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9篇
  免费   133篇
  国内免费   305篇
安全科学   117篇
废物处理   21篇
环保管理   63篇
综合类   712篇
基础理论   186篇
污染及防治   189篇
评价与监测   90篇
社会与环境   91篇
灾害及防治   7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82篇
  2012年   88篇
  2011年   90篇
  2010年   77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93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PVA降解菌的复配组合及其紫外诱变处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已筛选出的4株PVA降解菌进行不同的组合后测定PVA降解率,发现Z5与Z8菌株混合后在1周内对PVA的去除率达到了所有组合中的最高值52.07%,比单菌株提高了约22%。采用紫外照射的方法对混合菌进行诱变并利用正交实验研究其特性,结果表明,诱变后的混合菌在1周内降解了91.46%的PVA,并且碳源浓度对酶活的影响最为显著。当pH为7,碳源、氮源含量分别为1.5 g/L、0.6 g/L,NaC l浓度为1.5 g/L时,诱变菌株处于最佳生长状态。  相似文献   
102.
Using 1995-2006 panel data for 210 cities, this article firstly measures total factor energy efficiency for Chinese cities with constant return to scale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model,and then describes the features of regional differenc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hanging trend displays four "reversed U" shapes. A turning point of widening gap occurred among cities in 2000 and there was a certain convergence among four regions. Urban energy efficiency level is unstable. Cities with low efficiency and high energy input will be the focus of energy-saving and reducing emissions. According to Tobit model, resource endowment, temperature, industrial structure, technology level and variety of policy factors should be treated differently in different situations.  相似文献   
103.
通过对陕南清代历史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分析,研究了清代(1644-1911年)陕南霜雪灾害等级、阶段变化及不同等级灾害周期性等。统计分析显示,陕南清代发生霜雪灾害28次,平均每9.57年发生一次;霜雪灾害可划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三级,各占灾害总频次的21%,72%和7%;清代霜雪灾害可分为4个阶段,其中1644-1668年和1819-1868年的第1、第3阶段为灾害多发期,而1669-1818年和1869-1911年的第2、第4阶段为灾害少发期。霜雪灾害的自相似性揭示了灾害的分形性,分形结果显示陕南地区清代各等级灾害呈周期变化,且这些灾害的集中性非常强。陕南清代轻度、中度和重度霜雪灾害发生分别存在着16~18 a,7~8 a和46 a振荡周期。该地区霜雪灾害的发生主要是偏暖月的持续性降雪、积雪或由寒流引起的气温骤降造成的。初步确定陕南清代发生了两次霜雪灾害气候事件,时间在公元1649-1663年和1817-1842年。  相似文献   
104.
Although a number of manufactured nanoparticles are applied for the medical and clinical purposes, the understanding of interaction between nanomaterials and biological systems are still insufficient. Using nematode Caenorhabditis elegans model organism, we here investigated the in vivo toxicity or safety of hydroxylated fullerene nanoparticles known to detoxify anti-cancer drug-induced oxidative damages in mammals. The survival ratio of C. elegans rapidly decreased by the uptake of nanoparticles from their L4 larval stage with resulting in shortened lifespan (20 d). Both reproduction rate and body size of C. elegans were also reduced after exposure to 100 μg mL−1 of fullerol. We found ectopic cell corpses caused by apoptotic cell death in the adult worms grown with fullerol nanoparticles. By the mutation of core pro-apoptotic regulator genes, ced-3 and ced-4, these nanoparticle-induced cell death were significantly suppressed, and the viability of animals consequently increased despite of nanoparticle uptake. The apoptosis-mediated toxicity of nanoparticles particularly led to the disorder of digestion system in the animals containing a large number of undigested foods in their intestine. Thes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the water-soluble fullerol nanoparticles widely used in medicinal applications have a potential for inducing apoptotic cell death in multicellular organisms despite of their antioxidative detoxifying property.  相似文献   
105.
讨论了美国等国家在防洪减灾中非工程措施方面的一些做法 ,给出了其中一些实例 ,阐述了防洪减灾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6.
环境化学进展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概述了近年来环境化学包括环境分析化学、环境污染化学、环境污染控制化学、生态化学等方面研究的一些新进展  相似文献   
107.
从泥沙研究的角度概述了与河流泥沙有关的灾害及其分类,将黄河下游的泥沙灾害分成侵蚀型泥沙灾害与堆积型泥沙灾害两种情况,讨论了侵蚀型泥沙灾害,包括滩岸坍塌、河道整治工程出险,初步提出了侵蚀型泥沙灾害的减灾方略。  相似文献   
108.
本文分析了洞庭湖流域生态环境破坏对洪涝造成的影响,指出流域生态环境受到破坏主要是人类违背自然规律、破坏森林植被、盲目围湖造田、生产及建设性破坏河道及湖滩所致。文章还就根治洞庭水患的关键性措施——搞好生态恢复,提出了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109.
金沙江流域水土流失现状与河道泥沙分析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对金沙江流域水土流失、河道泥沙及主要影响因素系统作了分析,认为地质、地貌及气候因子是影响水土流失的主要因素,人为活动加剧水土流失的发生发展。河道泥沙主要来自金沙江下游,特别是下游干流河谷区间,流域的地面侵蚀与河道泥沙的空间关系不密切,影响输沙量的主要因素为年径流量和清水区年径流量,以及滑坡、泥石流等重力侵蚀,尽管水土流失治理对于流域的河道泥沙减沙效应显著,但短期内对流域干支流输沙量影响甚微。今后一段时间内金沙江流域河道泥沙不会有显著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0.
黄河拉西瓦水电站建设对区域景观格局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本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对景观格局的影响特征,从拼块类型尺度和景观尺度选出优势度、多样性、均匀度、分离度等8个能全面反映景观格局变化的数量化指数,完善了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内容。以黄河拉西瓦水电站为例,对该区域LandsatTM7图像解译和GIS处理,结合工程设计规划,绘制建设前后区域景观格局图,建立空间信息数据库,计算各景观指数,分析其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黄河拉西瓦水电站区域有16种景观类型,分别属于6种生态系统,拼块类型多样,景观格局复杂,其中草地景观优势度最高,接近80%;建成后拼块类型的景观比例、密度、优势度、分离度等都有一定变化;景观均匀度、多样性指数和人为干扰强度都相应增加。总体上,景观格局没有发生大的变化,区域生态系统的功能和性质也不会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