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9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71篇
安全科学   113篇
废物处理   7篇
环保管理   28篇
综合类   273篇
基础理论   48篇
污染及防治   24篇
评价与监测   19篇
社会与环境   14篇
灾害及防治   1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21.
在一维固定燃烧炉上进行了城市污水污泥层燃模拟实验,重点研究了不同焚烧工况条件下重金属Pb的迁移行为和形态转化特征,并利用4种固体吸附剂(CaO、Al2O3、粉煤灰和高岭土)对污泥焚烧过程中Pb的排放进行脱除,同时把结果与热力学模型计算进行了对比.热力学平衡计算得到污泥焚烧过程中Pb主要以PbO(g)形式挥发,当氯化物存在时,Pb主要以PbCl2(g)形式挥发,并且Cl有促进Pb挥发的趋势;当硫化物存在时,Pb主要以PbSO4(s)形式存在,阻滞了Pb的挥发;固体吸附剂Al2O3、SiO2、CaO的加入有稳定的(PbO)(Al2O3)(s)、PbSiO3(s)和CaPbO4(s)化合物生成,延缓了PbO(g)生成温度,并且Al2O3对Pb脱除效果优于SiO2和CaO.焚烧实验得到,随着焚烧温度的升高,焚烧底渣中Pb的残留量有减小趋势,并且底渣中Pb的易还原态比例逐渐增加,残渣态比例有下降趋势;焚烧时间的延长,对焚烧过程中Pb的挥发影响不大,但底渣中Pb的残渣态比例有所减小.焚烧过程中水分的增加导致Pb的氯化态向氧化态转变,阻滞了Pb的氯化物挥发,而空气过剩系数的增加,导致Pb的残留率下降.污泥焚烧过程中固体吸附剂CaO、Al2O3、粉煤灰和高岭土的加入有利于Pb的残留并固定在焚烧底渣中,从控制Pb挥发角度来看,CaO及Al2O3的效果要优于粉煤灰和高岭土.  相似文献   
522.
生物质是唯一可转化为固态、液态和气态能源的可再生资源,蕴藏量巨大,生物质能已经成为国际上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点方向,对促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大意义。河南省是农业大省、工业大省,生物质资源丰富,生物质能化技术储备和产业基础坚实,发展生物质能化,是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新型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具体实践,将探索城市带动乡村、工业反哺农业的发展新模式,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523.
包气带土壤含水率和石油类污染特性对电阻率监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水-油二相体系多孔介质电学性质的Archie理论,探索石油类有机污染土壤物化特征的电阻率指示,对形成适用于污染场地野外勘察及室内模拟试验研究的"非扰动"监测分析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采用Miller Soil Box方法研究了东北油田区4种介质在不同电路特征、介质、含水率、孔隙液体(石油污染及盐污染对照)及环境温度条件下的电阻率响应规律,拟合构建了激发-响应关系。结果表明:在室温20℃、不添加任何污染物的条件下,随含水率增加,电阻率呈幂函数关系减小;砂样孔隙液体中所含电解质强弱直接影响其电阻率;在水-油两相体系中砂样电阻率关系曲线都与Archie公式拟合较好;砂样电阻率随温度增加而降低,在0℃以下随温度降低呈直线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524.
通过10%Hoagland溶液培养试验研究了不同Ni2 浓度(0、5、10、15、20 mg/L.)对槐叶苹叶片矿质营养元素吸收、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保护酶系统、活性氧水平以及细胞亚显微结构的胁迫影响.结果表明.随着Ni2 浓度的增加.①Ni2 对槐叶苹的矿质营养元素吸收的影响,主要是促进对Ca2 、Na2 、Zn2 、Fe3 、Mg2 的吸收,降低对Mn2 、Mo2 、P、K 的吸收.②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IAT)活性逐渐下降,且20 mg/L时数值均低于对照.而过氧化氧酶(POD)、超氧阴离子(O2-)、过氧化氢(H2O2)和丙二醛(MDA)含量逐渐上升,分别为对照的383%、168%、207%和131%.③不连续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图谱显示,胁迫导致了相对分子质量(<17 200)的多肽增加,并诱导了94 000多肽的出现和35 000多肽蛋白条带表达量加强.④电镜观察发现,Ni2 胁迫也对叶肉细胞亚显微结构造成了损伤,主要表现为:细胞核核仁解体,染色质凝聚,核膜断裂;叶绿体类囊体膨胀.被膜破裂;线粒体嵴数目减少,线粒体呈空泡状.可见,Ni2 破坏了槐叶苹正常生理活动的结构基础和离子平衡.并造成功能紊乱.这些都是Ni2 对槐叶苹产生胁迫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525.
