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安全科学   15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7篇
综合类   34篇
基础理论   4篇
污染及防治   3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社会与环境   13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81.
通过对菱镁玻璃纤维瓦厂工人的健康状况和工作环境的调查,进一步了解菱镁粉和玻璃纤维粉尘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刺激上呼吸道和皮肤粘膜。  相似文献   
82.
污泥脱水是污泥资源化利用的前提,采用高铁酸钾(K2FeO4)和污泥生物炭(脱水污泥在500℃热解制得污泥生物炭,记为BC500)作为调理剂对污泥进行预处理。污泥经3.00 g/L K2FeO4和9.00 g/L BC500调理脱水后,泥饼含水率降低至42.33%,较未经调理脱水后泥饼含水率(78.80%)减少36.47百分点。通过低场核磁共振技术(low field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LF-NMR)检测脱水泥饼中残留水分的存在形式,并对水分种类进行划分。在K2FeO4氧化作用下,水分子与有机物的结合能被削弱,泥饼中残余结合水(0.23~10.72 ms)占比为99.68%~99.81%,毛细管水(70.00~700.00 ms)占比为0.19%~0.32%,原污泥泥饼中强结合水转化为弱结合水、毛细管水、自由水,弱结合水转化为毛细管水或自由水,毛细管水则转化为自由水,而自由水在机械脱水过程中几乎可以完全脱除。根据成像结果...  相似文献   
83.
交通道路对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科学评价交通道路对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尚未受到足够重视。为此,通过搜集大量文献,归纳了高速公路、普通公路、城市轨道交通、铁路等交通道路对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研究表明,目前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交通道路对于区域土地利用类型和景观格局的影响上。研究发现,交通道路可以通过改变交通可达性,影响周边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其影响程度与道路等级、与道路距离、原有土地利用类型等有着密切关系。相比较于开放型道路,封闭型交通道路如高速公路、城市轨道交通、铁路等,其对于周边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主要通过出入口、站点等实现,并在“点”状影响的基础上形成“轴”状影响;在研究方法上,国外学者侧重模型分析,国内学者侧重宏观分析,缓冲区分析等方法是目前普遍使用的方法,但在严谨性上有待改进。最后在特殊节点、特殊地域、改进方法、建立模型等方面对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交通;土地利用;变化;影响  相似文献   
84.
海岸带土地开发利用及生态环境效应研究简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岸带土地利用变化是影响海岸带生态环境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广为关注和研究的热点问题,研究海岸带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对于了解区域的生态环境演变乃至全球变化具有重要意义。分析海岸带土地利用变化研究在全球变化研究中的地位,阐述海岸带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及生态环境效应研究,对研究全球气候变化、海平面上升、陆地与海洋交互作用及由此引起的岸线变迁、入海营养盐和悬浮物及沉积物等物质通量变化、海岸带生物多样性、海岸带区域乃至整个全球C、N等物质总循环等都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以上研究,简述海岸带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生态环境影响研究进展,总结分析海岸带土地利用变化及环境效应影响研究目标和重点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85.
2009年江苏省沿海开发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了解江苏沿海城市过去土地利用变化轨迹以及驱动因子是未来江苏省沿海城市土地利用规划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基于5期TM30 m×30 m RS遥感影像和GIS技术,分析东台市1980~2010年土地利用结构与变化轨迹,并通过典型对应分析(CCA)分析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东台市1980~2010年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为耕地(2029.02 km2)、建设用地(155.31 km2)、草地(60.41 km2)和水域(56.56 km2)。近30年土地利用变化量占总面积的16.98%,其中耕地、草地和建设用地变化量最大。土地利用变化最主要轨迹为耕地转建设用地,主要位于市区及周边地区,其次为草地转耕地,主要位于海岸带地区。东台市土地利用变化热点区域分别为市中心和海岸带,二者相距较远,相对独立。CCA分析显示城镇、交通和斑块形状复杂程度等是影响沿海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的重要因子,海岸线作为沿海城市主要特征,随着海岸滩涂围垦开发,到海岸距离也是沿海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的重要影响因子。因此,在沿海城市土地利用规划中需要重点考虑城镇布局、交通等基础设施分布、斑块的形状等因子,通过海岸带土地利用方式转变来加强市区与海岸带之间联系,促进社会经济转变,进一步保护海岸生态环境,提高海岸开发综合效益,引导土地利用走向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