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43篇
安全科学   1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15篇
综合类   84篇
基础理论   20篇
污染及防治   13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灾害及防治   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Wastewater treatment systems are important anthropogenic sources of CH4emission. A full-scale experiment was carried out to monitor the CH4 emission from anoxic/anaerobic/oxic process(A2O) and sequencing batch reactor(SBR)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s(WWTPs) for one year from May 2011 to April 2012. The main emission unit of the A2O process was an oxic tank, accounting for 76.2% of CH4emissions; the main emission unit of the SBR process was the feeding and aeration phase, accounting for 99.5% of CH4emissions. CH4can be produced in the anaerobic condition, such as in the primary settling tank and anaerobic tank of the A2O process. While CH4can be consumed in anoxic denitrification or the aeration condition, such as in the anoxic tank and oxic tank of the A2O process and the feeding and aeration phase of the SBR process. The CH4emission flux and the dissolved CH4concentration rapidly decreased in the oxic tank of the A2O process. These metrics increased during the first half of the phase and then decreased during the latter half of the phase in the feeding and aeration phase of the SBR process. The CH4oxidation rate ranged from 32.47% to 89.52%(mean: 67.96%) in the A2O process and from 12.65% to 88.31%(mean: 47.62%) in the SBR process. The mean CH4 emission factors were 0.182 g/ton of wastewater and 24.75 g CH4 /(person·year) for the A2O process, and 0.457 g/ton of wastewater and 36.55 g CH4 /(person·year) for the SBR process.  相似文献   
42.
专科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可促使图书馆建设与管理规范化,可为图书馆评估考察、总结研究、建设与发展奠定基础.图书馆档案管理已有法制基础,又有计算机技术提供便利,以及人才和经费的增加,因此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3.
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在一些地区已经成为危害人民健康,制约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应用经济手段是实现环境质量改善和有效持续利用资源的重要途径.研究和探索环境保护的经济手段,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实施新型环境保护管理模式,实现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双赢",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44.
对计算机开发工具Visual basic(简称VB)在电子阅览室中的应用作了简单介绍,包括局域网内的通信与控制,数据库的使用以及Word打印排版等方面的使用。  相似文献   
45.
残留农膜对土壤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残留农膜对土壤性状具有重要影响,如破坏土壤结构、危害作物正常生长发育并造成农作物减产,进而影响到农业环境.通过对临沂市义唐镇农膜残留量不同地块的土壤性状进行对比分析,得出,随着土壤中农膜残留量的增加,土壤团聚体含量、抗蚀指数、团聚度、土壤有机质含量、N、P、K含量、土壤微生物量均表现出下降的趋势,且CK与DK3间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而土壤分散率并没有表现出相同趋势.这种规律在表层土壤(0~20 cm)表现的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46.
为探明黄土高原次生林演替过程中土壤有机碳库及其化学组成演化特征,选取陕北黄土高原黄龙山林区次生林演替初级阶段(山杨林)、过渡阶段(山杨、辽东栎混交林)和顶级阶段(辽东栎林)样地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土层深度(0~10、 10~20、 20~30、 30~50和50~100 cm)土壤有机碳含量、储量和化学组成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储量随次生林演替过程显著增加(P<0.05),土壤有机碳含量随土层深度增加显著降低,土壤有机碳储量从初级阶段的64.8Mg·hm-2增加至顶级阶段的129.2Mg·hm-2,增加了99%.(2)次生林演替过程中,表层(0~30 cm)土壤有机碳中结构简单、相对易分解的脂肪族碳组分相对含量减少,结构复杂、相对难分解的芳香族碳组分相对含量增加,表明表层土壤有机碳化学组成稳定性随次生林演替过程显著提高,而深层(30~100cm)土壤有机碳化学组成稳定性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即过渡阶段>顶级阶段>初级阶段.(3)次生林演替过程中,初级阶段和过渡阶段土壤有机碳化学组成稳定性随土层深度增加显著增...  相似文献   
47.
