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2篇
安全科学   3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8篇
综合类   66篇
基础理论   3篇
污染及防治   18篇
评价与监测   7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31.
本文通过对甘肃省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的分析,建立了适合甘肃省地域的生态环境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32.
钙法烟气脱硫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谭鑫  钟儒刚  甄岩  佘远斌  张凡 《化工环保》2003,23(6):322-328
综述了湿法、干法与半干法3种钙法烟气脱硫技术的主要特点、脱硫机理及主要影响因素。对3种方法在脱硫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33.
半干半湿烟气脱硫反应塔湿壁现象的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半干半湿烟气脱硫工艺特别适合我国中小型工业锅炉烟气脱硫的需要。提高脱硫效率、降低脱硫剂消耗主要依赖增湿程度的提高。然而,加湿会带来湿壁从而改变工艺干法特征,加速腐蚀,影响系统稳定性等问题。通过对一套工业试验性半干半湿FGD系统反应塔湿壁现象的测试分析发现:塔内涡流滞流区的存在,是湿壁的主要原因;塔壁与主流间过大的温差也经常导致结露湿壁。   相似文献   
34.
生物滴滤(BTF)净化有机废气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数学模型往往形式繁琐、参数众多,实际应用比较困难.半经验生物滴滤模型是基于生物酶促反应基本原理(米-门方程),并在含苯废气的生物滴滤净化动态实验和生物膜静态实验等研究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的一个应用模型.为了符合生物滴滤器内的实际状况,在建模过程中引入了微生物质量浓度沿床层深度变化的函数等合理假设.模型的检验采用将静态实验所得参数代入模型计算,并与生物滴滤动态实验结果进行对比的方法.检验结果表明:在较宽的负荷、表观过滤气速范围内,该模型对滴滤器的模拟值均较符合实验值.该模型的数学形式简单,参数也较少,且主要参数,如生物膜最大净化速率,K值及微生物质量浓度分布等均可通过生物膜静态实验测得.   相似文献   
35.
研究开发了一种光学免疫传感器——平面波导型荧光免疫传感器系统,建立了传感基片的化学修饰和配基固定化方法,并应用该系统检测了环境小分子污染物2,4-二氯苯氧乙酸(2,4-D).结果表明,检测系统对荧光标记抗体的检测限达到0.01μg/mL.传感基片基本不对蛋白质产生非特异性吸附,而对目标污染物抗体具有很强的特异性响应,采用pH1.9、2mg/mL的胃蛋白酶溶液作为活化剂活化传感基片时,基片连续测定20个周期后性能没有明显下降,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在间接竞争免疫检测模式下得到了检测2,4-D的标准曲线,曲线符合Logistic方程.2,4-D的检测下限为2.0μg/L,定量检测区间为5.0~3000μg/L,满足饮用水中2,4-D的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36.
300 MW燃煤机组烟气控制装置对气态汞去除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美国EPA OH法对烟气中不同形态汞的气态汞进行测试,研究300 MW锅炉的袋式除尘、静电除尘和湿法烟气脱硫对气态汞的去除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静电除尘器对气态汞的去除效率仅为32.50%,对颗粒态汞的去除效率达76.88%,而使用袋式除尘器对气态汞的去除效率可达44.33%,可脱除99.92%以上的颗粒态汞;应用湿法烟气脱硫对二价汞的去除率可达49.03%.通过对粉煤灰、炉渣和脱硫石膏等燃煤副产物汞含量分析发现,脱硫石膏中汞的含量最高达0.77 mg/kg,汞及其环境毒性是燃煤副产物安全利用时需要注意一个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37.
基于GIS的贵州省茶园生态适宜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利用GIS技术,在土地利用现状以及喀斯特空间分布的基础上初步划分茶叶种植适宜地和不适宜地。选择对茶叶生长密切相关的地形地貌(海拔、坡度、坡向)、气候条件(光、热、降水条件及空气相对湿度)及土壤条件(土壤pH值)等8个生态评价因子,通过专家打分确定各因子权重,应用GIS空间叠加分析模块实现贵州茶园生态适宜性评价。结果表明:贵州省适宜茶叶种植的面积为32417.00km2,占国土面积的18.40%,其中非常适宜种植茶叶的区域面积为10618.00km2,占国土面积的6.03%;适宜种植茶叶的区域面积为11554.00km2,占国土面积的6.56%;比较适宜种植茶叶的区域面积为10245.00km2,占国土面积的5.81%;不适宜种植茶叶的区域面积为143735.45km2,占国土面积的81.60%。以上评价结果将为贵州茶产业的大力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38.
以稻壳基活性炭(DAC)为载体,利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DAC负载Mn、Ce氧化物的Mn-Ce/DAC脱硝催化剂,并用于氨法SCR反应.采用N2吸附、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程序升温吸附脱附(TPR/TPD)等手段对催化剂的物理化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发现与商业木屑基活性炭负载Mn、Ce氧化物催化剂(Mn-Ce/MAC)相比,Mn-Ce/DAC具有更高的Ce3+/Ce4+比率、表面化学吸附氧含量以及表面Brønsted酸性位点,这与其优良的低温SCR活性及抗硫抗水性能直接相关.原位红外光谱结果显示在含硫气氛中Mn-Ce/DAC表面的硫酸盐含量明显低于Mn-Ce/MAC,表明前者具有优良抗硫性能.  相似文献   
39.
醇类汽油车醇醛酮、芳香烃和烯烃类排放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凡  王建海  王小臣  王建昕 《环境科学》2013,34(7):2539-2545
在两辆试验车上分别燃用纯汽油、M15、M30燃料以及纯汽油、E10、E20燃料,进行了常温25℃Ⅰ型、低温-7℃Ⅵ型和Ⅳ型蒸发排放试验.通过FTIR、HPLC、GC-MS等多种方法联合测量了醇类汽油车的醇醛酮、芳香烃和烯烃类排放.结果表明,不论是在常温还是在低温下,随着燃料中醇类比例的增加,未燃甲醇、甲醛、乙醛排放成比例地增加,苯、甲苯、乙烯、丙烯、1,3-丁二烯和异丁烯排放略有降低.在低温环境温度下,各种非常规污染物的排放明显高于在常温环境温度下.E10、汽油、M15这3种燃料在整个蒸发排放试验过程中的HC排放量相差不大.3种燃料在昼间呼吸试验中的各种非常规污染物蒸发排放差异值较小.  相似文献   
40.
从人地关系的角度出发,构建自然-社会系统指标体系,对2000年、2005年、2007年和2010年长三角25座中心城市人居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并对人-地关系协调度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①自然系统得分差异相对较小,社会系统得分差异相对较大;②自然系统的稳定态减轻了社会系统的差异特征,使综合得分差异相对缩小,但仍然较大;③大部分城市人居环境质量处于一般协调,人-地协调度呈“橄榄状”分布;④人居环境质量得分呈现等级性特征,上海、杭州、南京等城市的人居环境质量较高,而宿迁、淮安等城市的人居环境质量排名靠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