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35篇
安全科学   7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22篇
综合类   86篇
基础理论   11篇
污染及防治   34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主要从挥发,吸附与解吸,渗滤三个方面介绍了二氯苯在土壤中的迁移行为以及生物降解过程,探讨了二氯苯的物化性质,三种同分异构体的构型,土壤特性,外界环境条件等因素对二氧苯迁移行为的影响以及迁移行为与生物降解的相关关系;同时介绍了可降解二氯苯的微生物种类,二氯苯好氧生物降解机理,共代谢现象以及实验室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92.
人工湿地控制暴雨径流污染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8  
研究了不同填料,不同植物的人工湿地对暴雨径流中污染物的去除,实验结果表明:(1)以沸石为填料的人工湿地对暴雨径流中的COD,N具有高而稳定的去除率。(2)沸石能高效去除氨氮,并可生物再生,长期保持吸附氨氮能力。(3)N的去除是通过硝化,反硝化作用。植物吸收,微生物的同化作用去除。(4)草蒲和芦苇对N的去除效果没有明显区别。(5)对COD的去除,芦苇好于菖蒲,但菖蒲的除P能力大于芦苇。  相似文献   
93.
中水回用及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概述了中水回用的发展和现状,总结了中水回用的处理技术.并指出MBR工艺和CASS工艺因其独特的优点在中水回用领域中具有光明的应用前景。同时,对中水回用实践中值得思考和研究的问题也进行了探讨,指出在中水回用过程中尤其需注意其生态安全性研究。  相似文献   
94.
升流式厌氧污泥层反应器水力混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升流式氧污泥层反应器在常温下处理生活污水启动,培养颗粒污泥及运行的水力混合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当HRT在4.28-11.70h时,死区容积只占反应器总容积的2.1%-6.7^。反应器在实际运行中可忽略不良水力混合的影响,水力负荷和沼气容积产量共同影响水流流速在升流方向上的均匀性,它们在离散数D之间存在着如下关系;D=0.0033L+0.045G+0.073。  相似文献   
95.
传统的污水处理采用生物处理方法的居多,其中以二级活性污泥法为主.而生态处理系统有其固有的优势,如低费用、低能耗、运行管理维护简单.两者在一定方式下相结合处理污水,会实现技术、经济和环境效益三丰收.国内外的应用实例可以对其进行进一步说明.  相似文献   
96.
首先介绍了高效藻类塘的发展历史和特点,其次简述了高效藻类塘的生物特性和物理化学变化规律,并重点论述了高效藻类塘的氮磷去除机理及其影响因素,最后对高效藻类塘在控制非点源污染中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97.
页岩陶粒对水体中磷的吸附作用及动力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页岩陶粒对水溶液中磷的等温吸附特征,考察了溶液磷初始浓度、吸附剂粒径和温度对吸附作用的影响,利用一级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对页岩陶粒吸附除磷动力学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页岩陶粒对磷的等温吸附特征符合Langmuir方程,最大磷吸附量为131.58 mg/kg.溶液磷初始浓度越大,温度越高,页岩陶粒对磷的吸附量越大.随着吸附剂粒径的减小,一级动力学速率常数增大,吸附平衡时间缩短.尽管一级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都能反映不同条件下页岩陶粒的吸附除磷动力学过程,但相比较而言,准二级动力学对该过程的描述更为准确,由该模型估算出页岩陶粒对磷的平衡吸附量qe,其误差基本小于13.00%.  相似文献   
98.
自由表面人工湿地脱氮效果中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自由表面人工湿地去除农业面源污水中氮的效果及途径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脱氮效率随水力停留时间(HRT)延长而增加 ,HRT为 0 5、1、2和 3d时 ,系统总氮去除率分别为 18 3 %、3 8 9%、84 9%和 85 6%。HRT <2d ,出水水质波动较大 ,2d以上 ,系统即可高效稳定运行。硝化 /反硝化是湿地脱氮的主要途径 ,挥发和填料吸附脱氮量可以忽略 ,依靠植物吸收可以去除一部分氮 ,茭草 (Zizaniacaduciflora)和芦苇 (Phragmitascommunis)的氮吸收量每年分别为 44 0和70 0kgN/hm2 。  相似文献   
99.
采用紫外光致水合电子这一新型技术降解水中的痕量NDMA,初步研究了紫外光致水合电子对NDMA的降解效能,重点考察了NDMA的一级分解产物DMA、亚硝酸盐及硝酸盐进一步的降解情况,并与紫外直接光解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与紫外直接光解相比,紫外光致水合电子不仅能加快NDMA本身的降解速率,还能有效地促使NDMA的分解产物进一步降解,从而达到控制NDMA的再生、降低水的化学风险的目的。这项研究对于彻底消除水中的二甲基亚硝胺污染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0.
陈志英  王磊  周琪 《四川环境》2006,25(1):74-78
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污泥减量化技术的发展,重点介绍了活性污泥解偶联代谢技术的研究进展和应用前景。分析了代谢解偶联技术用于污泥减量的优点厦英寿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