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5篇
安全科学   26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8篇
综合类   61篇
基础理论   13篇
污染及防治   16篇
评价与监测   7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8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9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为确保学生安全出行,提高学生遵章守法意识,11月20日下午,石狮永宁交警中队民警来到永宁镇梅林小学,开展以“增强安全意识、构建平安校园”为主题的交通安全知识专题讲座,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文明行车走路的基本常识,积极引导学生自觉遵守道路交通法规,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文明参与道路交通。  相似文献   
72.
多年的调查数据表明,每年的3~6月是大宁河回水区水体营养盐及藻类含量增长期。在2011年3—6月对大宁河回水区整个区域的调查过程中发现,水体磷盐含量从回水区上游至入长江河口逐渐增大,总磷0.010~0.257mg/L,溶解性磷0.010~0.208mg/L,正磷酸盐0.010~0.179mg/L;磷盐3个指标中,正磷酸盐变异性最大(各断面59%~85%),能够较好地反映藻类消耗磷盐的情况。正磷酸盐和藻类生物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且在自然水体中有明显分层。在室内培养条件下采用线性关系粗略分析,藻类能在水体正磷酸盐含量较低时释放和转化磷盐,其藻类生物量理论极限容量值略高于天然状态。室内培养藻类发现,藻类生长过程中先是个体的增长,之后数量增殖,但平均体积会变小。藻类生长活性有一个由强到弱然后再增强的过程,而较低正磷酸盐浓度会抑制藻类的生物活性使其一直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  相似文献   
73.
大宁河水华敏感期浮游植物与环境因子关系   总被引:10,自引:8,他引:2  
以三峡支流大宁河水华敏感期(2008年4~5月)水环境状况的监测数据为基础,运用数理统计分析手段,对浮游植物的分布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水温、总氮(TN)、硝酸盐氮(NO3--N)、pH和溶解氧(DO)时空分布差异显著(ANOVA,p<0.05).浮游植物细胞密度时空分布差异显著(ANOVA,p...  相似文献   
74.
将评价参数的代表值与水质标准相比较,确定其应归属的水质级别,这就是最基本的单项评价.包含了多个参数的水质综合评价,其最通常的做法是,或用单项评价的最差级别代表综合评价结果,或用综合指数或评分迭加值来表征水质状况.这里,分级的界限是明确的,水质不是属于“清洁”,便是已受“污染”.若以综合指数值0.5作为起始污染的阈值,那么,0.49仍属于“清洁”,而0.51已属于“污染”.这种“非此即彼”的判断与推理属于和现代数学密切相关的普通集合论的范畴. 但是,绝对的突变是不存在的.在自然  相似文献   
75.
污染河流底泥释放与耗氧对水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较系统地研究了苏州河底泥对水质的影响。应用底泥释放与悬浮的规律,提出了悬浮释放速率方程,其计算值与实测值的误差不大于30%;根据建立的底泥释放迁移和底泥耗氧过程的数学模式,探讨了苏州河污染底泥释放与耗氧对水质的影响,为苏州河污染底泥的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6.
<正>策划人语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工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必须抓好基层治理现代化这项基础性工作”。基层是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的第一关口,是应急处置的第一现场,是防范化解公共安全风险的前沿阵地,是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前提,加强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7.
利用2007-2010年丽水市逐日大气污染物浓度数据和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对PM10、SO2、NO23种大气污染物浓度进行了时空分布特征研究,进而探讨了气象要素对大气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2007-2010年,丽水市主要的3种大气污染物的负荷为PM10> NO2 >SO2,影响大气环境质量的污染物以PM10为主;总体来说,NO2的月均浓度基本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级标准,冬半年(9-12月、1-2月)SO2的月均浓度仅达到二级标准,而夏半年(3-8月)月均浓度基本达到一级标准,PM10的月均浓度都达到二级标准(0.10 mg/m3);在空间分布上,PM10、NO2的年均浓度都表现出东向西逐渐减少的特征,而SO2年均浓度主要体现为南向北递增的特征,3种大气污染物在空间上都表现为在东部缙云、青田等地的污染相对严重,而在西面的遂昌、龙泉等地的污染程度较轻;各种气象要素对大气污染的影响中,除了气压与3种大气污染物的浓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外,其他气象要素都表现为负相关,只是影响程度有所差异.气象要素对大气污染的影响不是单一作用的,而是通过多种气象要素相互配合、相互作用、综合反应来产生作用的.  相似文献   
78.
微波加热再生废弃的净化石油化工废水活性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对石油化工废水净化处理后的废弃活性炭实现循环利用,提出了在无保护气体和活化气体条件下进行微波加热的方法。主要评估了再生温度和再生时间对再生活性炭的吸附性能和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再生温度为600℃,再生时间为15 min时,活性炭的碘吸附能力达到最大值971 mg/g,得率为82.36%。再生活性炭比表面积高达1 028m2/g,总孔体积为1.23 m L/g,平均孔径为4.89 nm。通过废弃活性炭和再生活性炭进行了SEM对比分析,再生活性炭表面杂质减少,孔隙数量明显增多。  相似文献   
79.
城市内涝、山体滑坡、泥石流……洪魔肆虐之处,无论何种灾害降临,都会危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压力面前,广州市始终保持应急状态,牢牢抓住防汛准备的“黄金期”,从“防”字入手,压紧压实责任、强化协同联动,闻“汛”而动践初心,责任在肩显担当。  相似文献   
80.
正一、移动视频监控技术的发展移动监控技术是计算机科学、移动通信、图像处理、嵌入式技术、模式识别及人工智能等多学科高科技的结晶,在安防界一直都备受关注。近年来,随着移动终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和通信技术的深入发展,移动视频监控技术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移动4G网络提供大码流的数据传输能力,为移动视频监控技术协同移动终端融合创造了良好条件,对移动监控的发展起到了关键的助力作用。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