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7篇
  免费   214篇
  国内免费   323篇
安全科学   153篇
废物处理   23篇
环保管理   78篇
综合类   893篇
基础理论   146篇
污染及防治   32篇
评价与监测   90篇
社会与环境   68篇
灾害及防治   51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101篇
  2021年   73篇
  2020年   137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72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79篇
  2012年   86篇
  2011年   97篇
  2010年   87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73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叶面施硅和铈对缓解生菜镉、铅毒害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轻度Cd、Pb复合污染菜地中,向生菜叶面喷施不同质量分数的Si溶胶和Ce溶胶,研究其对生菜的产量、品质、抗氧化酶活性及Cd、Pb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施Si、Ce均能促进生菜生长,降低生菜中亚硝酸盐质量比.质量分数高的Si溶胶(0.1%、0.2%)可显著提高维生素C、可溶性糖质量比,质量分数较高的Ce溶胶(0.01%~0.03%)可显著提高维生素C质量比,质量分数较低的Ce溶胶(0.005%、0.01%)可显著提高可溶性糖质量比.叶面施Si、Ce能够提高保护酶POD、SOD的活性,抑制生菜对Cd、Pb的吸收,降低其地上部Cd、Pb质量比.叶面施Si和Ce溶胶可显著改善生菜品质及降低Cd和Pd毒害效应,喷施0.05% SiO2和0.01% CeO2缓解Cd和Pb毒害作用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02.
人的可靠性对于关井作业的成功实施至关重要。为了定量评价海上关井作业中人的可靠性,提出了导致海上关井人员失误的六个影响因素,包括两个环境因素和四个组织管理因素。以起下钻杆过程中的关井作业为例,通过对海上钻井专家进行问卷调查,求取了不同因素对各个关井步骤的影响权重。将六个影响因素的质量评级划分为A,B,C,D,E,F六个等级,在评级均为C的情况下,利用成功似然指数法求取了每个关井步骤中人的可靠性的平均值。为评价作业方的组织管理质量对人的可靠性的影响,将四个组织管理因素的评级提高到B级,结果表明关井成功率大幅提高,作业方的组织管理水平对于关井作业的成功实施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3.
运用自主研制的含瓦斯煤热流固耦合三轴伺服渗流试验装置,以原煤煤样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含瓦斯煤固定轴向压力、卸围压的渗流试验,研究了卸围压过程中瓦斯压力对煤样力学特性和能量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轴压加载阶段,煤样的变形模量基本不变,泊松比逐渐减小;在定轴压卸围压阶段,煤样的变形模量先小幅度增加,然后逐渐减小,泊松比则逐渐增大。瓦斯压力越高,煤样的承载能力越低,煤样发生破坏时相应的轴向应变和围压卸荷量百分比越小,而煤样破坏时的径向变形和扩容量越大。各应变围压柔量Δεi与瓦斯压力呈线性关系且线性相关性良好。随瓦斯压力升高,轴向应变的围压敏感性降低,径向应变和体积应变的围压敏感性显著升高。随瓦斯压力升高,煤样发生破坏时存储的弹性应变能Ue减小,而总能量U、耗散能Ud和耗散能比例Ud/U都增大。  相似文献   
104.
目前在估算土壤有机碳储量方面的方法较多,并且都有其各自的特点所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作为当今一种在地学统计分析方面具有强大空间分析功能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在地学及相关研究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文章首次尝试了利用该技术估算柴达木盆地土壤有机碳储量,该方法与其它计算方法相比,有简单、易操作、可视性好等优点。经计算,柴达木盆地的土壤有机碳储量约为62754.442 t,土壤平均碳面密度为6.105 kgm-2。  相似文献   
105.
有机污染物在土壤中迁移转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薛强  梁冰  刘晓丽 《生态环境》2002,11(1):90-93
从机理、实验和数值模拟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土壤中有机污染物迁移转化过程的最新进展,重点介绍了处理耦合数学模型的的数值模拟方法,并结合土壤污染发展的特点,对今后有机污染的研究方向作了一般性探讨,提出了需要进一步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相似文献   
106.
