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1篇
  免费   197篇
  国内免费   681篇
安全科学   190篇
废物处理   84篇
环保管理   149篇
综合类   1221篇
基础理论   246篇
污染及防治   398篇
评价与监测   84篇
社会与环境   79篇
灾害及防治   8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123篇
  2021年   102篇
  2020年   103篇
  2019年   79篇
  2018年   114篇
  2017年   113篇
  2016年   104篇
  2015年   140篇
  2014年   118篇
  2013年   168篇
  2012年   166篇
  2011年   155篇
  2010年   139篇
  2009年   105篇
  2008年   94篇
  2007年   108篇
  2006年   87篇
  2005年   72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991.
以直径11 m油池为灭火对象,分别采用压缩气体泡沫灭火装置和负压式泡沫灭火装置进行了灭火测试,对比分析了2种泡沫灭火方法的灭火能力。试验结果表明,压缩气体泡沫灭火系统可在较低的泡沫供给强度下完成油池灭火;压缩气体泡沫灭火能力优于负压式泡沫灭火系统,在相同泡沫混合液流量下,压缩气体泡沫灭火系统的灭火时间仅为负压式泡沫灭火系统的57%。实现大流量高压供气后,压缩气体泡沫灭火技术可应用于储罐灭火。  相似文献   
992.
有别于单纯的"区域竞争"模式,国土空间开发格局逐渐成为新形势下我国区域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区域开发应满足前者的基本要求。本文根据各省基于县级单元的主体功能区划,以2010年为基年,通过建立人口、经济、产业结构和温室气体排放等多层次指标体系,评价"十二五"时期我国区域低碳经济与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协调发展的进展程度。研究发现,城市化地区(重点开发区和优化开发区)以占不到18%的国土面积,集聚了1/2以上的人口和3/4的经济产出;农产品主产区的面积占比超过1/4,人口比例接近1/3;重点生态功能区面积比例接近56%,人口比例低于10%。2010—2014年,从全国范围看,各类主体功能区的发展态势与其功能定位基本吻合,表现为优化开发区、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的人口和经济集聚度均有微降,而重点开发区有所上升;各区产业结构均有所优化,但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幅度小于城市化地区。具体到各省,研究发现本文所研究的"协调性"进展与传统意义上的东、中、西区域划分和发展水平并无直接关系,例如同为东部地区的京津冀三地,协调性进展有显著差异,也显示出三地协同发展的难度。相反,一些惯常认为发展较为落后的省区,例如河北、青海、山西等地,在经济发展与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协调性方面所付出的努力和成效走在前列。部分地区低碳发展与其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呈现出相对不协调的态势,主要表现为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保护区都出现了经济集聚度上升、产业结构劣化、CO_2排放大幅度上升、排放强度甚至也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993.
为深入探讨水体不同浓度重金属联合暴露对水生生物的慢性毒性机理,本研究以日本沼虾(Macrobranchium nipponense)为受试生物,镉(Cd)和铅(Pb)为目标金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金属硫蛋白(MT)和丙二醛(MDA)为测试终点,研究不同浓度的Cd和Pb单一及联合暴露对日本沼虾的氧化损伤及交互作用。实验结果表明:Cd对虾的致死浓度为1 mg?L-1,当其与同浓度Pb联合时,致死毒性增强;在0.01 mg?L-1和0.1 mg?L-1下联合时均表现为拮抗作用。不同处理组对标志物产生不同程度的诱导或抑制效应,其中,SOD活性均受到胁迫抑制,0.1 mg?L-1Cd暴露10 d后对肝胰腺SOD抑制率达53.38%,0.1 mg?L-1Pb暴露10 d后对肌肉SOD抑制率达70.02%;CAT活性整体受胁迫激活,肝胰腺与肌肉CAT活性在时间尺度上呈现相反的变化规律;肝胰腺中MT和MDA对重金属的敏感性要高于肌肉;综合生物标志物响应(IBR)评价表明,机体在时间尺度上可通过酶活性调节而具有一定的解毒功能,但并不能消除重金属引起的氧化损伤,且重金属单一毒性要高于联合毒性,其中Cd对肝胰腺毒性最大,Pb对肌肉毒性最大。研究结果能够为水体重金属生态风险预警、水质基准制定及流域水环境管理提供依据。? 关键词:日本沼虾;重金属;氧化损伤;交互作用;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994.
