费   584篇
  国内免费   1171篇
安全科学   663篇
废物处理   86篇
环保管理   333篇
综合类   2822篇
基础理论   597篇
污染及防治   288篇
评价与监测   282篇
社会与环境   319篇
灾害及防治   227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104篇
  2022年   265篇
  2021年   237篇
  2020年   275篇
  2019年   196篇
  2018年   193篇
  2017年   187篇
  2016年   186篇
  2015年   251篇
  2014年   271篇
  2013年   309篇
  2012年   409篇
  2011年   339篇
  2010年   330篇
  2009年   305篇
  2008年   267篇
  2007年   294篇
  2006年   244篇
  2005年   195篇
  2004年   165篇
  2003年   122篇
  2002年   121篇
  2001年   103篇
  2000年   87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981.
装备环境要求及其确定方法   总被引:8,自引:8,他引:0  
通过对装备环境适应性概念的论述,引出了一系列与装备环境要求相关的概念,例如环境适应性要求、环境适应性验证要求等,并对它们的内涵、区别与联系进行了详细阐述.介绍了装备寿命期环境剖面确定方法和装备环境适应性要求的确定方法和流程,就如何表示装备环境要求给出了实例.  相似文献   
982.
通过对综合环境条件下装备故障模式的聚类分析,探索出了影响装备环境适应性的主要环境因素的途径,进一步确定了描述综合环境条件下装备环境适应性的评价参数,并利用信息熵理论找到了确定评价参数权重的手段,得到了描述装备环境适应性的定量参数与定性参数的表示方法,为评估综合环境条件下装备环境适应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83.
本文针对泰来县青杨天牛的危害阐述了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984.
长期有机物循环对红壤稻田养分及水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长期有机物循环的定位试验,研究了长期有机物循环利用对红壤稻田养分供应及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目的是了解长期有机物循环利用后土壤养分含量变化、水稻生长特性及两者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有机物循环明显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并使土壤养分维持在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上。有机物循环处理的土壤有机质,全N、全P和全K及其有效部分的平均含量分别比无循环处理提高了445%、347%、175%、94%,特别是碱解N,速效P和速效K含量提高显著,有机物循环处理比无循环处理提高达469%、452%和347%。有机物循环利用提高了水稻分蘖数和叶面积指数,使水稻群体的透光率减少。有机物循环处理平均单叶净光合速率比无循环处理高68%,蒸腾作用比无循环处理高50%,最终表现为干物质积累量及稻谷产量的增加。对长期有机物循环利用后的红壤稻田养分指标与水稻生长指标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后发现,土壤中速效P及有机质含量的增加是促进水稻生长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85.
于2011年5~7月和10月在长江干流宜宾江段进行了鱼类资源调查。共采集到鱼类62种(亚种),隶属于4目10科40属,其中19种为长江上游特有鱼类。圆口铜鱼(Coreius guichenoti)、瓦氏黄颡鱼(Pelteobagrus vachelli)、鲫(Carassius auratus)、长薄鳅(Leptobotia elongate)、中华沙鳅(Botia superciliaris)、南方鲇(Silurus meridionalis)、铜鱼(Coreius heterodon)、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鲇(Silurus asotus)等为宜宾江段优势种。对主要经济种的体长体重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渔获规格较历史数据下降明显,单船日捕捞量亦有减少,长江宜宾段的渔业资源呈现衰退的趋势。作为向家坝蓄水前最后一次对宜宾江段的鱼类群落结构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可以为分析向家坝水库蓄水对长江上游鱼类的影响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986.
水温是评价水库水生态系统影响的重要水质参数之一,为研究三峡水库库首水温分布状况,于2011年在距三峡大坝约为35 km处,对三峡水库建成后各个运行期库首水温进行了详细监测。研究发现:在已确定的三峡工程常规调度运行方式下, 12~4月库首底部形成明显的低温区域,3月表层和底部水温之差为全年的最大值208℃,最大温度梯度为0156。5月底部低温区迅速减弱,表层和底部水温之差小于10℃。6~9月期间,低温区一直处于减弱的趋势,水体垂向掺混逐渐增强,库首水温垂向分布基本均匀一致。但进入10月后,由于上游来流水温较低,水体由于密度较大而潜入底部对低温区域起到了加强的作用,致使表底层温差达到146℃。根据2012年3~5月对三峡水库库首茅坪断面水温监测数据可知,在横向断面上,水温几乎没有差别。在分析三峡水库库首水温空间分布时,可以近似认为其横向水温分布基本一致。为研究三峡大坝的建成对河道水温的改变以及坝前是否存在水温分层现象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987.
