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17篇
  免费   405篇
  国内免费   1679篇
安全科学   516篇
废物处理   180篇
环保管理   331篇
综合类   2904篇
基础理论   667篇
污染及防治   1024篇
评价与监测   276篇
社会与环境   236篇
灾害及防治   167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98篇
  2022年   269篇
  2021年   241篇
  2020年   250篇
  2019年   183篇
  2018年   219篇
  2017年   262篇
  2016年   228篇
  2015年   268篇
  2014年   328篇
  2013年   417篇
  2012年   398篇
  2011年   365篇
  2010年   306篇
  2009年   296篇
  2008年   311篇
  2007年   291篇
  2006年   247篇
  2005年   189篇
  2004年   134篇
  2003年   139篇
  2002年   117篇
  2001年   124篇
  2000年   105篇
  1999年   106篇
  1998年   70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47篇
  1995年   66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76年   1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Boundaries between different forest types in Changbai Mountain Eatern China are results from complex interactions between forest ecosystems,topogrphy,and geomorphology.Detecting and quantifying the transitional zones are highly important since high environmental beterogeneity and biodiversity are ofter found within these zpmes.In this study,we used GIS and multivariate statistics techniques(PCA and MSWA) to analyze data from Landsat TM satellite imageries and quantitatively determined the positions and widths of the landscape boundary betweeen mountain birch and evergreen coniferous forests in the northern slope of Changbai Mountain.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widths of the landscape boundary ranges from 30-50 m while using the MWW A or/and PC method.Such detected widths are consistent with field transect data that suggest a 50m tranistional zone width.The results further suggest that TM data can be used in combination with GIS and statistical techniques in determining forest landscape boundaries.MSWA is more reliable than PCA,while PCA can also be used to determine the landscape boundary when transects are properly located.  相似文献   
92.
Li G  Hu H  Hao J  Zhang H 《环境科学》2002,23(5):13-18
该研究以生物炭为过滤介质 ,探讨过滤塔降解气流中苯、甲苯的生物降解性能 .实验表明 ,在总有机负荷低于 3 5 0 g/ (h·m3)、停留时间 1 5~ 90s的实验条件下 ,滤塔对苯和甲苯混合气体有较好的降解性能 ,苯、甲苯的最大削减能力分别为 1 2 0 g/ (h·m3)和 1 5 0 g/ (h·m3) ,甲苯比苯更易被微生物降解 .滤塔中CO2 生成量随苯、甲苯降解量的增加而增加 ,但实验增长速率小于理论增长速率 .菌落分析表明 ,滤塔中微生物主要有真菌、杆菌、芽孢杆菌 ,其中芽孢杆菌为优势菌种 .根据吸附 生物降解机理 ,建立了VOCs去除模型 ,并予以验证 .  相似文献   
93.
选用20%三烷基胺 80%加氢煤油作为萃取荆,进行四级萃取实验,探讨络合萃取技术处理苯胺-硝基苯废水工业化的可能性。实验结果表明,采用三烷基胺一加氢煤油混合溶剂对苯胺-硝基苯废水进行萃取,具有相当高的COD去除率。  相似文献   
94.
采用地质累积指数和污染程度分析方法,结合MapGIS空间分析技术,对宜宾市翠屏区宋家乡项目区土地质量进行系统的环境地球化学质量评价,重点对调查区的重金属元素(As、Hg、Cd、Cr、Zn、Cu、Pb、Ni)情况进行土壤质量评价。结果显示,宋家乡研究区土壤中存在不同程度的Hg、Cd、Cr、Zn、Pb、Ni和Cu重金属超标,主要集中在洋坪村、丘陵村和大地村,而大地村的镉超标较为严重,整个研究区砷没有出现污染。为此,结合实际查明造成重金属污染的原因,为该区土壤资源、环境评价和农业经济发展规划提供实用的地球化学信息。  相似文献   
95.
