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6篇
安全科学   3篇
综合类   40篇
基础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1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31.
小流域面源污染特征及其控制对策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水环境面源污染的严重性已受到国内外的普遍关注,其中小流域面源污染已成为面源污染问题研究的热点。文章系统的分析了小流域面源污染的发生机理和农业面源污染的特点,探讨了小流域面源污染对水环境的影响。并提出了小流域面源污染的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32.
研究了添加剂(粘土和粉煤灰)、水洗预处理对焚烧飞灰烧结过程重金属(Cd、Cu、Zn、Pb、Cr、Ni)迁移特性的影响.水洗时间为8、 16、 24 h.烧结实验条件为成型压力3 kN,烧结温度1 100℃,烧结时间4 h.结果表明,在飞灰中粘土添加比例增加到70%时,重金属Cd的固化率从16.96%升高到28.42%,Pb的固化率从10.58%升高到37.02%, Cu的固化率从46.38%上升到55.14%,Zn的固化率从42.14%上升到64.47%,Ni和Cr的固化率总体上呈现下降的趋势.总体上添加粘土对焚烧飞灰烧结过程中重金属的固定效果有限.当粉煤灰在烧结前样品中的比例增加时,Cd的固化率从16.96%下降到4.67%,Cu的固化率从46.86%上升到81.43%.粉煤灰的加入对于Zn和Pb的影响不大,对于Ni和Cr的影响规律也不明显.水洗预处理可以把Cd、Cu和Pb的固化率提高到80%以上.焚烧飞灰烧结体TCLP浸出测试表明,添加粘土和粉煤灰以及水洗预处理后,焚烧飞灰烧结试体的重金属浸出浓度普遍较低.  相似文献   
33.
有机垃圾单级高固体厌氧消化的中试实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温(37℃)条件下,应用连续式单级高固体厌氧消化技术对有机垃圾进行了实验室规模的处理研究.结果表明:①根据产气量及pH值变化在时间上可划分为酸化阶段、恢复阶段、稳定阶段及过饱和阶段.②经过酸化的过程后,pH值最低达到5.6左右;在恢复阶段反应器内pH值随TS浓度的增加而稳定在6.8~7.8之间,产气量及甲烷气体浓度均增加;③稳定阶段有机垃圾消化反应总体运行状况良好,第125d出现最大日产气量.为91.86 L·d-1,此时消化液TS浓度为14.78%,甲烷气体的浓度50%一55%左右,HRT为20d,生物降解率为65.28%.④超负荷阶段,TS浓度达到17.71%,氨氮浓度为3770 mg·L-1,抑制了产甲烷杆菌的代谢,发酵液的PH值持续下降到5.8左右,生物降解率也下降到48.25%.  相似文献   
34.
研究了一种实验室范围内源分类生物有机垃圾制取甲烷潜能的方法.37℃条件下,添加20 g新鲜物料和300 mL来自于沈阳市污水处理厂接种体.于3个平行反应器中进行为期50 d的厌氧消化实验,通过气相色谱定期检测甲烷气体的浓度.在37℃条件下,BMW及其各组分厌氧消化产气速率为:淀粉>BMW>蛋白质>食用油>脂肪>纸,BMW、淀粉、蛋白质、食用油、脂肪和纸最终甲烷化潜能(CH4/VS)分别为:218.15、209.11、194.20、238.86、257.82和131.41 mL/g,其厌氧生物降解率分别为:67.73%、72.88%、65.84%、78.38%、74.11%和47.98%.  相似文献   
35.
以循环流化床反应器为实验平台,研究了焚烧温度为850℃下添加剂(NH4Cl和KCl)对超细颗粒物与重金属共生成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NH4Cl和KCl的存在均会降低超细颗粒物的数量浓度,但KCl的效果更佳,发挥的是阶梯式或者协同式作用.此外,添加比例为3%时对超细颗粒物数量浓度的降低最为明显.重金属Cr,Mn,Ni主要通过夹带方式形成超细颗粒物;而重金属Pb,Cu,Zn则主要通过蒸发、冷凝和吸附方式累积在超细颗粒物中.无机氯在焚烧过程中可以作为颗粒之间良好的粘合剂,促进超细颗粒物之间的成长和团聚,同时促进其表面形态的生长.此外,K的存在会促进细模态颗粒物之间的凝聚成长,使得细模态颗粒物的峰值增大,而NH4+的存在会降低粗模态颗粒物的峰值.本研究可为污泥等废物热处理过程中重金属与超细颗粒物的协同控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6.
