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5篇
  免费   83篇
  国内免费   173篇
安全科学   66篇
废物处理   14篇
环保管理   22篇
综合类   391篇
基础理论   56篇
污染及防治   21篇
评价与监测   11篇
社会与环境   33篇
灾害及防治   1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土壤溶液和水体中水溶性有机碳的比色测定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紫红色络合物Mn(Na2HP2O7)3在浓H2SO4存在时可氧化有机质使络合物颜色变浅的基本原理,系统研究了不同种类、不同浓度的有机碳化合物(脂肪族与芳香族)、比色测定的条件(温度、显色时间和比色波长)与一些干扰离子对水溶性有机碳比色测定的影响.结果表明,所用的有机碳化合物的浓度与比色测定的吸光值之间有很好的相关性,比色波长为490~500nm.当溶液中Cl-浓度>80mg/L或Fe2+>15mg/L,会使比色测定结果显著增大,测定前需要排除它们的干扰;在所建议的最佳比色条件下,天然水体中水溶性有机碳比色法测定结果相当于TOC仪测定结果的81%.当显色液中有机碳浓度为0~5mg/L时,土壤溶液水溶性有机碳比色法测定结果相当于TOC仪测定结果的76%.研究表明,采用该方法测定土壤溶液和水体环境中水溶性有机碳含量是可行的,最突出的优点是无需价格昂贵的TOC仪,而且测定速度要比仪器快得多.  相似文献   
112.
目前,普遍存在于各种环境介质中的全氟辛酸(PFOA)和全氟辛基磺酸(PFOS)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已引起全球的广泛关注.PFOA和PFOS具有稳定性、持久性和生物累积性等特点.常规的方法如:超声降解法、电化学氧化法和微生物降解法等,很难将其彻底降解,因此开发有效的PFOA和PFOS降解技术成为了环境领域的研究重点.近年来...  相似文献   
113.
藻毒素是湖泊水华现象滋生的有害有毒污染物,它严重恶化了饮用水水源地的水质。有效控制水华爆发及去除藻毒素是环境科学领域的一个难题。近些年来,利用生物降解技术去除藻毒素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笔者对国内外利用生物降解技术去除微囊藻毒素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控制藻毒素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14.
三峡库区典型流域水华暴发评价函数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信安  湛敏  谢昭明 《环境科学》2006,27(4):669-674
藻类在光照充足时将无机磷酸和ADP转化为ATP以储备能量,外部条件改变时,则ATP可逆转换为ADP以释放能量.在此理论框架下根据三峡库区典型流域水华暴发时的现场监测数据研究了绿藻光合磷酸化的活化能ΔE、计算了库区流域中若干水系在不同水文条件下提供的有效能量Δe和综合营养指数TLI(Σ),并以ΔEΔe和TLI(Σ)为参数构建了预测和判断不同水域环境中水华是否暴发的水华暴发评价函数F,在考虑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对水华暴发影响程度的大量计算和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ΔEΔe和TLI(Σ)的相关权重分别为a1=0.3,a2=0.3,a3=0.4.模型计算和实地验证表明:F比单纯的TLI(Σ)作为水华暴发或者水体富营养化的判据更合理,更有说服力和更具普适性.  相似文献   
115.
为研究两性-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复合改性膨润土的吸附除磷性能及其机理,采用不同比例两性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二甲基磺丙基甜菜碱(DSB)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溴代十六烷基吡啶(CPB)对膨润土进行了有机复合改性,制得DSB+CPB复合改性膨润土,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XRD)、傅里叶红外分析(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接触角(CA)以及热重分析(TGA)等手段对膨润土土样进行了表征,并用吸附等温模型和动力学方程拟合其吸附过程,探讨了改性比例、pH和温度等因素对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DSB改性能提高膨润土对磷酸盐的吸附能力,当加入CPB复合改性后,可进一步促进DSB改性膨润土对磷酸盐的吸附能力,且吸附能力均随改性比例的增大而增强;对于0.5 DSB和1.0 DSB的改性膨润土,其与CPB最佳复合比例均为DSB+1.5CPB,最大吸附量分别为原土的7.81倍和8.19倍;改性膨润土对磷酸盐的吸附均符合Langmuir等温模型和伪二级吸附动力学方程,其吸附能力随pH的升高而降低,且吸附为物理和化学吸附同时存在的自发吸热熵增过程。上述研究结果可为两性-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复合改性膨润土吸附除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6.
针对工业园区污水排放监管问题,以北京某园区为例,提出了水污染源精细化管控方案。按照多级防控的思路,在企业级、管网级、园区级建成在线监测系统和精细化管控平台,实现园区水环境监管的全覆盖,有效监控企业排污动态,实时掌握园区污水排放状况,为企业、园区管理部门和环保管理部门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17.
为解决我国航空应急医疗转运演练成本高昂及我国航空医疗转运任务执行机理相关研究不足的问题,依据真实的医疗转运场景,抽象出病患、飞行员、医护、机务、医院负责人、安保、环境等共16种Agent和详细的医疗转运流程;使用ABMS方法对各Agent的离散行为及Agent间的协同行为进行建模,使用SD方法对各Agent的连续行为进行建模, 从微观视角刻画并实现航空应急医疗转运任务仿真模型,并基于Anylogic实现航空应急医疗转运任务系统可视化原型。研究结果展示了航空应急医疗转运任务执行机理,可降低相关演练成本,也可为航空应急医疗转运实时任务评估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18.
詹志刚  王冰 《交通环保》2001,22(1):19-21
IMO对船舶压载水的排放限制给船舶压载管系和压载舱室的设计提出了新的课题,文中设计了以喷射泵的抽吸作用进行循环更换压载水的压载系统,为解决相关问题提供了若干建议和思路。  相似文献   
119.
通过对锅炉鼓引风量配比进行适量调整和对原除尘器S挡板的改进,达到了提高锅炉热效率和环保效果的目的,同时提出了一些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0.
The successful application of co-immobilized aerobic-anaerobic biomass under limited aeration in wastewater treatment systems would eliminate the problems associated with the intermediates mono-chlorophenol(MCP) and di-chlorophenol(DCP) accumulations. With low initial pentachlorophenol(PCP) concentration, all PCP could be completely removed under oxygen-limited strict anaerobic conditions, and the removal efficiencies with different initial headspace oxygen percentage(IHOP) were not obviously different from each other. While at high initial PCP concentration, under strictly anaerobic conditions PCP and their intermediates were clearly higher than that under other conditions, and produced obvious accumulation, the highest PCP reduction was achieved by the system receiving 30 IHOP, oxygen-limited system also exhibited lower residual TOC concentration and lower concentration of metabolic intermediates MCP and DCP. Thes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under strictly anaerobic condition the reductive dechlorination of low chlorinated compounds became rate limiting in the reductive dechlorination pathway, less chlorinated compounds be more amenable to aerobic degradation, and the aerobes of outer layers could function under limited oxygen. The co-immobilized aerobic-anaerobic biomass for methanogenesis under limited-aeration for chlorophenol degradation might be an attractive and efficient alternative for the sequential anaerobic/aerobic system to achieve mineralization of a broad range of recalcitrance highly chlorinated organics and low final TOC concentra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