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1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111篇
安全科学   21篇
废物处理   7篇
环保管理   27篇
综合类   206篇
基础理论   69篇
污染及防治   46篇
评价与监测   16篇
社会与环境   13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31.
为了深入认识宁波市冬季细颗粒物(PM2.5)的污染特征和主要影响因素的作用规律,利用Models-3/CMAQ模式系统对2013年1月宁波市的PM2.5污染形成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宁波市PM2.5的重点污染区主要分布在市区、北部地区及东部沿海,除了受到局地污染源排放的影响外,对比非污染的情况,大气输入和气溶胶生成作用的增强是引起PM2.5污染的主导因素,其中水平传输过程对PM2.5浓度升高的贡献最为突出.气溶胶过程的贡献在近地面(0~80 m)最显著,随着高度升高而逐渐减弱.硝酸盐在局地二次生产的细颗粒物中占主要份额(~70%).对于硫酸盐,局地二次生成所占的比例很低,主要来自宁波局地排放和宁波以外地区的大气传输(贡献比例分别为44%和40%).宁波市的PM2.5污染主要受到来自北向沿岸气团(占比54%)、西北向大陆气团(占比21%)和西向局地气团(占比25%)的传输影响.在西北方向短距离区域传输的作用下PM2.5浓度最高;在我国中东部大范围灰霾天气的影响下,西北向和北向的长距离传输作用也会导致宁波地区的PM2.5污染.  相似文献   
332.
吉林省是农业大省,农业要实现持续发展,很重要的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发展循环农业能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对于吉林省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环境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本文阐述了循环农业的概念及基本原则,分析了吉林省农业经济现状,并根据吉林省自身农业特点,并从推进工农业复合循环经济、发展生态农业、建设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等三方面提出吉林省循环农业发展的方向,最后提出发展循环农业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33.
为了解电石渣堆放场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和成因,选择天津市某电石渣堆放场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采集电石渣样品和土壤样品,利用地累积指数和潜在生态风险评价方法对土壤重金属Cr,Ni,Cu,Zn,Cd,Pb,As,Hg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场地内Zn,Cu,Cr平均值与天津市土壤背景值十分接近,地累积指数分布在-1.60~-0.10之间,不存在重金属污染现象;Ni,Pb,As地累积指数最大值小于1.00,存在个别点位轻微污染,Cd最大地累积指数为1.20,存在轻度污染现象,Hg地累积指数最大值为4.20,属于“重度污染”.Cr,Ni,Cu,Zn,Pb,As潜在生态风险低,经过因子分析,主要反映了成土母质对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影响;Cd,Hg局部位置具有较高~极高潜在生态风险,是场地内重点关注的潜在污染源,主要受电石渣,煤渣堆放对土壤重金属的淋滤作用和化学抑制作用影响.  相似文献   
334.
以2011年Landsat TM遥感影像为基础数据源,利用遥感与GIS技术对青岛市生态环境状况进行了监测,依据《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试行)》(HJ/T 192-2006)对2000-2011年生态环境质量动态变化趋势进行了评价,在此基础上对地市级单位进行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使用归一化系数评价不同区域同一时期的生态环境状况是有效的,但同一区域不同时期的同一指标却不具有可比性;地市级单位在应用规范的过程中发现,不能将“区”作为和“县”同级的评价单元; COD对环境的污染影响应与区域降水的总量负相关,在对COD负荷进行评价时,应考虑的是区域的降水总量。  相似文献   
335.
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探索了仁怀市赤水河两岸的村民在生态保护中的态度与行为。结果表明:沿赤水河两岸居住的部分村民的环保意识相对较低,居民的环保意识与所受教育程度有关,且居民了解环保知识的渠道单一,需要加强多渠道宣传;居民的日常生活和农耕对赤水河的污染较小,周围酒厂及小工厂的污染"贡献"较大。当地环保部门应该加强宣传,提高两岸居民的环保知识水平,减少生活污染,严格控制企业污染排放,减少工业污染,从而维护赤水河流域生态安全。  相似文献   
336.
