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7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41篇
安全科学   71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27篇
综合类   175篇
基础理论   57篇
污染及防治   14篇
评价与监测   18篇
社会与环境   10篇
灾害及防治   2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1.
对碳纤维增强材料(CFRP)在节点处锚固体系的研究及确定性结论很少,ACI440.2R规范仅给出了概念性的锚固措施;《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虽然提出了定量的锚固措施但缺乏理论支撑和试验支撑。为确定梁柱节点处CFRP具体的锚固措施,对粘贴CFRP加固的钢筋混凝土梁柱节点试件分别采用体内和体外锚固、并采用悬臂梁分级加载的试验方法研究锚固体系的可靠性和有效性。结果表明:现行规范的锚固措施无法保证结构加固后的安全;机械锚固方式锚固CFRP是可靠有效的;夹具的尺寸及刚度对锚固效果有显著影响,夹具的趾部长度不宜超过100 mm;体外锚固不破坏原结构并能提高柱的抗剪能力,在结构加固时宜优先采用。  相似文献   
312.
采用酶联免疫(ELISA)法对2008年5~11月环太湖水域及太湖下游嘉兴河网水体中微囊藻毒素(MC)的污染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ELISA法对环太湖水样的加标回收率为(98.0±6.5)%,相对标准偏差≤10.0%,准确性和再现性均良好,且具有通量高、检测速度快的特点,适于太湖流域MC污染的普查和初筛.环太湖水样中的MC-LR在2008年8、10月较高;太湖下游嘉兴河网水样中的MC-LR自2008年7月开始有检出,最高质量浓度出现在9月,为0.772μg/L;各饮用水源地水样中的MC-LR亦有检出,但未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规定的限值(1.0μg/L).  相似文献   
313.
在系统分析评分法和模糊模式识别理论模型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将两种评价方法结合起来对大连市地下水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首先应用加附注的评分法对大连市内5区239眼枯水期和236眼丰水期地下水井的水质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价,初步划分各地下水样所属质量级别,并给出主要超标项目;然后将主要超标项目作为重点评价指标,应用模糊模式识别理论模型对上述评价中的1级和2级地下水质量进行精确评价,计算各地下水井水质的级别特征值.结果表明,大连市2004年的枯水期地下水质远好于丰水期的地下水质;市内5区中,中山区的地下水质最好,沙河口区和西岗区地下水质居中,甘井子区和旅顺口区地下水质最差.研究表明,加附注的评分法与模糊模式识别模型相结合对地下水质进行评价,既节省了评价工作的时间,又提高了评价结果的准确率和精确度.  相似文献   
314.
本文着重阐述了在反恐怖斗争中炸药探测技术的应用及其探测原理.分类讨论了国外已有较成熟的技术和还在研究的新技术以及一些技术构想,并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315.
2012年12月4日—11日,使用微孔均匀撞击式采样器(MOUDI)连续7 d采集广东省韶关市3个环境空气监测点气溶胶样品,采用GC/MS测定包括美国国家环保局(USEPA)优控多环芳烃(Σ16PAHs)在内的17种PAHs的浓度水平,并分析Σ16PAHs的粒径分布特征和来源。结果表明:韶关市冬季气溶胶颗粒中Σ16PAHs的质量浓度为17.29 ng/m3~23.97 ng/m3;Σ16PAHs集中在1.0μm~3.2μm的积聚态和粗颗粒中,呈单峰分布特征;比值参数分析显示,韶关市大气颗粒物中PAHs主要来自燃煤和汽车尾气的排放。  相似文献   
316.
杨雷  张晋娜  徐敏  彭涛  史文俊  石义静  应光国 《环境科学》2019,40(11):4879-4888
近年来,类固醇激素在淡水水体中不断被检出,但是其在海水中的污染特征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对中国南海流沙湾进行样品采集,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与质谱联用技术(UPLC-MS/MS),研究了33种类固醇激素的污染特征及空间分布.结果表明,在海水和沉积物中均检出7种类固醇激素,含量范围为0. 003(甲羟孕酮,MP)~9. 023(去氢孕酮,DGT) ng·L~(-1)和0. 017(1,4-雄烯二酮,ADD)~9. 281(雄烯二酮,AED) ng·g~(-1).在海水中,类固醇激素浓度高低顺序为合成类高于天然类,丰水期高于枯水期,养殖区高于非养殖区.在沉积物中,类固醇激素在时空分布上无明显差异.海洋环境中类固醇激素的主要来源为水产养殖人为饲料添加和废水排放.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AED处于低风险,其他类固醇激素处于无风险.相关性分析表明,海洋环境中类固醇激素的含量分布规律与盐度、水温、颗粒物(SS)和化学需氧量(COD)有关.本研究有助于认识流沙湾地区类固醇激素的污染特征,并为其生态风险评价和管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17.
