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5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65篇
安全科学   79篇
废物处理   25篇
环保管理   102篇
综合类   450篇
基础理论   46篇
污染及防治   43篇
评价与监测   44篇
社会与环境   14篇
灾害及防治   17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23篇
  1983年   22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9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91.
生态碳纤维填料用于集约型水产养殖废水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水产养殖逐步从粗放型向集约型养殖发展,水产养殖废水对水环境污染日益加剧。为实现废水循环利用,采用生态碳纤维材料作为接触氧化池内填料处理集约型水产养殖废水,进行中试研究。通过改变曝气强度和水力停留时间(HRT)参数,确定对接触氧化池处理效果及运行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生态碳纤维填料具有易挂膜的优点,接触氧化池内用实际水产养殖废水接种活性污泥,24 h后填料表面附有棕褐色的生物膜,池内水体清澈透明。曝气强度和HRT是影响接触氧化池处理效果的重要因素。在DO为3 mg/L,pH在7~8.5左右,HRT为10 h时,COD、NH4+-N、TP、浊度去除率分别为80%、60%、30%和80%左右。NO2--N、NO3-N浓度分别低于0.1 mg/L和0.5 mg/L,经过接触氧化池处理后的水进入消毒池,出水用于养鱼实现废水循环利用。  相似文献   
792.
对配制亚硝酸盐氮标准贮备液的两种方法进行简单的介绍、并做标准曲线,对标准样品和水样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做的标准曲线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监测结果较为一致。用高纯亚硝酸钠配制标准储备液省略标定过程的方法实际工作中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93.
对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塔中地区进行了长达6a的试验观测研究,获得了该地区沙尘气溶胶的基本特征:塔中地区浮尘、扬沙出现日数呈上升趋势,而沙尘暴日数呈下降趋势,沙尘天气出现的频率和强度是影响沙漠地区沙尘气溶胶浓度的主要因素.可吸入颗粒物(PM10)月平均质量浓度峰值区分布在春夏两个季节,3~5月是主峰值区域,7~8月是次峰值区,春季PM10平均浓度在1000mg/m3左右变化,夏季在400~900mg/m3之间,秋冬两季浓度较低基本上在200~400mg/m3之间变化.每年的3~9月是总悬浮颗粒物(TSP)质量浓度较高的月份,4~5月是主峰值区,7~8月为次峰值区;2005年TSP质量浓度最低,年平均值为1105.0mg/m3,2009年略高于2008年,年平均浓度为1878.0 mg/m3,2008年5月TSP平均质量浓度是全年最高值,浓度值达到7415.0mg/m3.沙尘天气过程中大气颗粒物浓度变化具有以下规律:晴天<浮尘天气<浮尘、扬沙天气<沙尘暴天气.风速大小直接影响大气中颗粒物浓度,风速越大颗粒物浓度越高.气温、相对湿度和气压是影响沙尘暴强度的重要因素,也间接影响大气中颗粒物浓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794.
人工湿地填料去除氨氮优化配比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取吸附试验的方法,选取沸石、无烟煤和粉煤灰作为人工湿地填料,对选用材料进行了吸附试验并对不同填料配比的去除氨氮效果进行了研究;同时研究了pH值、有机质和无机离子对最优配比去除氨氮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的试验条件下,沸石、无烟煤和粉煤灰的质量比为1:2:1混合时,NH4+-N去除效果最好,达到95.8%;在pH值略偏酸性的条件下,最优配比对氨氮的去除效果最好,达到90%以上;有机质的种类和浓度也对最优配比去除氨氮有一定的影响,与空白相比,葡萄糖使得最优配比去除氨氮最大降低了57.4%,草酸浓度为0.2 mg/L时,氨氮去除率提高了12.79%;、SO42-、NO3-对最优配比去除氨氮的影响区别不大,与空白液相比氨氮的去除率下降35%左右。  相似文献   
795.
微塑料对小麦生长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土壤环境中微塑料污染及毒理学效应逐渐引起关注,但微塑料对植物的毒性及其机制研究仍十分匮乏.为探究微塑料对陆生高等植物小麦(Triticum aestivum)的毒性作用,选用100 nm和5μm聚苯乙烯微塑料(PS-MPs)进行土培处理,结合水培生长试验,研究了PS-MPs对小麦生长及叶片光合色素、可溶性蛋白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培试验中,高浓度(200 mg·L-1) PS-MPs显著抑制小麦根、茎的伸长,5μm PS-MPs较100 nm PS-MPs表现出更大的毒性效应,小麦根和茎的长度抑制率分别为67. 15%和56. 45%.土培条件下,10 mg·kg-1PS-MPs对小麦生长影响最为显著.在试验含量范围内(0~100 mg·kg-1),随PS-MPs含量的增加,小麦叶片光合色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先升后降,提示PS-MPs对小麦叶片光合系统产生了损害,抑制其蛋白的合成;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下降,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先降后升,表明PS-MPs对小麦毒性的可能机制涉及氧化应激.本研究结果将为土壤环境中微塑料的生态风险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96.