永康市家庭作坊式工业企业遍布城区,产生的环境污染严重影响了居民的正常工作与生活。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进行综合整治,在短期内取得了显著成果。  相似文献   
337.
为了解深圳市坪山新区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研究运用坪山新区PM2.5浓度数据,分析该区PM2.5的污染特征及气象条件对其的影响,坪山新区PM2.5浓度呈现了明显的季节变化、月变化特征,表现为秋冬季高、夏季低、春季居中的特点;PM2.5浓度最高出现在12月,最低出现在7月.该区PM2.5浓度日间变化呈双峰分布,7:00~9:00出现短期高峰,夜间21:00~次日4:00出现长期高峰.坪山新区PM2.5超标情况多出现在秋冬季及初春.在超标日期里,区域一般温度较低、风速较小,相对湿度也较低.污染源分析模型结果表明,坪山新区PM2.5的排放强度高值区主要集中在北部和西部,南部和东部排放强度稍低.由此可见,坪山新区大气环境亟待提升,需要针对区域内大气颗粒物污染进行有效防治.  相似文献   
338.
基于2011年在祁连山七一冰川和十一冰川采集的雪坑样品和2014年在八一冰川采集的表层雪样品,并结合2006年老虎沟12号冰川的研究成果,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以及HYSPLIT(Hybrid Single Practical Lagrangian Integrated Trajectory)后向气团轨迹分析各冰川雪冰中主要化学离子特征,并探讨其反映的环境意义.研究表明:①祁连山各冰川雪冰中化学离子总质量浓度序列为七一冰川(31 014.2 μg/L)>十一冰川(17 157.1 μg/L)>老虎沟12号冰川(7 729.6 μg/L)>八一冰川(2 248.1 μg/L),整体上呈中段雪冰化学离子质量浓度大于西段的空间分布特征;各冰川雪冰中SO42-和Ca2+均为主要的阴、阳离子,Ca2+、SO42-载量在阴、阳离子中均居首位〔ρ(SO42-)/ρ(阴离子)为52.7%,ρ(Ca2+)/ρ(阳离子)为68.5%〕,除八一冰川之外的其他三条冰川间化学离子载量变化不大.祁连山冰川雪冰中主要化学离子分布存在显著的区域特征,其含量整体上高于高亚洲的大多数冰川区域,但与青藏高原东北部一些冰川相似,都有含量极高的Ca2+和Mg2+等阳离子.②Pearson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地表矿物粉尘输入是该区域雪冰中化学离子最主要的来源,Ca2+和Mg2+含量的多寡可以指示地表矿物的输入状况;此外,柴达木盆地盐湖在夏季对Cl-和Na+的贡献较大,但在湖水蒸发较弱的其他季节对雪冰中化学离子的贡献并不显著,夏季ρ(Cl-)/ρ(Na+)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盐湖离子输入的强度,NH4+和部分NO3-主要来源于人类活动排放.③HYSPLIT后向气团轨迹反演结果表明,到达祁连山区的大多数气团主要发源于西部,途径沙漠地区,是冰川化学离子输入的主要动力,也有部分季风气团来自印度洋等海域,为冰川区带来大量降水.   相似文献   
339.
随着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全面实施,数据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得到了极大关注.空气质量指数以数值的形式表述空气质量状况、便于公众简明、清楚地了解空气质量的优劣程度,及时、准确的向公众提供易于理解的当地空气质量状况.基于EXCEL软件计算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的方法有助于AQI算法在基础应用层面的实现,也有助于验证开发技术软件平台中涉及的数据统计算法的准确性.本文以苏州市环境空气监测数据为例,实现了基于EXCEL软件的AQI计算,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340.
为减少瓦斯二次爆炸带来的危害,研发新型抑爆弹性滑移装置,并将滑移装置与固定装置对比,分析其对9.5%甲烷/空气预混气体爆炸抑制效果。结果表明:滑移装置抑爆效果优于固定装置;滑移装置能缩短火焰燃烧时间,固定装置超压峰值高于滑移装置;由于轻碳板反向速度提高,弹性系数为0.85 N/mm的滑移装置对火焰和超压抑制效果优于弹性系数为1.63 N/mm的滑移装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