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2篇
综合类   10篇
基础理论   1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从宇宙获得的丰富情报,对于地球自然资源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地位。 首先,根据宇宙影象资料,同时借助载人宇宙飞船和无人卫星的帮助,可以研究地球的地球化学场和地球物理场,并对地球的金属成矿新方向进行研究。在矿产地质学中,现今首要的任务,是应用宇宙象片。因  相似文献   
2.
从微细粒浸染型金矿蚀变岩的光谱信息与地球化学因子的关系出发,探讨了TM波段数据反映蚀变岩成分的情况。研究结果表明,TM波段比值不仅能反映蚀变岩成分,而且还能降低波段之间的相关性。采用TM卫星数据经图像处理的办法,可直接提取出与金矿有关的褐铁矿化、粘土化、碳酸盐化,地植物异常的遥感信息。对经过研究圈定的几个异常取样进行测金分析检验结果表明,它们都有金矿化,最高品位达8.98g/t。  相似文献   
3.
永安煤业公司小华矿井田由于受小煤侵入开采。形成地表大部分的塌陷导水区。雨季来临时,大量降水直接从地表塌陷区溃入矿井内,造成矿井涌水量明显增大,给矿井防治水工作带来较大的隐患.并直接引发2006年“六一”洪灾的发生.给矿井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有关部门及矿井有关人员对地表现场深入勘察、论证,最后采取填、堵、截、排等措施,有效控制了地表水溃入矿井。  相似文献   
4.
论述了通过遥感技术寻找内生金矿床的可能性。首先 ,讨论了运用遥感技术寻找内生金矿床的基本原理 ;其次 ,提出了运用遥感技术寻找内生金矿床的一些具体方法步骤 ;最后 ;介绍了两个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5.
Cr6+和Cr3+对两种海洋生物的毒性敏感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两种不同价态的重金属铬对小球藻和发光细菌的毒性作用,比较了Cr6+和Cr3+的毒性大小及对两种海洋生物的敏感性。分别使用标准方法检测了Cr6+和Cr3+对小球藻和发光细菌的急性毒性效应。结果表明,Cr3+对小球藻的毒性在短期内比Cr6+大,但最终转变为Cr6+的毒性大于Cr3+,说明Cr6+较Cr3+稳定。Cr6+对发光细菌的毒性大于Cr3+,且Cr3+的其它典型抑制效应值之间的变化大于Cr6+的变化,说明发光细菌指示Cr3+较Cr6+敏感。Cr6+和Cr3+对发光细菌的毒性效应拟合效果较小球藻好,并且发光细菌测定周期短,因此可认为发光细菌更适合作为监测重金属铬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6.
本文讨论了在PAMAPGIS(V4 .2 )支持下 ,贵州省土壤信息系统 (GSIS)空间数据库的设计、构建、功能以及应用。该数据库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1 )基础地理信息。如数字高程模型 (DEM)、行政区划、交通网络等 ;2 )GSIS专题信息。包括土壤类型、理化性质、土地利用、农业气象等 ;3 )统计数据。主要有社会经济概况及历史灾害等。GSIS空间数据库可以提供空间及属性数据查询、不同数据格式间的相互转换、土地资源的快速准确分析、土地资源管理和评价以及土壤侵蚀调查。GSIS空间数据库的建立有望在贵州省国土规划与整治、农业的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监测等方面发挥较为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在溢油事故应急处置中,消油剂的使用备受争议。为探究消油剂和溢油对海洋底栖模式生物海胆(Hemicentrotus pulcherrimus)复合毒性效应,通过WAFs(Water-accommodated fractions)和CEWAFs(Chemically enhanced water-accommodated fractions)的96 h暴露实验,测定海胆肠和性腺中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随油水配比浓度的增加,4种酶活性呈现先升高后降低趋势,且酶活性峰值均极显著高于海水对照组水平(P0.01)。肠中4种酶活性最大诱导倍数均高于性腺。相同暴露浓度下,CEWAFs组4种酶活性诱导程度均高于WAFs组。消油剂对照组和海水对照组间4种酶活性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8.
岩石物理性质的研究对于解释地球物理资料具有很大的意义,至少对于认识构造过程,特别是认识局部构造形成的机理是重要的。在许多著作中都提到了地壳不同带中的构造运动的发展问题。大多数著作,特别是  相似文献   
9.
运用多时相直接分类法对土地利用进行遥感动态监测的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采用多时相直接分类法对贵州省 (原 )安顺市从1987~1995年间的土地利用变化状况进行了遥感动态监测。与以往方法相比 ,该方法不仅可以直接获得变化类型及其数量 ,而且可以避免分类后比较法所容易出现的逻辑性变化探测错误。对不同分类波段组合的试验表明 ,经过差值、比值处理的前3种波段组合 ,具有较差的分类效果 (总体精度只有30 %~40 % ) ,而那些能较好地保留原始信息的波段组合 ,则具有相对较好的分类效果 (总体精度超过70 % )。另外 ,分类效果还明显地受到所采用的辐射校正方法的影响 ,经过暗组亮组辐射校正的影像要明显比只经过简单辐射校正(直方图法 )的影像具有更好的分类效果 ,总体精度提高了16.6 %。该方法的应用结果表明 ,研究区在8年间经历了一些明显的土地利用变化 ,例如城镇扩展、耕地减少、菜地变迁等。  相似文献   
10.
选择海洋模式生物马粪海胆(Hemicentrotus pulcherrimus)为受试生物,在分子遗传水平上研究了120号船用燃料油经消油剂处理前后对海胆基因突变的诱导效应。在污染暴露时间分别设定为7、14、21 d,油水配比浓度分别设定为0.28、0.56、1.13、2.25和4.5 g/L的实验条件下,采用单链构象多态性技术(SSCP),检测CyⅡa和SP-runt基因的突变情况,并对突变位点进行测序。结果表明:消油剂处理前后CyⅡa基因均未出现基因突变;消油剂处理前SP-Runt基因未出现突变,而消油剂处理后突变与暴露天数和浓度呈正相关,该基因编码区的第986位上胸腺嘧啶(T)突变成胞嘧啶(C),导致缬氨酸转变成丙氨酸。实验证明使用消油剂分散120号船用燃料油产生的复合毒性效应使海胆SP-Runt基因突变几率增加,原因可能是消油剂将120号燃料油分散为水中细小油滴增加了生物接触石油烃的概率,而且具有亲脂性的消油剂对石油烃,特别是有毒多环芳烃(PAHs)具有显著增溶作用,增加了有毒污染物的生物利用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