研究了不同施肥措施对棉田土壤磷细菌的数量、分布、动态变化及磷转化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肥合理配施N、P、K肥能有效的促进磷细菌的生长发育,磷细菌数量及活性增加,从而增强磷的有效性,改善土壤的供磷性能,有利于棉花生长.  相似文献   
107.
用连续提取法研究芘在鱼鳃表面的结合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研究鱼鳃表面芘的结合状态的四步连续提取方法.分别用H2O、CaCl2、CH3OH和n-C6H14+CH2Cl2(1:1, v/v)混合液提取经暴露的鱼鳃.操作定义的前3步分别提取松散附着在鳃表的鱼鳃黏液中的芘,紧密附着在鳃表的鱼鳃黏液中的芘以及直接吸着在鱼鳃表皮上的芘,第4步则用来提取鱼鳃组织吸收的芘.其提取的芘分别占总量的 4.0%、12.1%、45.2%和38.7%.经3 h暴露,进入鳃组织的芘仅为总测定量的三分之一强,因此大部分芘并未进入鳃组织.单独进行的五步CH3OH连续提取实验结果证明,CH3OH提取步骤能有效地解吸鳃表吸着的芘,但不会导致鳃组织中芘的释放.动态实验结果表明,黏液结合态芘在暴露1h左右即达到平衡,而鳃表吸着态和鳃组织吸收态芘在暴露3h内含量迅速上升,3 h后显著趋缓.  相似文献   
108.
污泥超声破解效应及厌氧消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超声破解污泥的可行性进行了实验研究,重点考察了超声频率、比能耗、作用时间等因素对破解效应的影响,探讨了破解污泥的厌氧消化性能。结果表明,超声作用的施加可使污泥固体有效破解,污泥细胞内的活性有机物被释放至水相并形成溶解性有机物,表现为SCODCr的显著增加;采用低频、高比能耗及延长作用时间有利于获取高的SCODCr增加值;污泥在频率25kHz、比能耗2.0W/mL、作用时间30min条件下破解,其厌氧消化累计产气量可从破解前的268mL提高到473mL,相应TCODCr去除率、VS去除率分别从39.1%、33.5%提高至54.3%、61.7%。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超声破解技术提高污泥的厌氧消化性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9.
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油松毛虫(Dendrolimus tabulaeformisTsai et Liu)3~5龄幼虫被病原物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感染后,其体内蛋白质的含量和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被白僵菌感染后1~8d,虫体内蛋白质含量持续下降,而未感染的则变化不大;多酚氧化酶(PPO)的活性呈现出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分析了染菌后1~7d幼虫体内酯酶同工酶的变化;结果显示,染菌后的3、4龄幼虫体内酯酶同工酶酶谱与对照相比,酶带数量变化较大,未染菌的为3条酶带,感染病菌后变为1条和2条.与其相比,5龄幼虫染菌后酯酶同工酶的酶带数量没有变化,只是酯酶的活性及含量比对照有明显减弱趋势.图2表5参16  相似文献   
110.
重金属Cu,Pb,Zn,Cr,Cd在水稻植株中的富集和分布   总被引:103,自引:0,他引:103  
研究了外源可溶性重金属进入水稻土环境后,在水稻植株中的迁移、在水稻植株不同部位的分布及其分布随时间的变化。在水稻生长季节,重金属在水稻植株中迁移能力的大小依次为:Cd,Cr>Zn,Cu>Pb。重金属在水稻植株不同部位的积累分布是:根部>根基茎>主茎>穗>籽实>叶部。水稻分蘖期重金属在根部、茎干部和叶片的积累量达到最大,随着时间的延长,在根部积累的重金属愈来愈少;在茎干部积累的重金属在拔节期降至最小,随后含量又稍微上升;叶片上的重金属含量在拔节期迅速下降,随后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