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40篇
  免费   203篇
  国内免费   684篇
安全科学   246篇
废物处理   143篇
环保管理   189篇
综合类   1405篇
基础理论   353篇
污染及防治   482篇
评价与监测   167篇
社会与环境   180篇
灾害及防治   16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147篇
  2021年   113篇
  2020年   109篇
  2019年   95篇
  2018年   128篇
  2017年   106篇
  2016年   93篇
  2015年   131篇
  2014年   203篇
  2013年   198篇
  2012年   180篇
  2011年   180篇
  2010年   163篇
  2009年   160篇
  2008年   140篇
  2007年   150篇
  2006年   125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103篇
  2003年   99篇
  2002年   117篇
  2001年   118篇
  2000年   84篇
  1999年   77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41.
C/P对EBPR系统PAOs与GAOs竞争及PHAs代谢过程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涛  方婧  孙培德  钟晓  徐少娟  方治国 《环境科学》2010,31(12):2938-2944
以富含聚磷菌(PAOs)活性污泥为基础,基于FISH技术研究了SBR工艺不同C/P(25∶1、20∶1、15∶1和10∶1)对EBPR系统中功能菌变化特征与微生物胞内聚合物(PHAs)代谢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10 d运行处理,C/P分别为25∶1、20∶1和15∶1系统磷酸盐去除率88%,而C/P为10∶1系统磷酸盐的去除率为0%.FISH检测结果显示,随着C/P从25∶1下降到10∶1,EBPR系统中PAOs的含量相应从(76.42±1.24)%减少到(10.40±0.97)%,而聚糖菌(GAOs)则从(16.36±3.41)%增加到(34.25±2.59)%.在厌氧段,不同C/P条件下EBPR系统中PHB和PHV的合成动力学系数大小分别为K25∶1K20∶1K15∶1K10∶1和K15∶1K20∶1K25∶1K10∶1.随着C/P从25∶1下降到10∶1,合成PHB在PHAs中所占的比例从85%下降到24%,而PHV则从15%上升到76%;在好氧段,不同C/P系统消耗PHB和PHV的动力学系数大小均为K20∶1K25∶1K15∶1K10∶1,且C/P为25∶1、20∶1和15∶1时系统消耗主要成分是PHB(占PHAs 71%~75%),而C/P为10∶1时系统消耗主要成分是PHV(占PHAs 71%).由此表明,随着C/P的降低,EBPR系统内GAOs增加而PAOs减少,从而导致系统内PHB合成与消耗比例逐渐减少,而PHV合成与消耗比例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142.
辽河口湿地沉积物硝化细菌及硝化作用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白洁  陈春涛  赵阳国  田伟君  董晓  尹宁宁 《环境科学》2010,31(12):3011-3017
2009年6月和8月,采用现场培养和实验室模拟培养相结合的方法对辽河口湿地表层沉积物硝化细菌数量、硝化速率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辽河口湿地表层沉积物氨氧化细菌(ammonia-oxidizing bacteria,AOB)数量6月在0.54×104~5.69×104个.g-1之间,平均值为(2.21±2.32)×104个.g-1,8月在1.90×104~7.90×104个.g-1之间,平均值为(3.61±2.87)×104个.g-1;沉积物潜在硝化速率6月在9.72~16.45 mmol.(m2.h)-1之间,平均值为(12.54±3.14)mmol.(m2.h)-1,8月在14.66~24.62 mmol.(m2.h)-1之间,平均值为(18.71±4.21)mmol.(m2.h)-1;净硝化作用速率6月(S1站)为0.41 mmol.(m2.h)-1,8月在0.20~0.53 mmol.(m2.h)-1之间,平均值为(0.35±0.16)mmol.(m2.h)-1.潜在硝化速率显著高于净硝化速率,AOB数量、净硝化作用速率和潜在硝化作用速率均表现为8月高于6月,芦苇根际效应对硝化作用有促进作用.通过SPSS 13.0软件统计分析,表明影响辽河口湿地表层沉积物硝化作用的主要环境因子有上覆水NH 4+-N浓度和沉积物pH、有机质、总氮(TN)、总磷(TP)、NH 4+-N含量以及AOB数量(p0.05),其中上覆水NH 4+-N浓度和沉积物总磷(TP)、NH 4+-N含量对硝化作用影响较大,是辽河口湿地硝化作用影响的关键因素.根据研究结果估算辽河口湿地沉积物硝化作用每天可以将1.14×105kg的NH 4+-N转化为NO 3--N,对河口湿地氮的循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3.