利用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发布的数据,针对近45 a(1970~2014年)来我国农业气象灾害变化特征及其对粮食产量影响的问题,采用数理统计和偏相关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黑龙江、山东和河南是受灾和成灾面积最大的省份;山西和内蒙古是受灾率和成灾率最高的两个省份;旱灾是我国主要的气象灾害,洪涝灾害波动明显,沿海地区台风灾害持续上升;东北地区旱灾比重增加,低温灾害有所减轻;华东地区洪涝、低温和台风灾害比重增加;华北地区低温和风雹呈现上升趋势;华南地区台风灾害增长显著;西北地区风雹和低温增加;西南地区旱灾和洪涝走势相反;中南地区旱灾减轻,洪涝加重;气象灾害直接影响到粮食总产量,干旱和洪涝灾害影响尤为明显;气象灾害与粮食产量的关系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995.
采用生物接触氧化(BCO)+曝气生物滤池(BAF)组合工艺深度处理洗涤剂废水,研究了溶解氧浓度(DO)、水力停留时间(HRT)对其处理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DO浓度的提高,组合工艺对COD和LAS的去除率都随之增加;水力停留时间的增加有利于对COD与LAS的去除,最佳停留时间选为21.2h为宜;在BCO段DO为3.0 mg/L,HRT为20.0 h,BAF段DO为4.0 mg/L,HRT为1.2 h的运行条件下,COD与LAS的去除率分别为90.5%和94.3%,出水COD和LAS均能达到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996.
以1992~2012年长江流域196个土壤观测站的旬土壤相对湿度资料为基础,通过线性趋势和Kriging插值等方法分析0~50 cm土层土壤相对湿度年际、年内时空分异和季节变化特征,并从气候和NDVI要素探寻其变化原因。结果表明:(1)长江流域年均土壤相对湿度自1992年以来整体上呈波动增加趋势,年际变化倾向率为0.26%/a。江源地区土壤相对湿度增幅大于其他地区。(2)土壤相对湿度表现为东南和西南部较高,东北和西北部较低的空间分布特点。(3)四季土壤相对湿度增加的强烈程度由大到小依次是秋季、冬季、夏季、春季。(4)土壤相对湿度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潜在蒸发减少和NDVI增加。  相似文献   
997.
为实现二恶英快速检测,指导废物焚烧炉二恶英减排,通过检测生活垃圾焚烧炉烟气中氯苯和二恶英浓度,研究了三氯苯、四氯苯和二恶英之间的关联关系,并利用实验室自行研制的飞行时间质谱仪对烟气样品的三氯苯进行在线检测。结果表明,三氯苯与二恶英毒性当量(I-TEQ)之间存在良好关联性,相关系数(R2)可达到0.89。仪器检测信号强度与三氯苯浓度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根据在线检测烟气样品中三氯苯的信号可得到三氯苯浓度,并根据关联模型计算得到二恶英毒性当量值I-TEQ,实现了对烟气样品中二恶英的快速间接测量。  相似文献   
998.
基于2种传统管式混合器的特点,研究了苏尔士-凯尼斯(S-K)新型组合管式混合器在预氧化-微絮凝高速过滤技术中的应用,对苏尔士(Sulzer)管式混合器、凯尼斯(Kenics)管式混合器及S-K型管式混合器高速过滤出水水质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S-K型微絮凝方式对浊度、COD及TP的平均去除率比其他2种混合器混合方式的去除效果提高了5%~10%,分别为80.3%、64.76%和51.15%。S-K型混合器过滤形成的絮体能够充分利用深层滤料,延长过滤周期。  相似文献   
999.
To address the growing need for developable land, many coastal cities are draining and filling wetlands, transforming them into urban built-up areas, and thereby substantially altering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coastal ecosystems. We demonstrate an integrative approach for investigating the dynamics and impacts of coastal development in China’s Jiangsu Province, where urban expansion has resulted in extensive wetland losses and sea reclamation (the process of creating new land from ocean or coastal waters). Remotely sensed data reveal that landscape change in the study area has been accompanied by an increase in total impervious surface area and an increase in mean surface “heat island effect.” These indicators of change can be detected with remote sensing data and used to support a strategic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SEA) for urban coastal planning. Changes detected in Lianyungang during 2000–2006 suggest that reclaimed areas are environmentally sensitive and should be a focus of concern in future development planning, which has historically targeted coastal salt pond wetlands for conversion to land for the development. Given the current and projected rate of coastal development in China and elsewhere in the developing world, our findings and assessment approach have implications for coastal management decisions in the developing coastal zones of China and other regions of the world that are experiencing rapid urban growth.  相似文献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