针对沙化土地广泛分布的汉江中游河谷平原区,采用MODIS EVI数据分析2003~2011年区域植被状态时空变化,并据此探讨沙化土地的动态特征。利用时序植被指数统计分析,探讨研究区植被的总体变化规律;分析不同缓冲区植被指数的空间分布格局,反映了区域环境状况的空间差异以及由此而可能产生的土地利用格局的变化;并基于不同距离缓冲区的EVI时空差异对比分析,探讨沙化土地动态与植被变化的关联关系。研究表明,近9 a来汉江中游河谷平原区EVI呈明显上升趋势;随着离河流距离的逐渐增加,每千米范围内各年的年均EVI值均表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空间特征,并在距河3 km区域处EVI值达到最大;而EVI的时空差异,则体现了沙化土地的空间分布与动态特征  相似文献   
988.
以鄱阳湖流域为研究区,以地表 地下耦合的分布式水文模型WATLAC为模拟工具,探讨流域水资源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水文模型以2000~2008年为模拟期,以流域河道日径流量来率定(2000~2005年)与验证模型(2006~2008年)并取得了满意的模拟效果。基于此,假定未来气候变化情景方案,通过径流量、土壤蒸发量和基流量来探讨气候变化对流域水资源的影响。结果表明,径流量与基流量对降雨变化有着较强的敏感性,而土壤蒸发量对温度变化的敏感性较强。在降雨一定条件下,水文变量均与气温变化近似呈线性关系;在气温情景一定条件下,水文变量均与降雨变化呈非线性关系。随着降水的减少,气温对径流、土壤蒸发和基流的影响也随之减弱;气温对上述变量的显著影响主要表现在降水增加的情况下。相同的气温变化情景下,降水增加比降水减少对径流量的影响更加显著,降水减少比降水增加对土壤蒸发量与基流量的影响更加显著,表明降水变化对水文变量有着不同程度和方向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989.
The alpine ecosystems in permafrost regions are extremely sensitive to climate change. The headwater regions of Yangtze River and Yellow River of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are on the permafrost area. Aerial photos of the Source Regions of the Yangtze and Yellow River taken in 1968 and three phases of TM images acquired from 1986, 2000, and 2008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spatial alterations of the land cover and corresponding effects on the environment guided by landscape ecology theory. Firstly, land cover types were divided into three classes and 11 subclasses. Analysis results revealed the trends and magnitude of the eco-environmental changes in the regions over the past four decades and showed a continuous degradation of grasslands and the extension of desertification and salinization. Secondly, five landscape pattern indices (i.e., NP, MPS, PR, SHEI, CONTAG) commonly used in landscape ecological studies were calculated, and results showed that this region had become more centralized and diversified. Finally, the factors causing the degradation of alpine grasslands were analyzed. The regional climate exhibited a tendency toward significant warming and desiccation with the air temperature increased by 0.03 °C per year and relative stable precipitation over the last 40 years. And the temperature of permafrost in 0–20 cm soil layer obviously raised by 0.2–0.3 °C in the last 40 years. The combined effects of climate warming and permafrost variation were the major drivers for the changes of landscape in alpine ecosystems.  相似文献   
990.
以企业环境管理信息披露相关的系列制度与法规为标准,评价我国企业环境管理信息披露现状及其存在问题的原因,并提出改进建议。以72家上市公司2010年报环境管理信息披露的内容为研究对象,采用档案研究法与统计方法,对照我国环境信息披露的相关政策法规,对72家的环境管理信息披露状况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结果发现公司环境管理信息的披露基本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且内容趋于丰富,形式趋于多样化,但对于环境管理信息的披露内容、方式、完整性等还存在明显的不一致现象,这说明我国当前的环境管理信息披露还处于初级阶段,企业自愿性披露意识不强。其主要原因是政策法律监督机制未到位,利益相关者对环境管理信息信息需求不足,环境管理信息披露理论指导性不强。并提出了如下主要政策建议:确定需要披露的环境信息种类;确定环境财务绩效的指标内容;明确在建环保工程的种类与披露内容;鼓励企业披露涉及到的环保税收问题;要求企业在报表适当科目中披露排污费的缴纳情况,以便投资者综合评判企业的环境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