针对目前我国农业生产中的资源环境问题,指出粮食生产成本核算的不完整性,粮食生产造成的资源耗减和环境降级得不到补偿。运用环境经济学原理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对粮食生产的完全成本进行分析,提出粮食生产的完全成本除包括直接生产成本外,还应包括粮食生产的资源环境成本。论文以南方红壤丘陵区的湖南省祁阳县为研究对象进行案例分析,研究表明,2008年该区域粮食生产的资源环境成本相当于当年农业总产值的36.55%;早、中、晚稻的完全成本分别达到4.27、3.84和4.40元·kg-1,其中资源环境成本分别为1.38、 1.65和1.64元·kg-1,直接生产成本分别为2.89、 2.19和2.76元·kg-1,而实际市场价格分别仅有1.76、 1.90和1.84元·kg-1。研究结果对有关部门制定相关农业政策、调整粮食生产布局、促进区域粮食生产和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4.
钢渣处理技术的环境性能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钢铁工业的快速发展,大量钢渣弃置堆积,不仅成为环境污染源,而且占用大量的土地。目前钢渣处理技术较多,其中主要的处理方法有冷弃法、热闷法、热泼法、浅盘法、水淬法、风淬法等。本研究采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对主要钢渣处理技术进行评估,定义了生命周期评估边界和清单指标,建立了清单计算模型,得到了不同钢渣处理技术的生命周期清单。为了提高结果的可信性,对模型进行了不确定性分析。结果表明滚筒法和风淬法的环境性能较好,是值得推广的钢渣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145.
生活污水水质对处理工艺的选择、设计参数的选取以及稳定运行十分重要。运用SPSS软件,对四川某中小城镇污水处理厂为期一年的进水指标(水量、COD、氨氮、总磷、pH、SS)进行方差和相关性分析。方差分析结果显示进水量、氨氮和SS在月份和季节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而总磷和pH仅在月份之间存在显著差异,COD在季度和月份之间无显著性差异;指标相关性分析表明,进水量和氨氮之间呈负相关,氨氮和总磷、COD和总磷之间呈正相关,且相关性显著。在此分析的基础上对污水处理厂设计、工艺选择及运行管理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6.
吸附剂烟气脱砷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气砷污染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吸附剂能够在去除烟气中砷的同时去除其他有害气体,是控制烟气砷含量、防止砷污染的有效途径.文章分析了砷在废气中的形态及分布,总结了近年来氧化钙、活性炭、飞灰和金属氧化物作为吸附剂用于烟气脱砷的最新研究进展,重点分析了各自的吸附机理及不同因素对脱砷过程的影响.指出吸附过程通常以化学吸附为主...  相似文献   
147.
概述了目前中药工业废水处理应用的各种物化、生物处理技术;对主要处理工艺的应用特点进行了论述;指出了中药工业废水处理技术今后的研究开发方向和思路。  相似文献   
148.
随着苏里格气田天然气探明储量的增加,气田的开发力度逐渐加大,气田开发带给当地的生态环境问题也在凸显。本文介绍了苏里格气田的现状及钻井泥浆的成分及危害,为减少环境危害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9.
电化学氧化技术因其具有氧化能力强、可控性高、运行费用低及对环境友好的特点,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处于核心地位的DSA(Dimensionally Stable Anodes)电极是电化学工作者研究的重点.Ti基氧化铅、氧化铱、锡锑氧化物等电极是目前最有研究价值的DSA电极,文章介绍了这些电极的一些最新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50.
电化学氧化技术因其具有氧化能力强、可控性高、运行费用低及对环境友好的特点,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处于核心地位的DSA(Dimensionally Stable Anodes)电极是电化学工作者研究的重点。Ti基氧化铅、氧化铱、锡锑氧化物等电极是目前最有研究价值的DSA电极,文章介绍了这些电极的一些最新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