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2篇
  免费   118篇
  国内免费   338篇
安全科学   100篇
废物处理   39篇
环保管理   78篇
综合类   748篇
基础理论   184篇
污染及防治   233篇
评价与监测   41篇
社会与环境   45篇
灾害及防治   5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64篇
  2021年   71篇
  2020年   71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85篇
  2013年   74篇
  2012年   92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90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80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利用3-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MPTMS)作硅烷偶联剂对多壁碳纳米管(MWCNTs)进行改性,制备巯基硅烷改性多壁碳纳米管(SHMWCNTs),并进行了SH-MWCNTs对Cd~(2+)的批量吸附实验.同时,利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光子能量仪(EDS)、红外光谱(FT-IR)对SHMWCNTs进行表征,探究了溶液初始pH、吸附剂投加量、吸附时间、溶液初始Cd~(2+)浓度等因素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分析了吸附动力学特征及吸附等温线特征,初步探讨了吸附机理.SEM、EDS与FT-IR图谱显示,MPTMS已成功接枝到MWCNTs表面,表明SH-MWCNTs制备成功.吸附时间为90 min,pH为4时的吸附效果最佳,吸附量随SH-MWCNTs投加量、Cd~(2+)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等温线研究表明,SHMWCNTs对Cd~(2+)的吸附动力学符合准二级线性方程,吸附等温线符合Freundlich、Langmuir 2种模型,吸附以单分子层吸附为主,也存在层间扩散的多层吸附.  相似文献   
102.
为探讨竹柳在重金属复合污染(镉、锌)土壤中生长的生理变化及重金属在植株内的转移情况,以竹柳(Salix sp.)三号及竹柳五号为试验材料,以重金属复合污染的水稻土为供试土壤,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重金属对竹柳生理指标、重金属吸收与积累量、富集系数(BCF)和转运系数(TF)的影响.结果表明:竹柳各器官重金属含量和转移情况不同,其中,叶片中Cd、Zn含量最高,分别达61.4和1940 mg·kg~(-1);竹柳三号对Zn的转运能力大于竹柳五号,而竹柳五号的净光合速率更高;生长100 d后,重金属在竹柳叶片中的积累量和转移系数均高于其他部位,竹柳吸收的重金属主要分布在叶片中,可通过集中处理叶片达到去除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3.
对开展排污权交易的目的、意义、关键因素进行了分析,对唐山排污权交易的工作进程以及交易指标、交易主体、交易程序、指导价格、申购数量、交易范围、优先及限制条件等模式特点进行了阐述,以期为同类型城市开展排污权交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4.
105.
为开发一种污水再生利用于农田灌溉领域的新型技术,本实验以城市污水为研究对象,采用A2O—MBR工艺进行中试研究,并将系统出水水质与《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05)》的主要水质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系统COD和BOD,出水浓度范围分别为3.2~59.6mg/L、1.0~7.6mg/L,系统出水pH为7.16~7.54,悬浮物浓度几乎为0,上述指标均符合标准;TP、TN和氨氮的出水范围分别为0.03~0.79mg/L、1.6~17.7mg/L和0.8~10.3mg/L。《农田灌溉水质标准》没有对上述3个指标提出具体要求,且少量的氮磷是植物生长的营养元素。该系统出水的主要水质指标符合标准兽求.  相似文献   
106.
煤基腐殖酸对外源砷胁迫下玉米生长及生理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筛选用于砷污染土壤治理的煤基腐殖酸,采用盆栽实验研究了施用不同种类和浓度的煤基腐殖酸及EDTA对外源砷胁迫下玉米株高、株鲜重、株干重、根干重、砷积累量、叶片抗氧化酶(POD,SOD和CAT)活性和脯氨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1种供试煤基腐殖酸均促进了玉米生长,提高了叶片POD、SOD和CAT活性。其中6和10号腐殖酸可降低土壤砷活性和显著抑制玉米吸收和积累砷,而8和9号腐殖酸增加了土壤活性砷和显著促进了玉米对砷的吸收和累积,且不同程度地强于EDTA。除8和9号外,其余腐殖酸均可明显降低玉米叶片脯氨酸的含量。EDTA可显著促进玉米吸收和积累砷,且加剧了砷对玉米的危害。因此,8和9号供试煤基腐殖酸可以替代EDTA活化土壤砷,与植物配合以提高砷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速度和效果,而6和10号供试煤基腐殖酸则可用于土壤砷钝化剂,以保证作物产品的安全。  相似文献   
107.
3种典型微生物农药对家蚕的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云金芽孢杆菌、球孢白僵菌以及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是细菌类、真菌类和病毒类微生物农药的典型代表。为了明确微生物农药对家蚕的毒性影响,选取以上3种典型微生物农药,分别探究其对家蚕的毒性。结果显示:苏云金杆菌原药对家蚕LC50值为1.33×105CFU·m L-1;球孢白僵菌原药对家蚕LC50值为1.14×106CFU·m L-1;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母药对家蚕LC50值大于1.00×108PIB·m L-1。与此同时,通过进一步试验,明确了以上3种微生物农药对家蚕结茧率、死笼率、全茧量、茧层量等关键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除了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母药,高浓度苏云金杆菌原药、球孢白僵菌原药对家蚕的结茧率和死笼率均具有显著影响;3种微生物农药对家蚕产茧能力指标全茧量、茧层量以及蛹重均无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108.
Seventeen organochlorine pesticides (OCPs) were investigated in the water and sediments from a waterbird-inhabited lake (Yangchaihu Lake) to evaluate their current pollution levels and potential risks. The concentrations of total OCPs in water and sediments were 10.12–59.75 ng/l and 4.25–27.35 ng/g dry weight, respectively. Hexachlorocyclohexanes (HCHs) and dichlorodiphenyltrichloroethanes (DDTs) were the most abundant OCPs, while HCB and cyclodiene pesticides were detected with low levels. Levels of ∑OCPs (sum of 17 OCPs) at sites highly influenced by waterbird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sites with no significant waterbird populations (one-way ANOVA, P?相似文献   
109.
提高高校档案利用的新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高校档案利用率不高的实际情况,为有效地提高档案利用率,充分发挥高校档案在高校发展建设、科学管理、提升教育教学水平中的作用,笔者通过多年的探索实践,提出了加大宣传力度、搞好基础建设、提高人员素质、拓展服务方式、创新服务内容等高校档案利用的新途径,与从事高校档案工作的广大同仁商榷。  相似文献   
110.
PCB levels in fish (collected from local rivers), atmosphere and human milk samples have been studied to determine the exposure levels of PCBs for local residents and e-waste workers in Guiyu, a major electronic waste scrapping center in China. The source appointment and correlation analyses showed that homologue composition of PCBs in 7 species of fish were consistent and similar to commercial PCBs Aroclor 1248. PCB levels in air surrounding the open burning site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residential area. Inhalation exposure contributed 27% and 93% to the total body loadings (the sum of dietary and inhalation exposure) of the local residents, and e-waste workers engaged in open burning respectively. Total PCB concentrations in human milk ranged from N.D. to 57.6 ng/g lipid, with an average of 9.50 ng/g lipid. The present results indicated that commercial PCBs derived from e-waste recycling are major sources of PCBs accumulating in different environmental media, leading to the accumulation of high chlorinated biphenyls in human being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