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7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110篇
安全科学   110篇
废物处理   33篇
环保管理   33篇
综合类   438篇
基础理论   54篇
污染及防治   51篇
评价与监测   32篇
社会与环境   14篇
灾害及防治   8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2 毫秒
181.
双碱法多级雾化超重力旋转床烟气脱硫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多级雾化超重力旋转床是一种新型的强化传质设备,适合于大流量的废气处理,本文选择NaOH-Ca(OH)2双碱法烟气脱硫工艺进行了实验研究,考察了再生液的PH0值,液气比及气体中的SO2初始浓度等对脱硫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2.
本文介绍一种简便、快速的可吸入尘中苯并(a)茈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本法仅需5mL乙腈,超声处理10min即可完成提取过程.提取液离心后,上清液可直接进行HPLC分析.色谱条件:反相C18柱,用乙腈/水梯度洗脱,紫外检测器,λ=254nm.方法的最小检出量10~(-10)g.回收率95%,变异系数4、3%.此方法可用于大气可吸入尘中Bap的监测.  相似文献   
183.
非均相光敏化氧化治理含酚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改进的亚甲蓝-海藻酸钙,作为非均相光敏化剂来光解苯酚水溶液。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一定条件下苯酚水溶液光解表观速率常数,并用[Cr(OCN_2H_4)_6)Cl_3化学光量计测定了其量子产率。本文还用膜的存在来解释导致非均相光敏化氧化速率及量子产率都不低于均相光敏化氧化的原因。应用本法处理含酚废水,取得了初步结果。  相似文献   
184.
采用连续灌胃染毒的方法,探讨了全氟辛酸(Perfluorooctanoic acid,PFOA)经口急性染毒对大鼠海马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影响.选择雄性Wistar大鼠40只,实验组PFOA染毒剂量分别为2、8、30mg·kg-1(bw).连续灌胃染毒7天后,制备海马单细胞悬液,采用Fura-2/AM荧光探针法测定海马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Ca2+]i),使用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机法(HPLC/MS-MIS)检测血清与脑组织中PFOA浓度.结果表明,染毒组大鼠血清与脑中PFOA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水平(p<0.01),血清与脑中PFOA浓度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2=0.611,p<0.01).PFOA染毒8、30mg·kg-1(bw)实验组海马细胞[Ca2+]i分别为(207.89±22.84)nmol·L-1和(284.19±14.75)nmol·L-1,显著高于对照组((141.68±11.47)nmol·L-1)和PFOA染毒2mg·kg-1(bw)实验组((147.38±19.23)nmol·L-1)(p<0.01).大鼠脑、血清中PFOA浓度分别与海马[Ca2+]i存在正相关关系(r2=0.552,p<0.01;r2=0.756,p<0.01).研究结果显示,PFOA暴露可使血清和脑组织中PFOA浓度增加,引起大鼠海马神经元细胞[Ca2+]i升高.  相似文献   
185.
近年来,用m质粒转化药用植物诱导毛状根生产有用代谢产物的研究日益增多,转化产生的毛状根不仅生长迅速,分支多,而且遗传性和生理、生化特性稳定,具有较强的次生代谢合成能力,因此可望应用于大规模生产有用的次级代谢产物[‘-’].青蒿毛状根可产生大量的次生代谢产物  相似文献   
186.
未置换检修酿成重大爆炸事故广西壮族自治区石油化学工业厅陆瑜和1996年8月6日上午9时45分,广西隆安氮肥厂碳化车间,工人在拆卸碳化固定副塔顶部水箱盖时,塔内突然发生化学爆炸,造成1人死亡,7人受伤的重大事故。事故经过该塔原为碳化塔,后将其顶部第七至...  相似文献   
187.
一、前言上海嘉定有机化工厂在生产有机玻璃过程中,排出化学需氧量高达1万ppm以上,含氰50—70ppm的废水,我们曾采用混凝、吸附、电解等多种物化手段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新颖的电解氧化法—充填活性炭电解,对水量小、难降解的有机废水有显著的处理效果。为此,我们最后确定采用中和沉淀、电解氧化、生物处理的工艺流程,使废水中的氰根达到排放标准,COD去除率达90%左右。在高浓度废水经电解氧化后,将厂内的生活污水与之混合,一并进行生物处理,可达到良好的效果。二、工艺流程的确定1.探索性试验由于有机玻璃生产废水呈酸性,为此,必须进行预处理,调节pH值,沉淀过滤。然后,再采用混凝、吸附等手段进行探索,并与新颖的电解氧化法—充填活性炭电解进行比较。其结果  相似文献   
188.
杞麓湖“十五”期间污染底泥环境疏浚工程效益评估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疏浚工程前杞麓湖湖泊生态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在对底泥中污染物释放的原理进行简述的基础上,对底泥疏浚工程效益展开详细的评估,认为底泥疏浚有效地带出湖内污染源,疏浚区水质明显改善,扩大了湖容量,并为湖泊水生态系统恢复创造了适宜的光照条件、底质条件和水深条件,有利于水生态系统的自然恢复,促进湖泊生态系统好转。同时,疏浚底泥的吹填改造了湖周围冷浸田,促进了湖周农田基本建设及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9.
天津泰达园林绿化公司研究中心的科研人员大胆进行废弃物资源化的研究和实验 ,在天津滨海新区的绿化建设中 ,使碱渣、海湾泥、粉煤灰等工业废弃物成为滨海新区绿化建设的新土源。在近日召开的该研究项目专家论证会上 ,专家们一致认为“滨海新区绿化新土源的研究项目”具有独创性 ,在国内外尚属首例 ,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天津滨海新区原址地势低平 ,地面必须通过垫土增高 ,为了寻找新的土资源 ,科研人员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出发 ,将港口清淤的海湾泥、碱厂的废渣、电厂的粉煤灰等废弃物 ,按一定的比例混合、掺拌、改良后作为园林绿化的种植基…  相似文献   
190.
通过对广西地区 1 990~ 1 999年在役压力容器的检验分析 ,认为煤球碳化罐产生裂纹的主要原因是设计缺陷 (材质、壁厚及技术要求 )、低周交变应力、筛栏结构不合理等。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