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21篇
安全科学   25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21篇
综合类   92篇
基础理论   17篇
污染及防治   6篇
评价与监测   10篇
社会与环境   7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3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91.
选取同天过境的Landsat5TM和HJ-1B红外相机数据,在获取3个大气参数后,结合辐射传输模型分别对大亚湾核电基地附近海域海表温度和温排水温升区的分布情况进行遥感监测,对比结果显示,环境卫星遥感监测数据与TM数据监测所得温排水在空间分布上具有较高一致性,二者反演出的绝对温度相差不超过1.1℃,相同温升等级范围内的相对温度均值也不超过0.4℃.因此,HJ-1B红外相机可满足核电站热污染的监测需求.  相似文献   
92.
采用高分辨率气相色谱-高分辨率质谱联用法分析位于青藏高原东缘的若尔盖高原牧场地表水和大气湿沉降中有机氯农药(OCPs)和多氯联苯(PCBs)异构体含量的季节分布特征,探讨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在边远清洁地区的地球化学行为.结果表明,若尔盖地区地表水中∑HCHs、∑DDTs、HCB、∑6PCBs平均浓度分别为0.90,1.36, 0.95,1.35ng/L.大气降水中OCPs和PCBs平均浓度分别为0.363,0.118ng/L,最大值出现在11月初冬的降雪样品中.异构体按平均浓度排序为HCB > PCB28 > p,p’-DDD > p,p’-DDE > α-HCH > γ-HCH.PCBs以PCB28和PCB52为主,除少量的PCB101外,其余高氯代PCB化合物都未在沉降样品中检出.∑HCHs、∑DDTs、∑PCBs的大气沉降通量分别为0.058~0.268,0.087~0.311,0.049~0.188ng/(m2·d).高海拔地区POPs大气沉降模式可分为“海拔梯度降水型”和“高原型”2类.类似于极地冷凝作用,高原型降雪中的POPs的沉积通量高于降雨沉降通量,但持久性较强的PCB138、PCB153和PCB180则缺失.这一结果验证了高空大气远程迁移和局地的高山冷凝效应的区别.  相似文献   
93.
森林土壤是大气CO2重要的排放源。施肥、采伐、火烧、林下植被管理和土地利用方式改变等人为措施改变了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微气候,显著影响森林土壤CO2的产生与排放。人为干扰对森林土壤呼吸的影响已积累了丰富的研究结果,但因森林类型、土壤状况、地域差异以及气候因素的不同,即使同一种干扰因素对土壤呼吸的影响也存在促进、降低或者未改变等不同的结论。论文利用相关论文数据库查询森林土壤呼吸的文献,在简要分析影响森林土壤呼吸自然因素(土壤温度、含水量)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了施肥、采伐、火烧、林下植被管理以及土地利用方式改变等人为因素对森林土壤呼吸的影响,系统揭示了人为干扰对森林土壤呼吸影响的作用机制,并探讨今后需要加强的研究方向,以期为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林地的合理、可持续经营起到借鉴和启示的作用。  相似文献   
94.
通过二年储灰场模拟盆栽试验,从22个优质牧草中筛选出:白花草木栖-1,白花草木栖-2,白牧1号、白牧2号、紫×黄苜蓿、公农2号苜蓿、大叶苜蓿、苋菜、高羊茅草、碱茅红豆草、小冠花、紫穗槐等13个优质牧草品种。它们都具有。适应性强、长势好;生长快、鲜草产量高、营养丰富等特点,同时都具有较好的综合利用前景,是电厂储灰场培肥改良,防治二次污染,发展农牧业极佳的先锋品种,应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5.
一、前言 一般来说,矿井在建井初期,距离地表较近,许多场合是在二迭系童子岩组之上的岩石中掘进作业.  相似文献   
96.
