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51篇
安全科学   72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19篇
综合类   97篇
基础理论   16篇
污染及防治   15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9篇
灾害及防治   1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14 毫秒
101.
小麂(Muntiacus reevesi)是偶蹄目鹿科麂属动物,在我国种群数量丰富,分布广泛,但关于小麂在不同区域的空间分布及活动节律的差异性研究相对较少。为掌握小麂的活动节律及其影响因素,2018年3月至2019年2月利用红外相机技术对江西省桃红岭梅花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九岭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齐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小麂进行了监测,每个保护区的红外相机数量均为60台,相机工作日分别为9 692、9 659、14 582 d,小麂的独立有效照片数分别为603、665、1 032张,并运用单季节占域模型估算了各地区小麂的占域率和探测率,分析了海拔、坡度、植被覆盖度以及距水源地距离等环境变量对小麂活动规律以及分布范围的影响。结果表明,桃红岭保护区和九岭山保护区的小麂偏好于海拔较低、坡度较小、植被指数较低、距水源地距离较近的区域;齐云山保护区的小麂偏好于海拔较高、坡度较大、植被指数较高、距水源地距离较近的区域。小麂为明显的晨昏性动物,日活动高峰出现在06:00—08:00和17:00—19:00。其日活动节律在齐云山存在显著季节差异,桃红岭保护区和九岭山保护区则无显著季节差异,各保护区之间...  相似文献   
102.
基于ArcView的空间型苏州河环境信息系统原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流域污染源调查的大量第一手资料,依据GIS开发设计中原型法的思想,以结构化系统分析为主要技术路线,以ArcView为主要软件平台,采用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Avenue所开发的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管理信息系统,探讨了系统开发中的主要技术问题,包括确立系统开发的构想与目标、系统分析与设计、系统开发、系统应用等。笔者认为,流域环境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将为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的规划与管理提供高效、科学的信息支持,从而提高规划与管理的水平。   相似文献   
103.
通过对东平湖污染水团的监测和分析 ,研究了污染水团生成的原因及规律 ,并对污染水团对水产养殖的危害做了调查。对防治污染水团的生成及提高东平湖的水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4.
中国石油高度重视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工作,集团总部和所属企业均在风险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应急预案体系,为有效应对各类突发事件提供了重要的支持。文章首先探讨了数字化应急预案的概念,分析了中国石油对数字化应急预案系统的具体需求。其次,从总体框架、技术架构、内部接口三个方面对中国石油数字化应急预案系统进行了框架设计。最后,根据中国石油业务实际和信息化现状,提出了中国石油数字化预案系统建设的实施步骤。  相似文献   
105.
选取4种从石油污染土壤中分离出的石油降解菌(包括根瘤菌(A)、节细菌(B)、嗜盐菌(C)和芽孢杆菌(D)),对模拟石油污染土壤进行了微生物修复实验。考察了4种菌单独使用时的石油降解率,确定了混合菌的最佳配比和菌群的最优培养条件,并对比了微生物修复前后土壤的各项性质。实验结果表明:4种菌均可提高微生物修复石油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使用D菌时石油降解率最高;当混合菌的w(A)∶w(B)∶w(C)∶w(D)=12∶2∶21∶65时,在培养条件为混合菌接种量122.0 mL/kg、土壤含水率14%(w)、鸡粪加入量90 g/kg、麦糠加入量150 g/kg和表面活性剂加入量22 mL/kg的情况下,土壤的修复效果最好,40 d后石油降解率达66.95%;经混合菌修复的石油污染土壤,其肥力明显升高,脱氢酶、过氧化酶和脲酶的活性均升高,微生物数量也有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06.
灰色关联度在分析煤矿百万吨死亡率影响因素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灰色理论关联度的分析方法,从定量的角度探讨了商品煤产量、职工总人数、煤矿死亡总人数、20万工时死亡率对百万吨死亡率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灰色关联度方法可分析出影响安全工作结果的主要因素,为确定安全工作重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7.
为减少汽车起重机失稳事故的发生,对其稳定性进行分析,在起重工况下,不同施工场所时,分析各种影响因素,并采取对应的安全措施。  相似文献   
108.
采用电化学阳极氧化法制备二氧化钛纳米管(TNT),通过改变氧化时间和氧化电压来制备具有不同形貌结构的TNT,并探讨不同条件下制备的TNT对模拟污染物甲基橙的光电催化降解活性.结果表明,当氧化电压由45 V增加到60 V时,相同氧化时间下制得的TNT的管长、管径、长径比都明显增加,而管壁厚均相应减小,氧化时间和氧化电压对制得的TNT的管长、管径和管壁厚等形貌特征有着重要的影响;在45 V、4h,60 V、3h和60 V、6h下制备的TNT具有较佳的形貌结构(管长分别为12.41、20.35、25.85 μm,长径比分别为110、166、178),其中又以60 V、6h时制备的TNT具有最佳的光电催化活性,其光电催化降解甲基橙的表观拟一级动力学速率常数为2.26×10-3 min-1;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TNT的长径比对其光电催化活性有着极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9.
110.
针对矿井复杂环境对封孔材料使用性能提出的要求,通过引入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复合三乙醇胺(TEA)作为有机早强组分,氯化钠(NaCl)、硫酸钠(NaSO4)为无机早强组分,模拟井下高湿环境,,通过正交试验并利用热失重分析(TG)、X射线衍射分析(XRD)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研究手段考察了早强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当掺量为氯化钠0.5%,硫酸钠0.5%,三乙醇胺0.05%,AMPS1.0%时,早强效果最显著。封孔材料1 d抗压强度为5.5 MPa,3 d抗压强度为9.7 MPa,7 d抗压强度为13.9 MPa,分别比基准组强度提高了323%,137%和16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