抑食金球藻可产生一种抑制双壳类动物摄食的胞外多糖,导致贝类大量死亡.由于抑食金球藻个体微小、形态学鉴定困难,故在辽东湾海域鲜见其分布报道,而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微型/微微型浮游植物的鉴定研究.以18S rDNA V4区作为目标基因,结合高通量测序技术,设计了微型/微微型浮游植物鉴定引物V4(F/R),并对辽东湾2014年四季海水中微型和微微型浮游植物多样性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辽东湾抑食金球藻春季密度(7.743×103 L-1)最高,夏季(2.094×103 L-1)、秋季(0.392×103 L-1)、冬季(0.053×103 L-1)密度逐渐下降,水温是影响该藻暴发的主要因素,也验证了渤海褐潮多暴发在春季的原因.抑食金球藻密度高值区主要分布在与河北秦皇岛交界的绥中海域,该地区与实际暴发褐潮海域相邻,验证了检测结果的可靠性.春季抑食金球藻在西南海域优势度(平均40%)最高,其密度最高达78.128×103 L-1,虽未达到警戒标准,但分布扩散较广,致灾风险较高,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48.
酸活化赤泥催化臭氧氧化降解水中硝基苯的效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康雅凝  李华楠  徐冰冰  齐飞  赵伦 《环境科学》2013,34(5):1790-1796
以铝工业废物赤泥为原料,采用酸化的方法活化赤泥,提高其在多相催化臭氧氧化除污染体系中的催化活性,并对其催化臭氧除污染效能及机制进行探讨.研究发现,和赤泥原矿相比,酸化赤泥表现出十分显著的催化能力;酸化赤泥(RM6.0)催化臭氧氧化硝基苯的去除率随臭氧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当臭氧浓度由0.4 mg.L-1增加至1.7 mg.L-1时,硝基苯的去除率由45%提高到92%.溶液pH对RM6.0催化体系利用臭氧能力的影响与其催化臭氧氧化降解NB的影响表现出一致的结果.初始pH变化所带来的RM6.0催化活性的变化,主要是由于体系中氢氧根浓度的变化,导致臭氧分解形成羟基自由基所致;过高pH值导致的羟基自由基的猝灭显促使RM6.0催化臭氧氧化NB活性的降低.通过RM6.0对臭氧的利用能力及羟基自由基抑制实验结果发现,RM6.0催化臭氧降解NB的主要作用机制是催化剂表面吸附臭氧,实现臭氧在催化剂表面的富集,进而实现对NB有机污染物的氧化降解.在这个过程中羟基自由基是存在的,主要是在臭氧与硝基苯在界面氧化过程中分解而成,并进一步氧化NB.  相似文献   
49.
2009年北京市苯系物污染水平和变化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Tenax-TA/吸附热解吸、光离子化气相色谱法(GC-PID)对北京市大气中苯系物(BTEX)的小时平均浓度进行了为期1年的观测.结果表明,苯、甲苯、乙苯、间/对-二甲苯和邻二甲苯的年平均浓度分别为:4.43、7.03、2.27、4.18和2.06μg.m-3.苯系物之间具有很好的同源性,其浓度存在明显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这些变化特征与交通尾气排放、采暖期化石燃料燃烧、光化学反应活性等密切相关.苯与甲苯特征比值(B/T)的分析表明,交通尾气排放是北京市大气中苯系物的主要来源,冬季和早春采暖期化石燃料燃烧也是北京市大气中BTEX的重要来源之一.乙苯与二甲苯比值(E/X)的季节变化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与北京市大气光化学反应活性季节变化趋势相似.2009年北京夏季总苯系物的平均浓度比2004年夏季减少了2/3,表明北京市政府为改善空气质量所采取的一系列控制措施十分有效.  相似文献   
50.
昆仑 《世界环境》2010,(3):44-45
<正>冰岛对于很多中国人来说,是个十分陌生的国家。只是在不久前,世界性金融危机的突然降临,才让我们的目光一下子集中到这一濒临"破产"的国家。如果问,冰岛气候有什么特点?很多人可能会想当然地认为:那里一定冰天雪地寒冷难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