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安全科学   9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2篇
综合类   14篇
基础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高家沟泥石流和深溪沟泥石流灾害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汶川地震之后,泥石流成为灾区最为严重的灾害类型之一,直接影响到灾后重建和灾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对汶川地震灾区7月初群发性泥石流进行野外考察,重点分析了高家沟和深溪沟两条泥石流的成因和特征.高家沟为由滑坡崩塌体引起的土力类粘性泥石流,容重约为2.07g/cm3,总量超过30万m3,分三次间歇性汇入主河,并堵断1/2河道,迫使岷江持续冲刷对岸路基,损毁213国道长达400m;深溪沟为山洪冲刷河道引起的水力类稀性泥石流,容重约在1.44~1.58 g/cm3之间,流量约在160~180 m3/s之间.对不同的泥石流沟应采用不同的防灾减灾措施,可有效降低泥石流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的威胁.  相似文献   
32.
为了确定湿排粉煤灰似膏体充填的关键技术参数,通过湿排粉煤灰物理化学试验、膏体充填配比试验及现场工业试验,研究了湿排粉煤灰的物理化学特性、膏体充填配比参数和工业试验运行参数。结果表明,湿排粉煤灰松散干密度为0.85 g/cm3,管道输送性能良好,渗透系数为8.52×10-4,脱滤水较困难,单位沉降量与压力关系曲线比较平缓,凝固后沉缩率较低,含有一定量的活性SiO2和Al2O3成分,具有一定的胶凝特性。当m(水泥)∶m(粉煤灰)=1∶8~1∶10、质量分数为62%~65%时,初凝时间180 min,28 d强度大于1 MPa,现场工业试验历时45 min,充填质量分数稳定在60%~64.5%,充填系统运行平稳,初期强度达到工业要求。湿灰作为似膏体充填骨料在华泰矿业首次得到成功应用,充填材料成本为50~57元/t。  相似文献   
33.
与传统的环境修复技术相比,表面效应、体积效应、量子尺寸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赋予了纳米材料巨大的比表面积、超强的吸附、催化和螯合能力,使得纳米材料不仅克服了传统修复技术的缺点,还表现出极高的修复效率,已被广泛应用于环境污染修复中,如纳米零价铁(nZVI)、纳米TiO2、纳米氧化铁、纳米硫化镍、纳米硫化铁以及碳纳米管等.但纳...  相似文献   
34.
焦作市雨水中重金属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伟  周静 《环境科学与管理》2009,34(1):56-59,55
对焦作市的降水的pH值、重金属浓度进行监测和分析,并分析其中的重金属浓度变化规律以及与pH值、温度、降雨量、其采样间气象条件的关系,从而推测出当前焦作市的空气污染状况。结果表明:焦作市高新区属于弱酸雨区。其中重金属平均含量大小依次为Fe〉Cu〉Mn〉Zn〉Pb〉Ni;样品中Fe的浓度较高,且受pH值和降雨量的影响较大;Cu的含量基本上均在0.08mg/1-0.10mg/l以内,同时其浓度与降雨量呈正相关;Mn的浓度远远低于Fe的浓度,且在样品5和11中浓度达到峰值;Zn的浓度较高,且在样品5和17中浓度达到峰值。Ni和Pb的含量较低;Pb的浓度与pH值呈负相关,Cu、Zn、Mn、Fe四种金属的浓度变化与pH值的相关性总体上呈正线性相关。其相关系数大小依次RMn〉RFe〉RZn〉RCu;Cu、Zn、Mn、Fe四种金属的浓度变化与样品总体积的相关性总体上Cu、Zn呈正线性相关,Mn、Fe呈负线性相关。其相关系数大小依次RFe〉RMn〉RCu〉RZn.  相似文献   
35.
基于WinCE和GPRS的安防报警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管凤旭  徐冉  杨伟 《安防科技》2010,(2):58-61,47
针对智能家庭设计了一套基于GPRS的嵌入式无线安防报警系统。该系统由ARM9 S3C2410与Window CE控制主机、USB摄像头、GPRS模块、监控传感器和无线传输模块组成。传感器检测到危险情况后,通过无线方式通知控制主机,采用摄像头拍摄现场图像,并利用GPRS模块向外界报警。详细介绍了Window CE操作系统的移植方法、系统底层驱动的编写过程、应用层软件的开发和硬件电路的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