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50篇
安全科学   12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15篇
综合类   121篇
基础理论   15篇
污染及防治   6篇
评价与监测   6篇
社会与环境   10篇
灾害及防治   1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21.
SACT污泥快速堆肥工艺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污泥堆肥技术原理主要基于好氧发酵理论,实现工艺目的的方式多种多样.污泥快速堆肥工艺(sACT)根据预处理形式的差异分为A/B/C三个系列,在构筑物形式、设备形式、充氧模式、控制手段等方面进行了积极创新,使得SACT工艺在工程应用的技术效果、经济性和安全性、可靠性方面取得显著进步.  相似文献   
122.
张晓露  鞠峰  栾辉  修光利  凌昊 《化工环保》2018,38(4):437-444
采用BET,XRD,FTIR技术对两类椰壳活性炭进行了表征,考察了空速和吸附温度对正戊烷和正己烷动态吸附穿透容量(DPC)及穿透时间的影响,并对正戊烷和正己烷的二元竞争吸附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两类活性炭材料的组成和官能团结构相似,具有大量微孔的片状活性炭(FAC)有利于轻烃类VOCs的吸附;采用FAC吸附正己烷时,DPC对空速和温度变化不敏感;二元竞争吸附过程中,开始阶段正戊烷和正己烷同时被吸附,随后已被吸附的正戊烷被强吸附质正己烷部分置换,直至正己烷吸附饱和,与一元吸附相比,正己烷的DPC和饱和吸附容量略有增加,正戊烷的DPC和饱和吸附容量大幅降低。  相似文献   
123.
生物炭结构性质对氨氮的吸附特性影响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陈梅  王芳  张德俐  易维明 《环境科学》2019,40(12):5421-5429
氨抑制现象在富含有机氮底物的沼气工程中普遍存在,采用生物炭吸附法可固定发酵液中氨氮.为探究生物炭理化结构与氨氮吸附特性之间的相关关系,在不同热解温度(350、450和550℃)下制备以玉米秸秆、稻壳为原料的生物炭,通过元素分析、FTIR和BET等分析生物炭结构及其理化性质,并结合批式吸附实验,研究不同理化性质生物炭对氨氮的吸附特性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生物炭中碳及灰分含量增多; 450℃制备的玉米秸秆生物炭(CS450)与550℃制备的稻壳生物炭(RH550)对氨氮的吸附分别遵循准二级和准一级动力学模型.Freundlich吸附模型能更好地描述CS450和RH550生物炭对氨氮的等温吸附过程;玉米秸秆炭吸附量与其表面官能团间具有显著相关性;而与稻壳炭的吸附量相关性最显著的为生物炭的比表面积,其次是表面官能团,最后是灰分.其中,RH550吸附性能最好,最大吸附量为12. 16 mg·g~(-1).  相似文献   
124.
本文对厦门海域水体及表层沉积物的正构烷烃含量及水体中的石油烃含量进行检测,通过正构烷烃的组成特征和特征比值分析其来源,并对石油烃污染情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厦门海域水体中石油烃含量符合国家一类海水水质标准,正构烷烃含量与1995年厦门海域的水体正构烷烃含量相比有较明显的升高,石油烃污染有加重的可能性。沉积物正构烷烃含量为1.80~4.27 μg/g,对姥鲛烷和植烷比值(Pr/Ph)、长短链比值(L/H)、碳优势指数(CPI)和主峰碳数等特征比值的分析,表明厦门海域沉积物环境为还原性,厦门西海域、同安湾和九龙江口海域正构烷烃组成为双峰型,陆源贡献大于海洋贡献且有受到石油烃污染的可能性;东海域和大嶝海域正构烷烃组成表现为单峰型,主要体现为海洋生物贡献,但是无法排除石油烃污染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25.
某太阳能光伏企业的生产废水约4000 m3/d,废水中的主要污染物是少量的氟离子和大量硝态氮,原废水工艺中缺少去除硝态氮的功能。在原废水处理设施基础上,将生化处理工艺优化为“A/O反硝化”工艺,增加碳源投加设备。工程实践表明,工艺优化后,硝态氮得以有效去除,TN去除率达到95%,出水水质达到《电池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0484—2013)表2的间接标准。  相似文献   
126.
危险品物流系统危险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建立危险品物流系统指标体系的原则,分析了危险品物流系统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与一般物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和一般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区别.从物流系统各环节出发,根据"两类危险源"理论,选取能全面反映系统特性的指标,建立了危险品物流系统的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将集对分析理论应用于危险品物流系统的危险性评价中,提出了危险等级的划分方法.由差异度i的不同取值,计算出联系数μ的取值范围.根据集对势可以分析出系统安全状况的发展趋势,为管理者查找事故隐患,采取预防措施指明方向.通过实例证明,该理论适合于危险性评价.为危险性评价工作提供一条新的途径,同时也为有关部门进行安全管理,制定相关标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7.
我国南方某城市垃圾焚烧发电厂采用光催化氧化技术/吸收工艺联用技术对难降解恶臭气体进行高效处理,大大提高了恶臭气体的去除效率,实现了该行业废气的无害化处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运行结果显示,光催化氧化技术/吸收工艺联用技术能实现难降解恶臭气体的高效处理,排放废气可达到《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中的二级标准。  相似文献   
128.
本文主要介绍了SCR烟气脱硝系统的工艺流程,详细的讲述了调试过程及出现的问题.通过对调试过程的分析和总结,为今后的烟气脱硝系统调试工作提供指导和帮助.  相似文献   
129.
双调谐质量阻尼器参数较多,迄今其设计方法、有效性和鲁棒性的研究仍不完善。针对双调谐质量阻尼器的设计方法进行了研究,推导了双调谐质量阻尼器-单自由度结构体系的位移响应放大系数,基于min.(max.DDMF)最优化目标函数,系统地分析了阻尼器参数对受控结构位移响应放大系数控制效果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一种双调谐质量阻尼器(DTMD)的简化设计方法,并通过仿真分析对该简化设计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基于受控结构-DTMD系统参数研究提出的简化设计方法可为DTMD的实际应用提供理论指导;依据简化设计方法设计的双调谐质量阻尼器可有效降低受控结构的动力响应,且控制效果的鲁棒性明显优于单调谐质量阻尼器(TMD)。  相似文献   
130.
在银川市城市活断层探测项目中,针对工作区强震记载少且空档大、活动断层相距近等问题,应用弱震和部分比较可信的强震发生率,提出相应的方法计算了相关的地震活动参数,最后给出工作区各活动断裂分段未来一定年限内各震级档的条件发震概率和合成发震概率,以及可能发生的最大震级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