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0篇
安全科学   8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8篇
综合类   96篇
基础理论   28篇
污染及防治   3篇
评价与监测   28篇
社会与环境   29篇
灾害及防治   9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41.
公元1600年秘鲁Huaynaputina火山喷发是过去1 000年全球最大规模的火山喷发之一。考察了此次火山喷发在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可能气候效应。经查阅中国历史文献,在《见闻杂记》、《袁宏道集》和明清地方志中发现了有价值的资料。此次火山喷发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气候效应可能表现得比较复杂。结合《见闻杂记》和明清地方志,发现1601年长江下游地区夏季降雪,异常寒冷;结合《袁宏道集》和明清地方志,发现1602年年初至春季长江中下游地区异常多雪和寒冷,这些气候异常与欧洲历史文献和北半球树轮序列等比较一致。另外,结合《见闻杂记》和明清地方志,还发现1601年秋季长江下游部分地区异常炎热。上述气候异常未必都能完全归因于Huaynaputina喷发,但Huaynaputina喷发应该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2.
本文研究了硝酸高氯酸体系消解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烟尘颗粒物中镉的方法。方法的检测限为3×10-6mg/m3(采样体积10m3)。实际样品测定的相对偏差小于10%,加标回收率大于88%  相似文献   
43.
采用单因子评价法和Spearman秩相关系数评价法,对2008—2017年苏州沿江三市(张家港、常熟、太仓)主要入江支流水质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苏州沿江三市的入江支流水质总体好转,张家港市入江支流水质明显好转,太仓市入江支流水质有所好转,常熟市入江支流水质总体保持稳定;NH3-N、COD和BOD5是影响入江支流水质的主要污染指标;主要污染指标优Ⅲ类比例总体呈上升趋势,但2014—2016年有所下降。2017年沿江三市入江支流水质总体处于Ⅲ类水平。  相似文献   
44.
空气质量周报二氧化硫采样过程影响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空气质量周报连续采样过程有关影响因素进行探讨 ,分析了影响大气二氧化硫监测结果的一些原因或可能 ,首次对甲醛吸收液连续采样稳定性提出疑问 ,强调周报质量保证的重心要从实验室环节转到现场采样等环节上来  相似文献   
45.
碳酸盐碳测定在沙尘暴来源地识别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中国大气颗粒物特点 ,在国内沙尘暴研究中首次尝试利用碳酸盐碳进行沙尘暴来源地识别。测定了一系列黄沙、大气颗粒物和沙尘暴源区土壤样品。初步了解了上述样品中碳酸盐碳含量情况 ,结合国外研究结果对影响北京的沙尘暴源区进行推测并与其他方法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46.
关于中国塔里木河流域若干问题的辨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塔里木河流域的水量及水质变化 ,生态环境质量的优劣 ,生态需水量的估算、整治目标的确定等问题 ,一直是该流域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的核心问题。对其近 40年来水文观测资料的时间序列进行分析 ,三源流区的水资源量逐年递增 2× 1 0 7m3,但干流上游阿拉尔来水量每年递减 3× 1 0 7m3。水质的劣变特征亦较明显。通过构建生态脆弱性指数 ,定量评价流域生态环境质量表明 ,干流下游已属于生态环境严重受损区。用潜水蒸发和定额法的原理估算植被耗水 ,提出了维护干流区生态环境在不同目标年的生态需水量。认为应当在水资源承载力和环境容量的阈限内 ,合理确定科学的保护方案  相似文献   
47.
我国是一个以山地为主的国家,耕地有限且以山丘坡耕地为主,协调人地关系非常重要。以四川省宜宾市为例,通过土地资源生产潜力和人口数量预测模型的建立,采用环境容量等级系数计算和等级划分方法,对基于水土流失和生态工程建设作用下的长江上游流域山丘区土地利用类型与格局的变化及其它人类活动对土地承载力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与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宜宾市土地资源的生产潜力在2010、2015、2020年时总体上都能承载3种生活类型条件下的人口数量,3种生活类型下的容量等级基本都在“3”以上,即达到“满足”水平,并呈现出向“富余”水平提高的趋势,这表明尚具有较大潜力和空间的土地承载力是宜宾区域经济发展的有利驱动因素,人类活动对土地承载力产生的影响在可承受的生态阈值之内,为长江上游流域及我国广大山丘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和区域发展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48.
针对地处四湖腹地的湖北省监利县果树资源利用率低及涝洼湿地的地理环境和生态条件 ,提出加快果树资源品种结构的调整 ,监北地势稍高 ,排灌方便的地方大力发展以猕猴桃为主的产业 ,同时利用架面下的行间土地套种蔬菜、瓜类作物、草莓、食用菌以及耐荫湿的中草药植物等立体生态农业的栽培模式 ,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增长 ,与其相配套的栽培关键技术是采用地下通气排灌暗沟设施 ,重施有机质肥加磷肥 ;高畦壮苗定植 ;巧施追肥 ;适时排灌 ;树盘覆草保墒 ;人工辅助授粉和疏花疏果  相似文献   
49.
三江平原挠力河流域50年代以来湿地退缩过程及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37,自引:7,他引:30  
以小尺度的三江平原挠力河流域作为研究区域,分析了自1954年以来湿地的空间和时间退缩过程及其驱动力,重建了自1954年以来的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过程。结果表明,湿地面积由1954年的1149878hm2下降到2000年的277691.25hm2,由占总面积的45.85%下降到11.07%,仅仅是原来面积的1/4不到;而耕地面积由206003.5hm2增加到1440260.25hm2,由占总面积的8.21%增加到57.43%。同时指出,人类农垦活动是挠力河流域湿地面积退缩的主要驱动因子。  相似文献   
50.
基于16SrDNA的PCR-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技术和系统发育分析,对厨余垃圾高温堆肥中嗜热细菌种群结构进行研究.堆肥高温阶段(>50℃)持续7d,在此期间从堆体中采样并提取微生物总DNA,使用细菌通用引物GC-341F/907R从总DNA中成功PCR扩增出目标16SrDNA片段,对扩增16SrDNA进行DGGE分析,DGGE条带相似性Cs值分析和切胶测序,使用序列数据进行同源性分析并建立系统发育树.DGGE和相似性Cs值分析结果表明,堆肥高温阶段有着比较丰富的细菌多样性,同时存在明显的优势种群结构变化;切胶测序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大部分高温阶段优势种群序列与芽孢杆菌属(Bacillus)和梭菌属(Clostridium)中的嗜热菌群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