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61篇
安全科学   35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10篇
综合类   115篇
基础理论   25篇
污染及防治   16篇
评价与监测   6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阿哈水库浮游植物功能群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解贵州高原阿哈水库的浮游植物功能类群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于2012年至2013年枯水期(11月)、平水期(4月)、丰水期(7月)对浮游植物与水样进行分层采样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浮游植物可分为23个功能群,优势功能群为B、D、J、LO、P、S1和X1,其时空分布特征表现为:枯水期、平水期与丰水期分别以B+D+P+LO、S1+LO以及S1为主,其丰度由枯水期至丰水期依次递增;优势功能群主要在15 m以下水体发生变化,营养物质分布差异及人工放闸泄水是产生该特征的主要原因;采样点大坝和库中的优势功能群季节变化大致相同,但却表现出大坝多于库中,而其丰度却低于库中的特征,水动力条件是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经RDA分析得出,优势功能群丰度与水温呈正相关,与总氮、透明度、磷酸盐、硝氮呈负相关,其中水温、透明度为影响浮游植物功能群时空分布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13.
在某市餐厨垃圾处理厂场地平整设计中,利用Matlab软件对台阶式场地平整方案进行优化设计,即在Auto CAD环境下用等高线法计算各级台阶的土方量,用Matlab软件拟合出台阶设计高程和土方量的函数关系式,在约束条件下求解,得到了最优设计高程和基于土方挖填平衡条件下场地平整的最小土方工程量,为工程总平面布置提供优化方案。其分析设计方法可为工业企业台阶式场地的总平面布置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乌江干流中上游水电梯级开发水温累积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乌江流域洪家渡库尾至乌江渡坝下的水电工程干扰典型段为研究区域,利用建坝前后的水温实测资料,采用建坝前天然水温和建坝后下泄水温比较法,对乌江干流梯级水库水温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对天然水温改变最大的电站为洪家渡和乌江渡,前者是受水库水温结构自身影响,后者是梯级联合运行的结果;梯级联合运行使库区水温分层有所减弱,随着时间的推移或上游梯级电站的建成,电站下泄水温年变化过程趋于均化,与天然水温的延迟也越加明显;不同的水库水温结构对水温累积效应的影响也各不相同,稳定分层型水库对水温累积具有正效应,混合型水库具有负效应,过渡型水库处于两者之间,体现了梯级电站的水温累积影响,为研究减缓下泄低温水的对策措施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采用催化动力学分光光度法对2011年4月、8月、10月和2012年1月桑沟湾溶解态铁(dissolved iron,DFe)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桑沟湾4个季节DFe的平均值分别为3.8 ±0.7 nmol/L、3.3 ±1.8 nmol/L、2.6 ±1.0 nmol/L、1.8 ±0.6 nmol/L,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t-test,p < 0.05,n=19)。桑沟湾DFe的平面分布主要呈现出河口和近岸浓度较高,随离岸距离的增加浓度逐渐降低的变化趋势。通过对桑沟湾周边河流、地下水DFe含量的分析及箱式模型的计算,结果表明桑沟湾海域DFe的主要来源包括河流、地下水的输入和大气沉降等;而其主要的汇为向黄海的输出以及养殖生物的吸收利用。DFe在桑沟湾的存留时间与大洋相比明显降低,可能与特殊的水文环境与养殖生物的吸收利用有关。  相似文献   
16.