二十年来渤海生态环境参数的演化和相互关系   总被引:33,自引:3,他引:33  
通过系统分析近20a来渤海中部海域3a(1982-1983,1992-1993,1998-1999年)10航次的生态环境特征参数的变化,描述了变化趋势,初步讨论了各种特征参数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发现,近20a来,渤海中部营养盐的浓度和结构(N/P和Si/N)均发生显著变化,表现为:硝酸盐、亚硝酸盐、总无机氮持续增加,活性磷和硅显著降低,N/P值升高,Si/N值下降。N/P值3a的五月和十月平均值分  相似文献   
96.
合成水滑石治理水体阴离子染料污染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利用不同层电荷的合成水滑石(层状双氢氧化物)和它们的焙烧态为吸附剂,系统考察了此类材料对于甲基橙染料的吸附保留行为,通过粉末X射线衍射,傅立叶红外和扫描电镜测试说明经水热处理得到的合成水滑石具有良好的结晶度和相纯度.水滑石及其焙烧态对于甲基橙阴离子染料的吸附研究主要采用间歇平衡法实验,吸附体系的电导率变化显示了水滑石的记忆效应,并有可能是焙烧态水滑石再生的动态过程反应低浓度甲基橙在焙烧态水滑石上的吸附实验说明,水滑石层电荷密度对于其焙烧态氧化物吸附低浓度阴离子具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97.
活性炭厌氧流不处理毒性有机废水存在问题,对含有活性炭能吸附而生物难降解成份的废水,通过定期替换少量活性炭、能维持工艺的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98.
此文针对参数化造型系统中约束方程组的求解问题,深入分析了匹配求解的核心思想,提出了一种简单实用的约束网络建模方法,并且围绕该数据模型介绍了与其相关的算法.  相似文献   
99.
利用空气质量资料、常规观测资料、NCEP1.0°×1.0°再分析资料,应用数理统计、天气学等方法对宿迁市3次突发性重污染天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①宿迁"突发"空气重污染时,AQI级别由前一日的一、二级至第2日转为五级以上,AQI值迅速上升.②3次空气重污染过程天气背景相似,高层为宽广平直的偏西气流,地面受高压控制,中低层风向和温度平流突然转变,且都有深厚的逆温层结;持续变化较小的气压梯度、较低风速、温度日较差及相对湿度的增大(150328过程(即2015年3月28日—4月1日污染过程)除外)为颗粒物浓度迅速增长提供了条件.③大气稳定度级别迅速变高和混合层高度迅速降低并维持,对污染物快速聚集有显著影响.④物理量诊断表明,污染发生前期上空为弱上升运动,随后迅速转为下沉运动,或气流下沉运动区域迅速扩大、升高,是空气质量迅速转差的重要动力因素.⑤内蒙古地区的沙尘远距离输送形成的污染,是造成150328过程与另外两次过程明显不同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0.
近50年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境内冰川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冰川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境内重要的水资源,对该区农业建设和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基于修订后的中国第一次冰川编目数据和最新发布的第二次冰川编目数据,对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境内冰川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境内现有冰川22523条,面积25516.80 km2,冰储量约2592.85 km3,分别占我国冰川相应总量的46.37%、49.22%和57.39%,其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冰川储量最为丰富,共计2366.25 km3。(2)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境内冰川以面积<0.5 km2的冰川数量最多,共计15519条,占冰川总数量的68.90%;面积则以介于1~5 km2冰川为主,共计6833.71 km2,占冰川总面积的26.78%;各山系的冰川退缩海拔高度不同,面积减少速度在各个高度带均有差异。(3)近50年间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境内冰川面积共减少4527.43 km2,变化百分比为-20.88%,有3114条冰川消失,冰川冰储量损失约419.35 km3。(4)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境内冰川变化整体呈现自西向东加快趋势,减少速率整体上有自西南向东北加快趋势;冰川朝北消失数量大于朝南消失数量,东北方向面积减少最多,东南方向面积减少最快。(5)近50年间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境内有暖湿化趋势,冬季气温升高速率大于夏季且降水增加幅度小于夏季的气候组合模式,不利于冰川的积累从而导致冰川退缩;冰川发育规模对冰川退缩也有一定影响,但各山系冰川变化驱动力具有空间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