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0篇
安全科学   2篇
环保管理   7篇
综合类   22篇
基础理论   4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斑蝥的药用研究及其开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斑蝥是一类重要的药用昆虫。本文从其药化、药理、临床研究以及其体内含量阐述了斑蝥的药用价值,论述了开发利用斑蝥资源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合理开发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32.
不同起始密度对3种赤潮微藻种群增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起始密度下,赤潮异弯藻、亚历山大藻和中肋骨条藻种群增长的特征。结果表明:3种赤潮藻的生长曲线可用逻辑斯谛增长模型拟合。不同的起始密度(0.2×104mL-1、0.4×104mL-1和0.8×104mL-1)对3种藻生长过程中进入指数生长期和静止期的时间、所达到的种群最大密度均有影响。随着起始密度的提高,3种藻进入指数生长期和静止期的时间缩短,但所达到的种群最大密度有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33.
水环境中存在的微量有机污染物可在较低浓度下对人类造成较大的危害.基于细管流紫外反应系统(MFPS)研究了典型微量有机污染物磺胺甲噻二唑(SML)在紫外(UV)和真空紫外/紫外(VUV/UV)辐照下的光降解过程,发现SML在VUV/UV辐照下的降解速率明显快于UV辐照.采用MFPS测定了各光化学动力学参数:UV和VUV/UV辐照下光子剂量基反应速率常数分别为0.88×10~3和4.64×10~3m~2·einstein-1;量子产率分别为0.227和0.379;羟基自由基(HO·)和SML的二级反应速率常数测定为6.59×10~9L·mol~(-1)·s~(-1).探讨了pH值和初始SML浓度对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VUV/UV辐照下pH 7.0时的SML降解速率达到最大,而UV辐照下SML的降解速率随pH增加而逐渐增大;初始SML浓度的增大会降低UV和VUV/UV辐照下的降解速率.此外,本研究表明MFPS作为实验室光反应系统可快速、准确地测量各光反应动力学参数,VUV/UV在去除水中微量有机污染物方面的效果优于UV,可较好的处理水中微量有机污染物.  相似文献   
34.
海洋菌株y3的分离鉴定及其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特性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从胶州湾海底沉积物中筛选出1株高效的海洋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细菌y3,经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实验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确定该菌株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对其在实际含氮海水中的脱氮实验结果表明,菌株y3的最佳碳源为柠檬酸三钠,最适p H为7.0,最适C/N为13;菌株均能以NH4Cl、Na NO_2和KNO_3为唯一氮源进行反应,20 h后其去除率分别为98.69%、78.38%和72.95%,在硝化过程中几乎没有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的积累.以不同比例混合两种氮源反应20 h,当NO~-_3-N∶NO~-_2-N分别为2∶1、1∶1和1∶2时,脱氮率分别为99.56%、99.75%和99.41%;当NH~+_4-N∶NO~-_3-N分别为2∶1、1∶1、1∶2时,脱氮率均为100%;当NH~+_4-N∶NO~-_2-N分别为2∶1、1∶1、1∶2时,脱氮率分别为90.43%、92.79%和99.96%,多高于单一氮源的情况.该菌株具有较好的高盐废水脱氮处理效能.  相似文献   
35.
本文报道了对山东省曲阜市蝴蝶资源及其生态调研的结果。通过作者两年多的采集调查,共获得蝴蝶标本700余号,经整理、鉴定后确认它们隶属于6个科、38种,并总结了曲阜市蝴蝶种类的优势种和稀有种,此结果为预防和控制各种害虫的发生与蔓延,为山东省昆虫资源的多样性保护提供了有益的资料。  相似文献   
36.
研究了1株中度嗜盐异养硝化菌gs2的脱氮特性和耐盐性能.从处理高盐度废水的成熟活性污泥中分离出1株中度嗜盐的异养硝化细菌gs2,对该菌株进行形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以及16S 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该菌株为盐单胞菌属(Halomonas),能在NaCl质量分数为0~20%的培养液中生长; 能耐受较宽范围的pH值(6~11),且最适pH值为8; 在25~35 ℃下均可生长,且30 ℃时生长最佳.采用CH3COONa和NH4Cl作为碳源和氮源对菌株gs2进行硝化特性研究,经过24 h培养后gs2对NH+4-N和COD的最终去除率分别为81%和74.24%; 在亚硝化和反硝化培养基中经过24 h后,gs2对NO-2-N和NO-3-N的最终去除率均可达到90%以上,表明该菌株可实现同步硝化和反硝化,即可以独立完成生物脱氮的全部过程.  相似文献   
37.
高盐废水生物处理研究进展与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盐废水中的高含盐量对微生物的生长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增加了含盐废水生物处理的难度.本文从盐度对生物处理系统有机物去除率和对脱氮、除磷效果影响等三个方面,综述了高盐废水生物处理的研究进展情况,分析了高盐废水生物处理的可行性,指明了高盐废水生物处理今后的研究方向,以期为今后高效处理高盐度废水提供有益的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