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6篇
安全科学   14篇
环保管理   10篇
综合类   49篇
基础理论   14篇
污染及防治   8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在分析两淮煤矿竣工验收环境影响调查特点的基础上,对调查的程序与内容、调查方法、评价分析手段等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2.
麻痹性贝毒研究概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误食染毒贝类,引起以外周神经肌肉系统麻痹为初始症状的中毒,称为麻痹性贝中毒。存在于自然界中的麻痹性贝毒是由数种双胍基嘌呤类物质组成的混合物。现已查明这类物质多于16种,它们是非结晶、高极性和不挥发的化合物。其中某些组分如石房蛤素、膝沟藻毒素的毒力极大。这种中毒常导致人的死亡。 由于麻痹性贝中毒不断在世界各地发生,定期监测水产品所含毒素的毒力已成为水产养殖,环境保护和食品卫生部门的一项迫切任务。  相似文献   
83.
2006年,注定是中国环境保护历史上值得期盼的一年。新年前夕,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这是深入贯彻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指导我国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又一份纲领性文件。《决定》钵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环境保护的高度重视,在环境保护的发展史上树起了一个新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84.
85.
氮和磷对铜山源水库优势藻生长影响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分别研究了N、P等对铜山源水库优势藻类(绿球藻和舟形硅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当N/P比为25时,绿球藻生长量最高,其限制因子是磷。绿球藻生长最适pH范围为6-8,生长过程中培养基pH没有显著变化。绿球藻和舟形硅藻混合培养时,绿球藻占优,而硅盐浓度对硅藻生长有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6.
正3月10日—11日,福建省安监局在福州举办全省非煤矿山分类分级监管业务培训班,各设区市及平潭综合实验区安监局相关人员参加了培训。培训班上省局业务处室负责人对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分类分级监管工作方案和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提升工程等工作进行了解读说明,有关专家就非煤矿山安全技术与管理进行了授课。  相似文献   
87.
正尾矿库是指筑坝拦截谷口或围地构成的,用以堆存金属或非金属矿山进行矿石选别后排出的尾矿或其他工业废渣的场所。它是一个具有高势能的人造泥石流危险源,存在溃坝危险,一旦失事,容易造成重特大事故。2008年山西襄汾新塔矿业公司"9·8"特别重大尾矿库溃坝事故,造成281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达9619.2万元,社会影响极为恶劣。本文梳理了近年来我省尾矿库治理工作的一些经验,分析了当前"头顶库"整治存在的突出问题,同时提出了一些治理的思路。  相似文献   
88.
在传统的经济发展中,由于人们往往过于看重眼前的利益,而忽视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甚至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获取自身利益,导致生态环境不可避免的受到严重的污染和破坏,进而加速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相互激化。为解决日渐严重地环境污染,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推崇和实施,极大改变和缓和了这一矛盾现状。本文主要介绍了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及其现实意义,同时针对当前的发展现状进行阐述并提出建设性的建议,为完善和发展我国环境评价评价制度提供宝贵意见。  相似文献   
89.
安徽煤炭资源丰富,质量优良,煤种齐全,是华东地区煤炭资源最丰富的省份。根据安徽煤炭行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十五”期间,安徽能源消费总量将保持在每年3%~4%的增长水平上,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煤炭消费需求量仍有较大增长,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发电用煤的急剧增加,在未来数年内,安徽的煤炭生产  相似文献   
90.
岷山地震带山地坡面的植被演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被演替过程是有序进行还是随机发生,这不仅是植物生态学界一直关注的热点之一,也是植被恢复工作的一个关键问题.川西岷山地区频繁、强烈的地质构造活动常常引发滑坡,使得这些发生于不同年代的滑坡体坡面上生长着处于不同演替年限的植物群落,从而为验证植被演替模型理论提供了理想场所.选取海拔、坡度、坡向、土壤母质大致相同的17个坡面,对其植被进行群落调查,并将其划分为3个演替年限组——演替4年、演替30-60年、演替60年及以上.研究发现:(1)随着演替推进,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均匀度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物种优势度均呈上升趋势,表明群落发展过程中物种显著增多;(2)从演替4年到30年这一演替早期阶段,群落明显存在着物种替代现象,但主要功能群(固氮、耐旱、耐贫瘠植物)的重要值在演替4年到演替60多年过程中并未有所下降,表明当地的环境资源条件(水分和养分)通过决定功能群构成强烈制约着坡面群落的物种集合;(3)在演替4年的群落组内,群落物种相似性系数为0.515,而在演替60多年的群落组内该值降为0.251,表明植被演替较晚阶段存在着随机过程.因此,机体论演替模型不足以完全解释当地植被演替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