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2篇
安全科学   23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24篇
基础理论   8篇
污染及防治   5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21.
22.
噪声主观反应模糊隶属函数的AHP计算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模糊数学层次分析法(AHP)的原理,构造判断矩阵,针对不同的环境功能区域,定量计算各主观烦恼度表述等级的隶属度,求出了相应环境下的模糊隶属函数,并运用于噪声主观烦恼反应阈值的计算.实例计算表明,对不同环境建立不同的烦恼隶属函数,更符合人们对噪声主观反应所作表述的实际,计算得到的烦恼概率和噪声阈值更科学可信.  相似文献   
23.
热强化气相抽提技术因其修复周期短、二次污染可控以及对土壤质地和污染物性质适应性较强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有机污染场地修复,但目前国内外关于该技术的数值模拟研究较少. TMVOC模型可模拟多孔介质的热量传递及污染物的运移、去除过程.为建立系统化、精准化的有机污染场地热强化气相抽提修复模型,探究有机污染场地热强化气相抽提修复过程,提高热强化气相抽提技术的治理精度,以天津某试剂厂中试场地为研究对象,采用TMVOC模型模拟原位热传导(TCH)强化气相抽提过程中场地的温度变化及目标污染物氯苯的去除效果,结合中试数据进一步阐明场地升温过程及氯苯的去除规律,并验证TMVOC模型的可信度.结果表明:(1)模拟加热7周后,TCH-A区的平均温度为99.4℃,维持该温度1周后平均温度降为95.0℃,升温过程温度监测数据模拟值与试验值的拟合优度R为0.995.(2)模拟加热7周后,TCH-B区的平均温度为84.8℃,维持该温度1周后平均温度升至88.0℃,升温过程温度监测数据模拟值与试验值的拟合优度R为0.989.(3)模拟热强化气相抽提修复8周后,氯苯的去除率达97.3%,第1周的去除速率最慢,第4周最快,...  相似文献   
24.
重金属铜在小麦中的富集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盆栽法,以小麦为受试作物,通过对不同时期各器官重金属含量的变化.研究重金属Cu在小麦中的富集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生长时期小麦不同部位中重金属Cu的含量有很大差异,总的来说,大部分Cu富集在小麦根部,向地上部分迁移较少,幼苗期分布为根>叶片;拔节期分布为根>茎>叶片:抽穗期分布为根>茎>叶片>颖壳;成熟期分布为根>茎>叶片>籽实>颖壳.小麦不同部位随Cu投加量增加对Cu的富集规律有所差异.如在各生长发育期.根中Cu含量整体上随Cu投加量增加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25.
臭氧氧化作为水处理工艺中预处理或深度处理的手段之一,在饮用水厂、污水处理厂等已被广泛应用。文章以研究有机物急、慢性毒性的模式生物——斑马鱼胚胎为模型,对2-萘酚及其臭氧氧化溶液的急性毒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萘酚对斑马鱼胚胎具有明显的致畸和孵化抑制作用,胚胎的死亡率随暴露溶液浓度的升高而升高,24、48、72 h的LC50值分别为(7.39±0.65)mg/L、(6.49±0.48)mg/L、(6.27±0.52)mg/L。臭氧氧化可以有效去除2-萘酚,并降低其急性毒性,急性毒性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而降低,有利于后续的生物处理和污水达标排放。初始浓度为25 mg/L的2-萘酚溶液在实验条件下,经臭氧氧化12 min后去除率达100%,反应35 min后,溶液对斑马鱼胚胎的急性毒性消失。结合胚胎急性毒性实验结果和液相色谱/质谱、离子色谱的中间产物分析表明,2-萘酚臭氧氧化产物对斑马鱼胚胎的急性毒性作用大大低于2-萘酚,臭氧处理能有效降低2-萘酚的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26.
有机氯农药(Organochlorine pesticides, OCPs)曾在全世界被大量使用,即使禁用多年,仍能在各种环境介质中被广泛检出,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存在着潜在的威胁。因此OCPs的环境迁移和归趋一直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树皮是一种天然的被动采样器,能够很好的反映出大气有机物长期的污染程度。本文简要论述了树皮作为被动采样器在大气污染物监测研究中应用的优势,并对OCPs在树皮中的残留浓度、特征及影响其富集的因素进行了探讨,最后特别针对具有手性的OCPs在树皮中的对映体选择性特征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27.
正韩国"世越"号客轮沉没事件中,失踪乘客家属乃至韩国民众被一个残酷现实所触动:客轮发生严重倾斜后,船上300多名学生中大多数仍然按照船方指示留在船舱中待命,最终与客轮一同沉没,一些没有听从指示的学生反而因此获救幸存。韩国媒体不禁拷问,灾难之后,韩国家长该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继续绝对  相似文献   
28.
厦门湾空气质量对新冠疫情管控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徐超  吴水平  刘怡靖  钟雪芬 《环境科学》2021,42(10):4650-4659
通过对厦门湾城市群在COVID-19封锁前后6周内(2020-01-11~2020-02-21)的空气污染物浓度变化进行分析,以确定影响本区域空气质量的主要人为污染源.在春节假期与封锁叠加期间,SO2、NO2、CO、PM10和PM2.5浓度相比于节前1周的下降幅度分别为6%~22%、53%~70%、34%~48%、47%~64%和53%~60%,而O3浓度变化没有一致的规律性;与2018~2019年历史同期相比,PM2.5、PM10、CO和NO2的下降幅度更大,但SO2的下降幅度相当;在复工复产后,NO2的反弹幅度最大(38%~138%),远高于SO2(2%~42%),显示交通源相对于固定源更易受到疫情管控的影响;春节后风速增大和降水增多也为SO2、NO2和PM的下降提供了正向影响.利用反距离插值权重法,得到管控前后厦门湾城市群不同污染物的空间分布变化特征,显示NO2浓度高值区的变化与交通源高度相关,CO和SO2空间分布特征保持稳定,复工后PM2.5和PM10在人口与路网密集区变化不明显,而在工地相对集中区域有明显上升,O3空间分布的低值区与NO2的高值区具有较好的空间匹配性,显示NO2对O3滴定作用明显,可为进一步O3污染减排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9.
本论文通过直接沉淀法制备了CuO催化剂,结合过硫酸氢钾,在常温常压下催化氧化处理苯酚模拟废水。采用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粉末衍射(XRD)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反应过程中各影响因素对降解效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催化剂用量为0.2 g/L,氧化剂浓度为0.25 g/L,pH值为7,反应时间为60 min的条件下,浓度为50 mg/L的苯酚降解率可达100%,TOC去除率达84%。进一步实验表明,催化剂具有良好的重复使用能力。最后,通过自由基捕捉实验,考察了体系中的自由基种类,并根据实验结果,讨论了CuO/过硫酸氢钾体系的催化降解机理。  相似文献   
30.
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选择16S rRNA V6区作为目标片段,对夏季太湖梅梁湾水体中的细菌群落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共产生了101 427条优质序列,细菌为100 935条,占99.5%;在蓝藻暴发期间,共检测到14门,55属,610个操作分类单位。优势门类为蓝藻门(39.7%),放线菌门(27.2%)和变形菌门(23.4%),微囊藻属(21.0%)和聚球藻属(15.9%)为主要优势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