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21篇
安全科学   17篇
废物处理   10篇
环保管理   8篇
综合类   77篇
基础理论   7篇
污染及防治   10篇
评价与监测   11篇
社会与环境   7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41.
以北京市1991~2002年城市道路交通噪声监测数据为基础,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了灰色GM(1,1)预测模型,并采用残差、均方差比值、小误差概率检验等3种办法对所建模型的拟合精度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此模型精度为一级灰色预测模型.预测精度较高,平均拟合偏差为0.40%.对2003~2005年噪声的预测精度平均高达99.9%.利用常规GM(1,1)模型、新陈代谢GM(1,1)模型和多维灰数递补GM(1,1)模型等三种预测模型对本市未来3年(2006~2008年)的城市道路交通噪声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42.
硅酸盐细菌脱硅处理对垃圾焚烧飞灰生物淋滤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土壤中分离筛选到1株硅酸盐细菌SDB6,经鉴定为胶质芽孢杆菌.探讨了氮源、初始pH值、温度、转速以及装液量对菌体生长的影响,并对影响因素进行正交优化,得到最佳培养条件为:质量浓度10 g/L酵母粉为氮源,250 mL锥形瓶中装液量为50 mL,初始pH值7.5,温度30℃,转速180 r/min.利用1株耐重金属黑曲霉AS 3.879M对原始飞灰和SDB6脱硅处理后的飞灰进行生物淋滤处理20 d,对比分析淋滤液中有机酸浓度、溶出金属浓度以及处理后飞灰的浸出毒性.结果表明,与未脱硅飞灰相比,脱硅与生物淋滤组合处理后的飞灰中金属溶出效果显著提高.Cu、Mn、Cr、Zn以及Fe的溶出率分别达到了31%、75%、60%、60%和48%,飞灰中50%的金属(Cd、Cr、Cu、Fe、Mn、Pb、Zn)被浸出.处理后飞灰浸出毒性远低于国家标准,可以安全地进入填埋场或进行资源化利用.  相似文献   
143.
针对坦克进行铁路输送时易发生纵向滑移问题,分析了坦克铁路输送的特殊性,研究了坦克在铁路平车上滑移的条件,提出了实验方案,并对所建立的模型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讨论,为坦克铁路输送采取安全措施提出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4.
淀山湖水华高发期浮游植物群落变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2009年5~10月淀山湖浮游植物数量和种类的观测结果,对水华高发季节浮游植物群落组成特点及优势种交替过程进行分析,初步探讨这一时期浮游植物群落特征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这一时期浮游植物主要由蓝藻和绿藻组成,蓝藻在密度上、绿藻在种类上占优势.水平分布上,西部和西南部的蓝藻密度值和种类数较高.总密度最高峰出现在9月,其值为23.40×107cells.L-1,其中蓝藻数量占90.3%,各样点间总密度差异显著(ANOVA,P<0.05).优势种在调查期间存在明显的交替现象,蓝藻门微囊藻属(Microcystis)藻类逐步成为优势种并形成水华.水温与pH是影响水华发生的重要环境因子,微囊藻受风向影响容易向下风向水域聚集形成水华.淀山湖中部和西部的浮游植物多样性较差,水华暴发时,全湖多样性指数降低,群落结构趋于简单.  相似文献   
145.
基于三维路面谱仿真履带车辆振动系统的动态模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谐波叠加原理,在现有的二维路面谱的基础上,从空间路面频率谱出发,将之拓展到三维空间内的路面谱,并给出模拟随机路面谱的方法.通过对该路面谱模型进行谱分析,对其功率谱密度进行了验证.建立了某履带车辆单自由度悬挂质量振动系统的力学模型,以三维路面谱模型作为虚拟激励输入,实现了对单自由度履带车辆振动系统的动态模拟.  相似文献   
146.
五元联系数在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五元联系数μ=a bi cj dk el是集对分析理论中同异反联系数μ=a bi cj的一种拓广.在前人工作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五元联系数中a、b、c、d、e的大小关系,总结提出了五元联系数同异反态势新表,并将其应用于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其中的a、b、c、d、e分别对应于Ⅰ、Ⅱ、Ⅲ、Ⅳ、V类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实例研究表明,集对分析中的五元联系数用于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是可行的.在给出优劣排序的同时,还给出优劣的水平.  相似文献   
147.
采用光助Fenton法处理中药浸膏药渣渗滤液。实验结果表明,在光照时间120 min、pH值为5、H2O2与COD化学计量比为1、Fe2+与H2O2摩尔比为0.07时,色度、COD去除率均达到最大,分别为92%,76.4%;紫外灯光较太阳光相比对色度、COD去除较好;COD去除效率随原水初始COD浓度的增加而减少。  相似文献   
148.
长江(江苏段)沿江开发环境风险监控预警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长江(江苏段)沿江开发带的基本情况,从区域环境质量及社会经济发展趋势两方面阐述了建立长江流域(江苏段)环境风险监控预警系统的意义。在总结目前国内外环境风险决策支持系统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论述了系统的目标、总体功能设计、框架设计以及关键技术,探索将地理信息技术运用于区域环境风险管理决策过程的方法,最后提出该系统还需从以下5个方面进行完善和改进,即追溯最大可信度风险源方法,应急救援系统、区域多环境风险事件的复合作用,发展特定有毒有机物水质预测模型和建立优先控制有毒有机物预警系统。该系统将为江苏长江开发战略提供实用型的环境管理手段。  相似文献   
149.
杨洁  肖和伟 《环境保护》2022,50(5):73-74
<正>“中华水塔”是对我国三江源地区的美誉。它位于我国西部平均海拔在3500m以上的高原地区,是喜马拉雅山脉的腹地,也是中华文明的摇篮。这里是多民族大杂居的重要场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奇异的自然风貌,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源头。超过49%的黄河水来源于三江源,超过25%的长江水来源于三江源,超过15%的澜沧江水来源于三江源,因此,三江源也被称为“中华水塔”。当前有很多关注三江源的学术著作,比如由影像生物调查所(IBE)、北京大学自然保护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和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合著的《自然中国志:三江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