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86篇 |
免费 | 62篇 |
国内免费 | 89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154篇 |
废物处理 | 17篇 |
环保管理 | 74篇 |
综合类 | 373篇 |
基础理论 | 85篇 |
污染及防治 | 55篇 |
评价与监测 | 30篇 |
社会与环境 | 19篇 |
灾害及防治 | 3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9篇 |
2023年 | 21篇 |
2022年 | 27篇 |
2021年 | 23篇 |
2020年 | 15篇 |
2019年 | 26篇 |
2018年 | 28篇 |
2017年 | 31篇 |
2016年 | 19篇 |
2015年 | 15篇 |
2014年 | 41篇 |
2013年 | 24篇 |
2012年 | 31篇 |
2011年 | 25篇 |
2010年 | 38篇 |
2009年 | 24篇 |
2008年 | 22篇 |
2007年 | 22篇 |
2006年 | 30篇 |
2005年 | 27篇 |
2004年 | 23篇 |
2003年 | 20篇 |
2002年 | 19篇 |
2001年 | 29篇 |
2000年 | 32篇 |
1999年 | 25篇 |
1998年 | 13篇 |
1997年 | 16篇 |
1996年 | 16篇 |
1995年 | 10篇 |
1994年 | 13篇 |
1993年 | 16篇 |
1992年 | 16篇 |
1991年 | 17篇 |
1990年 | 14篇 |
1989年 | 14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6篇 |
1984年 | 5篇 |
1983年 | 6篇 |
1982年 | 5篇 |
1981年 | 3篇 |
1980年 | 2篇 |
1979年 | 6篇 |
197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61.
62.
增温对南亚热带混交林4个树种养分含量及化学计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南亚热带针阔叶混交林不同树种的养分元素含量及其计量比对增温的响应情况,基于鼎湖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站的模拟增温研究平台,选取混交林中红枝蒲桃(Syzygium rehderianum)、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和木荷(Schima superba)4个树种为研究对象,采用沿海拔梯度垂直移位模拟增温的方法,研究了4个树种叶、枝和根中主要元素含量及计量比对增温的响应情况。结果显示,增温降低了各树种各器官的C和N含量,升高了P含量。增温条件下,各树种C含量变化幅度不大,叶的N和P含量大于枝和根,不同树种对增温的响应有所差异,红锥和木荷的C、N和P含量对增温的响应大于红枝蒲桃。增温显著降低了各树种各器官的C/P和N/P,各树种在化学计量比上对增温的响应表现为红锥木荷马尾松红枝蒲桃。增温升高了各树种叶的Ca含量,其他养分在不同器官没有表现出一致的规律。研究结果揭示了南亚热带针阔叶混交林主要树种养分含量及化学计量学特征对增温的响应特征,发现增温对南亚热带主要乡土树种的影响存在一定的种间差异性,这种差异可能会影响不同树种生长,进而影响森林群落结构和功能。 相似文献
63.
以Mg(NO3)2·6H2O、Al(NO3)3·9H2O、Zn(NO3)2·6H2O、Bi(NO3)3·5H2O为主要原料,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了Bi OCl/Zn Mg Al-HTLCs光催化剂,对其进行XRD、EDS、SEM、FT-IR、UV-Vis、TGA表征,并通过降解甲基橙(MO)实验,探究催化剂水热合成的p H、溶剂、温度对其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Zn Mg Al-HTLCs改善了Bi OCl的分散性,Bi OCl/Zn Mg Al-HTLCs能够有效地催化去除水中的甲基橙,在p H=7.5、溶剂为水、T=140℃条件下,可见光催化活性最佳,光照60 min后对10 mg·L-1的甲基橙溶液(MO)的降解率均达到85%以上.综合表明,Bi OCl/Zn Mg Al-HTLCs是一种具有潜在应用前景的光催化剂. 相似文献
64.
65.
66.
67.
纳米TiO2-Al2O3负载CuMnOx对甲苯的催化燃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采用改进的溶胶-凝胶法制备了TiO2-Al2O3复合载体,并用浸渍法制备CuMnOX/TiO2-Al2O3催化剂,通过对甲苯废气催化燃烧的实验,分别考察了Cu-Mn负载量、Cu/Mn摩尔比、焙烧温度及载体对催化剂制备过程及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活性组分负载量25%,铜锰活性组分的配比Cu:Mn=1:2,焙烧温度500℃是浸渍法制备CuMnOX/TiO2-Al2O3催化剂较佳的工艺条件;XRD衍射图谱表明,500℃下铜锰尖晶石的存在是催化剂催化活性优良的主要原因;由复合载体制备的CuMnOX/TiO2-Al2O3催化剂比单一载体制备的CuMnOX/Al2O3催化剂具有更高的甲苯转化率,其T99比单一载体要低20℃以上。 相似文献
68.
介绍了利用AutoCAD软件对管材弯曲工艺中弯管芯棒进行快速图解设计的方法。利用该法可对不同弯曲半径、弯曲角度、壁厚的管材的弯管芯棒进行快速优化设计。利用Auto CAD进行图解法设计的弯管芯棒尺寸准确 ,结构合理 ,加工工艺性好 ,使用寿命长 相似文献
69.
外源新碳对红壤团聚体及有机碳分布和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中国科学院长期定位试验站的红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模拟实验,利用δ~(13)C示踪方法,将稳定同位素碳(δ13C)标记的水稻秸秆添加入红壤,研究水稻秸秆添加对红壤水稳性团聚体分布及稳定性的影响,探索水稻秸秆腐解过程中有机碳在不同粒级团聚体中的动态变化以及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未添加水稻秸秆的红壤(对照组),微团聚体(250μm)占主体,2000μm粒级水稳性团聚体含量最少.与对照相比,添加水稻秸秆后(试验组)促进了2000μm粒级水稳性团聚体的团聚.不同培养时期,2000μm水稳性团聚体增加了108.3%~270.3%,促使大团聚体占主体,显著提高了红壤水稳性团聚体的平均重量直径(MWD)、几何平均直径(GMD)、R0.25值,降低了分形维数(D)值,土壤结构明显得到改善.各粒级团聚体有机碳含量也显著得到提高,2000μm团聚体有机碳含量比对照组增加了14.7%~41.5%.土壤有机碳在53μm粒级团聚体中分布随着粒级的增大而增大,即2000μm2000~250μm250~53μm.不同粒级团聚体δ13C值动态变化显著,有机碳的周转速率增大.外源新碳前期主要分配在2000μm、250~53μm粒级团聚体中,并促进了原有机碳的分解,后期主要分配在微团聚体中.红壤大团聚体有机碳含量与团聚体稳定性呈极显著的相关关系(p0.01). 相似文献
70.
广州市机动车排气实施简易工况法检测的条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单介绍了简易工况法,在分析广州市实施简易工况法所具备的社会、技术条件及存在问题的同时,对广州简易工况法的实施提出相关意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