太湖流域湖盆取土生态保护管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湖流域湖泊资源丰富,结合污染底泥治理,合理利用湖盆土资源是缓解建设用土紧张的有效途径,但如何确保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是急需解决的问题。文章结合太湖流域湖泊湖盆底质的特点,对湖盆取土的生态影响进行了分析,并从生态保护的角度探讨了湖盆取土的合理深度、生态修复及补偿等技术措施,提出湖盆取土管理要求,为规范湖盆取土行为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26.
第二松花江中下游水体中苯系物含量及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次研究采用气质联用仪分析第二松花江中下游江段底泥和水中苯、甲苯、乙苯和二甲苯的含量,并对其分布特征和成因进行了讨论。研究发现,水中苯系物含量均远低于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和美国国家一级饮用水标准的限值。与国内其他水体相比,第二松花江江水中苯系物含量水平较低。底泥中苯系物含量显著高于水中,市区江段水和底泥中苯系物含量普遍高于非市区江段。  相似文献   
527.
基于铁路生活垃圾产生和处置特点,对相应的烟气处理技术进行分析。从铁路站车生活垃圾成分和热解气化炉产生的烟气污染物出发,探讨烟气净化系统工艺中的脱酸、颗粒物、二英、重金属处理技术。综合考虑治理效率、治理成本、工艺实施的难易程度等,推荐铁路站车生活垃圾热解烟气净化工艺流程,即烟气经二燃室充分燃烧后先经急冷装置降温避开二英生成的温度条件,再经SCR法脱硝,经半干法+干法脱酸,再经活性炭吸附和布袋除尘处理达标后排放,以实现对无市政收集输运和处理条件的铁路站车生活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置。  相似文献   
528.
目的 解决某型航空钮子开关中H62黄铜铆钉在湿热试验后出现的断裂问题,保证钮子开关适应自然和诱导环境的能力,从而提高整机的环境适应性及可靠性.方法 采用ANSYS有限元仿真分析、扫描电子显微分析及光谱分析等方法,从整个开关系统入手,对断裂铆钉的受力状态、材质、显微组织及壳体的析出离子进行了深入分析,探明了铆钉的失效原因及机理,并提出了从零部件到产品级的对策.结果 铆钉的断裂为典型的解理断裂,断口覆盖了大量的腐蚀产物,开关壳体释放的NH4+导致铆钉产生了应力腐蚀断裂.结论 黄铜铆钉的断裂失效是由于开关下壳体在湿热环境的诱导下释放出氨气,氨气浸入到长时间受拉应力的铆钉中产生了应力腐蚀.因此,在铆钉科研试制时即需评估其在钮子开关系统中的环境适应性.  相似文献   
529.
佟强  刘端举  杜恒瑞 《安全》2006,27(6):13-15
煤矿巷道掘进中主要采用爆破工艺,成为引发煤尘和瓦斯爆炸事故的主要原因,以翟镇煤矿为例,立足于矿井本质安全型生产技术的研究,改进煤矿生产工艺,不断提升装备和技术水平,解决采掘工作面"零"爆破,促进矿井安全生产的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530.
普通石英砂(RQS)滤料对腐殖酸(HA)的去除能力非常有限。以三氯化铁与氧化石墨烯(GO)为改性剂,对RQS进行改性,得到氧化石墨烯-铁氧化物改性石英砂(GO-IOCS),研究其吸附特性,并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EDS)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等手段进行表征。结果表明:(1)GO-IOCS对初始质量浓度低于5mg/L的HA溶液,吸附去除率高达98.57%,约为RQS的5倍;(2)GO-IOCS表面负载均匀密集的颗粒,且具有利于吸附的大量官能团(如—OH、C—O、C=O、Fe—O—C等);(3)GO-IOCS和RQS对HA的吸附动力学特性都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前者对HA的吸附速率约为后者的3倍;(4)GO-IOCS对HA的吸附除了静电作用外,还包括离子交换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