为研究电化学技术对硝酸盐氮的去除作用,本实验以TiO2纳米管(TiO2-NT)为基体,利用电沉积法制备了Bi-TiO2纳米管阵列电极(Bi-TNA).同时,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电极涂层表面形貌和晶体结构进行表征,并分析了电流密度、pH、初始浓度对硝态氮去除、亚硝态氮和氨氮转换、总氮去除及氮气选择性的影响.最后分析了Bi-TNA电极对硝态氮去除的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在单因素水平下,最佳操作条件为:硝态氮浓度为50 mg·L-1,电流密度为30 mA·cm-2,pH值为8.5.Bi-TNA电极对硝态氮的还原过程都遵循一级反应动力学.  相似文献   
797.
由于全球砷污染问题日益严重,迫切需要开发新型砷污染物形态及浓度的快速检测分析方法。拉曼光谱是一种强大的材料表征及分析工具,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技术已应用在砷污染物吸附形态和络合结构分析等方面。文章综述了近年利用拉曼光谱对水介质中无机砷和有机胂定性及定量的相关研究,讨论了SERS基底的类型、砷的拉伸模式、拉曼光谱峰位移等相关因素,提出了拉曼光谱在砷环境分析中的发展趋势。当以纳米银为SERS基底,As(Ⅴ)和As(Ⅲ)的As-O拉曼位移差较大(~60 cm-1),能够分别测定地下水样中的As(Ⅴ)和As(Ⅲ)污染物。而且,可以通过有机砷污染物特定化学键拉曼位移来识别砷污染物种类。砷污染物浓度与拉曼光谱强度呈线性相关,因此可通过测定拉曼光谱对无机和有机砷污染物进行定量分析。通过密度泛函理论进行分子建模,可以预测无机和有机砷污染物特定化学键拉曼位移。研究结果可以为拉曼光谱在砷吸附过程中的应用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798.
2009年冬季乌鲁木齐大气中黑碳气溶胶观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黑碳气溶胶(BC)是大气气溶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粒径一般在0.01—1μm之间,来源于任何含碳物质的不完全燃烧.其主要来源可分为自然源和人为源两种,自然源排放如火山爆发、森林大火等具有区域性和偶然性;而人为源排放,如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燃烧、生物质燃烧、汽车尾气等是长期和持续的,也成为大气中BC的主要来源.有研究证实BC...  相似文献   
799.
硫酸盐还原菌等的恶性繁殖使油田生产管线设施腐蚀破坏、结垢堵塞,注入地层后对油层造成伤害。研究发现,塔中油田联合站水体可检测SRB菌数高达2.5×104个/mL,注水管垢含FeS高达29.8%,属硫酸盐还原菌恶性繁殖代谢产物。塔中油田水系统各主要环节中硫酸盐还原菌和硫化氢含量与油田水处理工艺特点密切相关,其中塔中油田联合站完全密闭的水处理压力流程是造成该站硫酸盐还原菌恶性繁殖的主要原因。实验表明,前端适度曝氧、添加H2O2等氧化性杀菌剂和300mg/L冲击式加药等都是抑制硫酸盐还原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00.
根据渭南市机动车保有量和抽样调查与观测数据,采用MOVES模型计算了渭南市2017—2019年道路移动源CO2、CH4、N2O和CO 4种 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分析了机动车车型、燃料和排放标准对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影响.基于ArcGIS和渭南市道路网信息,建立了高分辨率(1 km× 1 km和1 h×1 h)的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结果表明,渭南市2019年道路移动源CO2、CH4、N2O和CO的排放量分别为424.322×104、0.044×104、0.007×104和2.808×104 t,以CO2当量计,机动车温室气体的总排放量为432.843×104 t. 4种道路移动源温室气体中,CO2占总温室气体排放量的98.03%.渭南市小型客车对温室气体的贡献率最大,分别排放了43.41%的CO2、74.78%的N2O和57.17%的CO.大型客车排放了34.47%的CH4, 汽油车和天然气汽车是N2O和CH4的主要排放源,分别排放了86.76%的N2O和61.87%的CH4.渭南市道路移动源温室气体排放强度24 h变化呈“双峰”分布,空间分布呈明显的“线-面”特征,这与道路分布密度高度相关,路网密集的城市中心为机动车温室气体的高排放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