改性西瓜皮生物炭的制备及其对Pb (Ⅱ)的吸附特性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以西瓜皮为原料,使用硫化铵[(NH42S]对其改性制备生物炭(MBC),用于对Pb (Ⅱ)进行吸附.探究了溶液pH、吸附时间、吸附剂添加量、Pb (Ⅱ)初始质量浓度和离子强度等因素对Pb (Ⅱ)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饱和吸附时间为5 h,吸附反应的最佳pH为6,当Pb (Ⅱ)初始质量浓度1000 mg·L-1,吸附剂添加量为2.0 g·L-1时,MBC对Pb (Ⅱ)的最大吸附量可达97.63 mg·g-1,明显高于未改性西瓜皮生物炭(BC)对Pb (Ⅱ)的吸附量.改性西瓜皮生物炭对Pb (Ⅱ)的吸附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和拟二级动力学模型,证明吸附以单分子层化学吸附为主.使用氢氧化钠溶液对吸附Pb (Ⅱ)之后的MBC进行解吸来研究MBC的可重复使用性,在第六次循环中吸附量仍达64.74 mg·g-1.采用傅立叶转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氮吸附(BET)、扫描电镜-能谱分析(SEM-EDS)、X射线衍射(XRD)和Zeta电位对吸附剂进行表征分析,发现吸附机制主要是MBC含氧和MBC含硫基团通过络合作用和沉淀作用来吸附Pb (Ⅱ).因此,硫化铵改性西瓜皮生物炭可以作为一种高效的Pb (Ⅱ)吸附剂.  相似文献   
318.
土壤酶对外源有机硒和无机硒的动态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室内非作物连续培养,研究了不同剂量、不同形态外源硒(亚硒酸钠、硒代蛋氨酸)对土壤脲酶、蔗糖酶、中性磷酸酶活性影响的动态变化过程.结果表明,低剂量(10 mg·kg~(-1))无机硒(亚硒酸钠)对土壤脲酶和蔗糖酶活性有先激活后抑制作用,对土壤中性磷酸酶活性有激活作用.而相同剂量有机硒(硒代蛋氨酸)处理时,3种酶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激活状态.高剂量(30 mg·kg~(-1))无机硒(亚硒酸钠)处理时,3种酶活性均表现先激活后抑制,其中对脲酶影响最大,对蔗糖酶影响次之,对中性磷酸酶影响最小.而施入高剂量(30 mg·kg~(-1))有机硒(硒代蛋氨酸)后,对土壤中脲酶、蔗糖酶的激活作用明显大于无机硒的影响,但对磷酸酶的影响不明显.试验充分说明施入不同剂量、不同形态的外源硒,土壤酶活性表现出不同的动态响应,并且有机硒比无机硒更有利于土壤微生物的生长,能提高土壤酶活性,促进N、P、C养分在土壤生态系统的循环.用有机硒替代无机硒作为外源硒源,有望成为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19.
为了提高传统BP神经网络瓦斯涌出量预测模型精度,避免BP网络容易陷入局部极值、收敛速度慢等问题,将BP神经网络和Adaboost算法相结合,提出了一种BP-Adaboost强预测器模型.将该模型用于实际瓦斯涌出量预测,并进行了40次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预测精度高于传统的BP神经网络,且收敛速度快,具有较强的鲁棒性,预测精度能满足实际工程需要,为瓦斯涌出量预测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320.
基于生态足迹法,引用生态压力指数、生态占用指数和生态经济协调指数3个概念构建了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型,对郑汴一体化区域2002-2008年的人均生态赤字情况与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郑汴一体化区域的人均生态赤字呈前期上涨后期回落的趋势,说明郑汴一体化区域目前有向可持续发展状态转变的迹象;可持续发展指数由2002年的0.49降到2003年的0.27,之后开始稳步增长,由持续性较差等级(2级)逐步上升到2008年的持续性很好等级(5级),说明郑汴一体化区域正逐步走向可持续发展的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