LC添加剂对垃圾焚烧飞灰熔融过程重金属迁移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垃圾焚烧飞灰熔融处理可以实现对重金属污染的有效控制.通过实验系统研究了熔融处理过程液体陶瓷添加剂对重金属迁移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1400℃时加入液体陶瓷可以显著增加Cr、Pb和Zn的固化率,但却使Cd和Cu的固化率降低.当添加剂小于10%时Ni的固化率几乎不受影响.加入10%LC的结果表明,Cr、Zn的挥发主要在61min后进行;随着温度升高,Cr的固化率逐渐降低,其它金属变化不显著.结果表明LC添加剂对熔融过程重金属固化影响显著,而且LC对各种重金属的影响具有选择性,为了实现重金属良好固化,LC添加比例要适量,而且熔融时间不宜超过33min.  相似文献   
37.
以牛粪为研究对象,考察超声波预处理对牛粪厌氧消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强度的超声波预处理对牛粪厌氧消化有一定促进作用。与未经预处理牛粪相比,在100、175、250W超声波预处理下牛粪厌氧消化的最高产气速率从127.02mL/d分别提高到179.26、212.73、298.71mL/d,累计产气量从1 674.18mL分别提高到2 279.81、2 508.05、2 730.66mL,消化液达到最低pH的时间从30d分别缩短至25、15、10d;消化液最大溶解性COD从14 881mg/L分别提高到16 450、17 080、19 250mg/L,牛粪挥发性固体的生物降解率从44.7%分别提高到55.4%、57.3%、61.7%。超声波强度过大将对微生物造成破坏,降低生物反应活性,从而抑制牛粪厌氧消化。经325W超声波预处理后,牛粪厌氧消化的最高产气速率、累计产气量等参数均不及未经预处理牛粪。在未来实际应用中,应注意控制超声波强度,以达到最优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38.
以沈阳市某小区城市有机垃圾(BMW)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季节特性及其在厌氧消化时产气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BMW总固体(TS)含量随季节变化明显,春、冬季高于夏、秋季,冬季最高,为17.55%(质量分数,下同),比夏季高3.31百分点,一年中的平均值为15.91%;挥发性固体(VS)含量随季节变化规律与TS相反,夏、秋季略高于春、冬季,夏季最高,为87.20%,春季最低,为85.08%,平均VS为86.10%,整体来看,VS随季节变化不明显。对分类后BMW进行厌氧消化,发现冬季BMW排放量少,但产气潜能却比夏季高8.5%。  相似文献   
39.
40.
污泥富磷堆肥前后重金属赋存形态及释放能力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市政污泥富含有机质和N、P等营养元素,经堆肥稳定化处理后可成为矿山废弃地复垦的良好基质,但市政污泥中含有的重金属成为限制其土地利用的主要瓶颈.以磷尾矿为辅料进行污泥堆肥处理,既可利用其中磷酸盐固定市政污泥中的重金属,又可实现磷尾矿和市政污泥的协同资源化利用.以磷尾矿渣为辅料,采用高温好氧堆肥工艺,研究污泥堆肥前后重金属As、Cr、Cu、Ni、Pb、Cd和Zn的赋存形态以及不同pH条件下的重金属浸出特性,探讨污泥富磷堆肥处理对堆肥中重金属迁移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污泥添加磷尾矿渣经过堆肥处理,促进了重金属由不稳定形态向稳定形态转化,降低了重金属在土壤自然pH范围(6~8)内及强碱性条件下的潜在释放风险,有利于污泥的土地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