以某城市为例,研究城市建筑泥浆的污染现状,并分析泥浆受到污染的原因.结果表明:对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中的Ⅳ类标准限值,调研的4个工地泥浆水全部超标;该城市地层土壤中的有机质、总氮、总磷含量高是泥浆水超标的重要原因,工地制浆使用的地表水和污水也不能满足Ⅳ类水质的要求.在建筑工地的管理中,应...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地铁车辆故障模式危害度评估的准确性,开发基于信息公理和区间二元语义的故障模式危害度评估方法。评估过程中,将语言值作为风险因子的评估值,并考虑存在评估值为区间语言值以及评估值缺失的情况,同时为避免转换过程中信息丢失,利用区间二元语义转换语言评估信息;提出基于区间二元语义的风险因子主客观权重求解方法;结合信息公理,提出基于区间二元语义的信息量计算方法,并根据信息量,评估故障模式危害度;最后,将该方法应用于实例并与其他方法进行对比分析,验证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结果表明:用该方法得到故障模式的危害度符合实际情况,其结果较用对比方法得到的更加客观、准确。  相似文献   
18.
以北京西六环大觉寺外环K145+600阳坡、土石坡为治理对象,采用当地壤土、绿化废弃物堆肥等7种材料,在前期模拟实验的初步结论和施工经验的基础上,配制4种不同的喷播基质(A1、A2、A3、A4)进行现场喷播对比试验。A1基质中将绿化废弃物堆肥与草炭混配作为肥料;A2、A3基质中使用绿化废弃物堆肥作为肥料,分别为30%与40%;A4基质作为对照其中使用的肥料为草炭,是目前边坡绿化工程当中常用的草炭基质。动态监测了基质初期的理化性质和植物生长指标,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対喷播初期基质的稳定性、适生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4种基质之间在容重、总孔隙度、体积含水率、抗剪强度、表层硬度上都不具有显著性差异,但4种基质在非毛管孔隙度、稳渗速率、有机质含量、全氮含量、第36天出苗数指标方面差异显著。4种基质的综合适宜性得分顺序为A3A2A4A1,表明A2、A3基质优于A4草炭基质,A2基质为土壤70%、堆肥30%、粘结剂100~150 g/m~3、保水剂250~300 g/m~3;A3基质为土壤60%、堆肥40%、粘结剂100~150 g/m~3、保水剂250~300 g/m~3。  相似文献   
19.
安全标识作为一种安全管理手段已得到普遍应用,但在煤炭企业实际应用中并未完全发挥其应有作用。为了研究煤矿禁止类安全标识放置的有效性,首先,通过构建眼动试验平台进行试验,选取煤矿井下皮带运输、井口等图片作为模拟场景;其次,将场景中安全标识区域作为兴趣区域,采集不同被试的注视点个数、首次进入时间等数据;最后,运用SPSS 20.0软件和统计方法分析试验采集的数据。结果表明,安全标识有效的设置位置为编号(2)(上中)和编号(5)(正中)。  相似文献   
20.
亚硝酸盐积累对A~2O工艺生物除磷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曾薇  李磊  杨莹莹  张悦  彭永臻 《环境科学》2010,31(9):2105-2112
常温条件下,通过控制好氧区DO浓度为0.3~0.5 mg/L,同时增大系统内回流比以降低系统好氧实际水力停留时间(actual hydraulic retention time,AHRT),在处理低C/N比实际生活污水的A2O工艺中成功启动并维持了短程硝化反硝化.但随着系统出水亚硝酸盐含量的升高,系统对磷的去除效果逐渐恶化.当好氧区亚硝酸盐浓度19 mg/L时,系统出水磷浓度大于进水磷浓度,系统处于净释磷状态.通过对原水COD浓度、反应区温度、pH值、游离亚硝酸浓度(free nitrous acid,FNA)等分析,表明碳源不足及短程硝化引起的亚硝酸盐积累影响了聚磷菌厌氧释磷和好氧吸磷;尤其是好氧区较高的FNA浓度(HNO2-N 0.002~0.003 mg/L)对聚磷菌好氧吸磷的抑制是导致系统除磷效果恶化的直接原因.通过外投碳源提高原水COD浓度,提高了聚磷菌厌氧释磷合成PHA的能力;同时增强了系统的反硝化能力,降低好氧区亚硝酸盐浓度,从而降低FNA对聚磷菌好氧吸磷的抑制程度,系统的除磷性能可迅速恢复;系统对磷的去除率可达96%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