以2008年夏季对35°N断面的调查资料为依据,分析了在浒苔消亡末期该断面颗粒有机碳(POC)和颗粒有机氮(PON)的分布特征和变化趋势,并结合2006年同期该断面的调查数据分析了浒苔爆发对该断面颗粒有机物含量和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浒苔消亡末期,该断面的POC和PON的分布趋势基本一致,都呈现出近岸高、远岸低,表层高、底层低的分布特征,在垂直分布上与2006年同期的分布趋势恰好相反,这可能是受浒苔消亡产生的大量生物碎屑影响,相比之下底部由于黄海冷水团的垂直环流导致的沉积物再悬浮的作用不是很显著。颗粒物中的C/N出现了罕见的高值,可能是由于碎屑中的含N基团比C骨架降解容易得多所致。  相似文献   
97.
寒冷地区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工湿地作为我国新型的生态处理工艺,在寒冷地区的应用逐渐得到重视。本文总结了寒冷地区人工湿地的发展及应用情况,对湿地设计以及冬季保温措施进行了归纳与总结。  相似文献   
98.
采用盆栽方法,以石灰作对比研究了2种碱性废弃物(纸厂滤泥和赤泥)及添加锌肥对酸性镉污染稻田土壤的修复效应及其相关机制,同时利用大田试验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盆栽条件下施用石灰、纸厂滤泥和赤泥(2 g·kg-1)后土壤 pH显著提高,在淹水平衡7 d和水稻移栽后30 d时土壤交换性钙含量显著高于不施的对照,增幅分别为33.1%~76.0%和31.0%~78.3%,同时土壤有效态镉含量显著降低,淹水平衡7 d时降幅为38.4%~45.0%,水稻移栽后30 d和60 d时降幅分别为37.4%~52.9%和33.2%~38.7%,水稻根系和糙米镉含量显著降低,降幅分别为24.0%~48.5%和26.3%~44.7%.等量碱性物质对提高土壤 pH和降低水稻镉累积的效果为石灰>赤泥>纸厂滤泥.纸厂滤泥和赤泥添加锌肥(0.2 g·kg-1)对降低水稻镉累积的效果均比两者单施更明显.大田试验结果趋势基本相同,施入不同量的纸厂滤泥、赤泥及与锌肥配施后两季作物镉累积量显著减少,当季水稻糙米和第二季油菜籽粒镉含量分别较对照降低了27.1%~65.1%和16.4%~41.6%,糙米镉含量基本达到国家粮食卫生标准(GB 2715-2005).因此,对于中轻度酸性镉污染稻田土壤,利用纸厂滤泥、赤泥及与锌肥配合施用是一种可行的修复方法,通过构建与土壤镉污染程度等特征相适应的碱性废弃物用量与锌肥配施比例,可确保稻米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99.
100.
秸秆还田对双季稻产量及氮磷径流损失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索减少稻田氮磷流失的有效耕作措施,以南方典型黄壤双季稻田为研究对象,采用田间长期定位观测试验,研究了连续7 a(2008—2014年)秸秆还田(RFS)替代38.7%的N、40.8%的P2O5和42.7%的K2O晚稻化肥投入与常规化肥(RF)处理对双季稻产量、地表径流中ρ(TN)、ρ(NH4+-N)、ρ(NO3--N)、ρ(TP)、ρ(DP)(DP为溶解态总磷)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化肥处理相比,秸秆还田处理不仅可从源头上减少晚稻化肥投入,还可降低稻田径流液中氮、磷养分含量,分别使TN和TP流失量减少12.6%、9.7%;氮流失主要以DIN(可溶性无机氮)为主,DIN/TN(DIN输出量在TN输出量中所占比例)为66.2%~70.8%;磷流失主要以DP(可溶性磷酸盐)为主,DP/TP(DP输出量在TP输出量中所占比例)为60.1%~65.9%;秸秆还田处理下早稻较常规化肥处理有增产趋势,增幅为4.5%~10.1%,晚稻有减产风险,但减产差异不显著,平均减幅为6.3%.因此,秸秆长期还田是一种秸秆资源有效利用和节肥增效减失的耕作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